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养生集结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养生集结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传统节日是人的节奏与天地的节奏相呼应的时候,从中我们体会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不时不食”的养生要义。

节日就是节气节令之日。据统计,在中国20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中,有16个与节气、时令有关,即与日月星辰的运行有关。过传统节日是人的节奏与天地的节奏相呼应的时候,通过节日来感受四季的轮回,体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与自然相适应、农耕节气日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先人发展了众多节日习俗与礼俗,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在季节变化中保健康的方法。

从前,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只有半天或者没有假期,忙碌的工作冲淡了节日的气氛。现在,传统节日有了假期,在这些特别日子里,我们有时间可以停下来,安排特别的活动,利用曾经滋养整个民族的传统滋养我们的身心,寻找发现先人生存的智慧。

节日习俗适季养生

清明节纷飞的细雨,端午节屋檐下的艾草、飘香的粽叶,中秋节明亮的满月,重阳节的秋高气爽、盛开传统节日默默地提醒我们季节的变换,让我们的身体敏感于时节的变化。

在对传统节日根源的追溯和习俗的探究中我们发现节日大多不仅昭示着季节的变换,与季节变换相适应的节俗也透露着中医《黄帝内经》的养生要义“顺四时而适寒暑”。总结传统节日的风俗活动,进而对比各个季节活动的特点与不同,不难发现它们无一不与季节相应,适应生发收藏的养生原则。

十月,近在眼前的重阳节就是典型的秋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其传承下来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养生根源。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游,那么重阳节则开展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节的感受展开。

至今沿袭的重阳登高,让人们在登高之时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而它的最初起源于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同时,重阳时节,秋收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而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源于生活的节俗如今依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节日美味 应季而食

节日美食是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地有着自己特色的美食,而每个节日也有各自的典型饮食,甚至于成为节日的代名词。冬至的饺子,腊八节的腊八粥,元宵节的汤圆、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西瓜,重阳节的重阳糕、酒,无不以当地当季的食材为主料,这与中医饮食倡导的“不时不食”不谋而合。细细探究这些节日饮食,也的确包含着特别的养生功效,在节日当季食用对健康不无裨益,还含有对生活企盼的美意。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风俗和登高相联系,“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才有了取其步步高的吉祥之意。九月九日天明时,长辈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怀着这样的美意,重阳糕吃起来自然有了特别的滋味。

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古时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重阳节插茱萸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可以避难消灾、治寒驱毒。

重阳节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瓮”(茱萸)。

由此可见,传统节俗中反映出的春季祈生殖、夏季驱疫虫、秋季庆丰收、冬季慎收藏的观点,有不少是直接与防病治病、中医养生相契合。除夕前的扫除、清明的踏青、端午的预防“五毒”、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天贶节晒衣、晒书等节俗中表现出的家居卫生观;节日期间喝屠苏酒、菖蒲酒,插艾叶、茱萸,戴香囊,灭鼠等活动中表现出的季节性防疫措施;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清明踏青荡秋千、元宵节舞龙舞狮、二月二剃头、赠鞋等节俗中体现出的养生行为,都是祖先们世代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都与医学科学的形成、进步有着斩不断的联系。

人们在节日的活动中,不断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变迁,感谢自然的恩赐,从而更加热爱自然、敬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