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怀旧文化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怀旧文化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票房热卖,社会上掀起一股强劲的怀旧思潮,青春校园里的初恋青涩爱情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衷怀念的温暖记忆。电影作为可视文化媒介助推了怀旧文化的传播,将电影映射的主题作为切入点,阐释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怀旧爱情模式,由此对怀旧文化的本质、怀旧文化的价值以及怀旧文化引发的社会效应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该部电影中怀旧文化带给社会的思考。

[关键词]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爱情主题;怀旧文化;社会效应

电影作为可视艺术,构建起社会视觉文化,在电影的特写镜头下,观众领略到另一个“可见的人类”。贝拉・巴拉兹,作为影视理论史上较早全面探讨电影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电影不仅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而且是“在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电影的出现,与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一样重要。他强调电影作为视觉文化是“一种新的理解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这种新的理解能力和新的文化对人类的思维和文化传播的影响之大,几乎是其他传统艺术所难以企及的。[1]20

电影理论创始人雨果・明斯特贝格,提出电影具有使时空自由变换的手段,具备影响视人情感与心灵的能力。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正是这样一部在当下引起流行的影片,在社会中掀起的怀旧热潮非同凡响。该片是2011年由导演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九把刀,出生于 1978 年,台湾著名网络作家,剧中男主角的名字“柯景腾”是其原名。电影讲述了少年柯景腾与同窗好友,因共同暗恋同班女生沈佳宜而经历的青春岁月与热血故事,许多人为了怀旧而走进影院,该电影一经公映便获得高票房、高口碑,“九把刀”逐渐成为令人熟悉的名字,“那些年,我们……”也作为一种最新怀旧体在网络上受到追捧。

一、怀旧文化

从不同学科、不同视阈审视怀旧,不难看出,在意识层面上,怀旧日益演变为一种个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心理真实,并趋向于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从本质上讲,怀旧既是对过去理想化的一种重构,又是人们对过去渴望的心理满足。怀旧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具备审美体验性质,[2]蕴藏特有价值观念。

怀旧行为体现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的情感选择,凭借所依的大众媒介,形成一种强势的流行文化趋势,推动怀旧文化的盛行。怀旧行为利用媒介形式重构历史图景,重塑历史元素,通过媒介平台诉说并缅怀曾经。因此,探讨怀旧文化不能忽视大众媒介的催生与建构作用。[3]怀旧感不是单纯从自身出发而产生的感情,它是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激活,往往取决于怀旧客体所包孕的怀旧感以怎样的面目呈现于怀旧主体的眼前。大多怀旧的盛行都离不开形式媒介,视觉形式化是现代怀旧形式化的主要表现。[2]当人们的怀旧从内心走进行为生活时,怀旧文化则随之而来。

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引发的怀旧爱情模式

“爱”是每个人必有的生活内容,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电影的永恒主题。“爱情是人生中最无法受到控制的变项,这正是爱情醉人之处。爱情是许多人人生的缩影。答案有浪漫,有疯狂;有刻骨铭心,有轻轻触动;有死生相许,有背叛反复;有成熟,有期许成熟。”“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是人生的味道。” 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遭遇不断地重复、验证这些必然的内容,爱情的电影主题模式由此变得愈加丰富而多样。

该部电影中柯景腾与沈佳宜之间的青春爱情叙事模式应概括为:“两两相厌―朝夕互勉―暧昧相恋―惜别怀念。”

柯景腾是一名成绩不佳而又喜欢调皮捣蛋的男生,老师有意将柯景腾安排在班上最好的学生沈佳宜的前排,偏偏沈佳宜不喜欢比自己笨的男生,于是“两两相厌”成为这段青春记忆中最初的邂逅。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沈佳宜与柯景腾之间拥有太多共同的记忆。她喜欢用原子笔在身后戳他的校服,以此来监督他的表现;她喜欢自己出爱心考卷,以此来督促他的学习;她喜欢“多管闲事”地教育她;她喜欢打扫卫生时用扫帚当武器与他打架;她喜欢有他相伴的自习,虽然不得不忍受他拙劣的鬼故事;她喜欢仗义地和他一起维护同学们的尊严,而甘愿流着泪与他们一起受罚;他理的“超帅的光头”让她失声大笑;她为他梳起的马尾而更加美丽、自信。他“拼了命地相信,努力就会看见美丽的风景。持续不懈的一路努力,就会看见不可思议的世界”。

爱情的魔力在于它将一个平常人变得不再平常。如柯景腾所说,“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而有一点点差异”。经过努力,柯景腾终于考上了沈佳宜向往的大学,而命运的捉弄使得学习成绩上佳的沈佳宜竟然落榜,他的第一次表白被她当成一种安慰。在没有她的大学校园里,他坚持着自己的爱情之道,珍惜一切机会与她联系,“总是以祈求着‘永远在一起’的心意追求着喜欢的女孩”。“分手,只需要一个人同意,但‘在一起’可是需要两个人同时认可才能作数。”他大胆表白,却因为胆小害怕听到拒绝而选择不听她的表白;他勇于表现,却因莽撞而换回她愤怒的评价“柯景腾,你真的很幼稚”;他因带着受伤的自尊心回敬“是啊,我就是幼稚,才会喜欢你这么久”而失去了这场属于青春的爱情。

镜头在现实与回忆中切换,这已不再是一部影视作品,而是一部被每个人都看好的真实记录,观影者完全沉浸在各自怀旧的世界里。那份“比情人饱满,比朋友扎实”持续了多年的喜欢,那些坚守的爱情信仰,那些“无法亲近最珍视的爱情的理由”,那些“曾经饱满的爱情与深沉的痛苦”,那些陪伴、温暖与默契,那些因缺乏勇气而失去的遗憾,那些酸酸甜甜却又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仿佛在青涩的过往里又活过了一次”。

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怀旧下的社会效应

(一)营造“美”

“美是客观现实带给人类意识的一种主观经验。”作为个体情感体验的怀旧之美,强调将回忆作为审美心理基础,将感伤之美与彼岸之美作为审美心理指向,[4]怀旧审美的本质影响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