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始于技术,终于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始于技术,终于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受访者简介:现为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清华紫光集团教育管理中心首席管理咨询师,已出版《永不消失的责任》、《中国人的管理逻辑》等专著。

中国企业30年的管理历史,是从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技术”开始的,然后才延伸到“管理思想”上来。

――孙景华

在回顾中国管理30年时,应该把“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分开,并作为线索,譬如:目标是管理思想、而质量是管理技术;绩效是管理思想、而效率是管理技术;满足顾客是管理思想、而成本降低是管理技术,等等。

譬如,目标是管理思想、而质量是管理技术。

张瑞敏曾说,当了厂长以后向谁学呢?向日本学习。人家问到他偶像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松下幸之助,这个偶像也几乎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业的中国企业家共同的偶像。松下式的管理理念之所以被中国企业家认同,是因为他强调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分工,强调制度、细节和奉献,而这些无疑是为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的中国企业对症下药。海尔提出的“日清日高”,基本都脱胎于松下、丰田、索尼等日本著名企业。

什么时候开始,张瑞敏的偶像不再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而是美国的杰克・韦尔奇?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也就是海尔开始发展壮大的时候,杰克・韦尔奇的“无边界组织、如何把企业做小?”等等观点,深深地刺激和打动了张瑞敏,尤其是当日本著名企业(包括松下、丰田、索尼等企业)风光不再时。这时,张瑞敏忽然才发现:原来,企业是一个组织,重要的是如何管理一个组织?而质量仅仅是一项基础、是一种底线,也就是说,它只是一项管理技术,虽然这项管理技术非常重要。

质量再好,可它依旧是质量,而比质量更重要的则是目标(尤其是组织外部的顾客目标)。此时的张瑞敏终于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质量仅仅是一项管理技术,而目标才是一种管理思想

当然,当日本人把“精益生产”做到极限时,它也就成为了一种管理思想;日本企业是“高质量”的代名词,就表明了日本企业实际上是把“质量”当作了“战略”来使用,不过,鉴于日本民族的特殊性,这种把管理技术当成管理思想的做法,是非常罕见的,也是其它国家或民族很难模仿的。

中国人通常是把“目标”理解为“最高管理者下的命令”,这当然是很可笑的、也是很荒唐的。事实上,管理意义上的“目标”,是指特定组织的组织目标、而不是最高管理者个人的个人目标。虽然组织目标和(最高管理者)个人目标,在中国的企业组织里很难区分(通常是合二为一),但它们之间依旧是可以区分的。

第一,通常来说,组织目标是由组织使命来界定的。虽然组织使命通常来讲,是受益于最高管理者的远大眼光和高出常人的洞察力的,可是,一旦最高管理者出色的洞察力得到组织内、外部的认可,它就将变成组织的使命,而组织使命却并不是最高管理者可以随意左右摇摆或是可以撼动的。

第二,组织目标存在于组织外部、而不是组织内部。当三株口服液宣称它的组织目标和使命是“成为中国最大的纳税户”时,三株口服液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争当中国纳税大户的目标,仅仅是组织内部的目标,而企业真实的目标,却隐藏在组织的外部。假如三株口服液说,我的目标是让中国的消费者不生病或少生病,才是它赖以生存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很模糊。

我十分敬重中国制造业的企业主,因为正是他们,才将蛮干的、不守纪律的农民(农民工),训练成了守纪律并且富于合作的现代工人。虽然这些企业主背负了“血汗工厂”的骂名,可他们确确实实在改造着江湖义气甚重的农民,而把一群农民改造成一个现代工人,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企业组织和企业主,惟独不需要所谓的政府组织。

把一个农民改造成一个现代工人,则需要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技术,那就是组织流程。麦当劳的成功经验:三流的员工,二流的管理者,一流的流程。所谓“三流的员工”,不要求员工素质太高,高中毕业就可以了。什么叫“一流的流程”?做任何事情都讲流程。

汉堡怎么做?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饼,1/8盎司芝士酱,1/3盎司番茄酱”,“打住,1/8盎司,1/3盎司,这个没有办法量化了吧?”,“我们有一个枪,一下1/8盎司,一下1/3盎司。然后三片酸黄瓜、三片鲜黄瓜、二十粒洋葱碎……走,用包装纸一包,全世界一个味”――有了这样的流程,高中文化程度的员工足够用了,根本不需要所谓的一流人才。

有一个德国人说过,他最恐怖的就是听中国大师傅说话:盐少许,味精适量;更痛苦的是:油七成热,炸八成熟。他把头都快想破了也想不出来,但中国人对这全凭感觉。因为不讲究流程,不讲究量化,所以中餐难以复制,难以复制就必然导致难有稳定的质量,同时没有复制也就没有规模。这就是我的观点:如果想让你的员工少犯错误,宁肯相信流程,也不要相信人;如果想要你的企业长久经营,宁可依靠流程,也不要依靠人!

假如把“管理30年”分成前、后两个阶段,那么,15年前,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是质量、日清日高、价格战等等,可是,15年后,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既不是质量、也不是效率,而是商业模式!即使是一个完全不懂管理的创业者,也是满嘴的“商业模式”,显然,商业模式要比单品生产,至少视野上开阔了许多,这就是管理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