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楼丽华治疗化脓性乳腺炎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化脓性乳腺炎 临床经验 楼丽华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中医的乳痈,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产后1~3月的初产妇。其发病特点是:初则恶寒发热,继而患侧肿大、结块、猩红热痛,由于部分病人重视不够,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化脓,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一般行扩大切口排脓,组织损伤较大,病程长,疤痕大,需停止哺乳,且易造成乳漏和不愈合。
为了让化脓性乳腺炎的患者能更好地康复,浙江省名中医楼丽华主任中医师采用了穿刺抽脓结合内服中药、外敷药膏的方法,既缩短病程,缩小疤痕,患者又无需停止哺乳,实为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楼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乳腺病专科临床工作,对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供中医同道参考。
1 内治法
乳痈成脓期的治疗大多投以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瓜蒌牛蒡汤之类清热解毒之品,然楼老师却大胆选用阳和汤,阳和汤源于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1],由熟地、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等组成。其中熟地、鹿角胶补血生精,而姜炭、肉桂、麻黄温中散热,取其寒者热之,虚则补之,故可达到温补和阳、散寒通滞之效,在外科可以治疗一切阴证,特别是用以治疗虚寒之证。中医学认为,此方犹如阳光普照,可使阴霾四散,故冠以阳和之名。临床使用本方主要针对病人炎症部位色白、漫肿酸痛,且伴见面色白光白、苔白不渴、小便清利、脉迟细或沉细等虚寒之象者。因此历代医家告诫,若病属阳证或半阴半阳证,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甚至不可沾唇。但楼老师却把阳和汤应用在急性乳腺炎的初起、成脓、溃后等各个阶段。长期的实践证明,此方既能治疗虚寒型的慢性炎症,也能治疗实热型的急性乳腺炎症。
楼老师在成脓期仍用温热药的理论依据是:其一,急性乳腺炎临床多见产后哺乳期妇女发病,民间有“产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之说,产后妇女一般多虚寒,因此产后不宜用凉药。其二,乳性清寒,所以更适用于应用温通的药物治疗,阳和汤药性热,通过温阳可起到散结的作用。事实上,使用寒凉药治疗乳腺炎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临床常见到,如果大量使用苦寒清热药或使用青霉素治疗后,有时在全身症状控制以后,局部肿块仍可持续不消甚至还可化脓,甚至全身症状亦不减反而加重的。然而用阳和汤治疗,却没有上述副作用[2]。
2 外治法
脓肿以彻底排脓为大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切开排脓法,虽能彻底引流脓液,但这种方法弊端也不少,如:切口大,创伤大,痛苦多,病人不易接受,愈合时间较长,甚则因长时间换药,组织纤维化不易愈合,疤痕大,少数因疤痕挛缩引起变形。还有传统的火针烙法,该疗法虽烙口不大,不易引起变形,但很难被部分患者接受。楼老师采用的细针穿刺抽脓的方法,却深受患者欢迎。该方法优点是简单易行,条件要求不高,在门诊即可开展;患者痛苦小,不易出血,不易损伤乳腺管;不影响日后哺乳;穿刺口只有针尖大小,几乎不留疤痕,不影响外形;经济有效,疗程短。
方法:患者平卧位,患侧的消毒后铺洞巾,无需局部麻醉,取9号针头在波动感最明显处快速刺穿皮肤,进入脓腔,抽取第一针筒送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变换角度直到抽不出脓液为止,接着用生理盐水注入脓腔,反复冲洗直到液体清亮为止,抽吸干液体,局部压迫3分钟,再加压包扎让脓腔前后壁紧贴即可,如果多个脓腔,也如法逐个穿刺冲洗。每隔2天穿刺1次。
3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30岁。2008年9月23初诊。主诉:左乳红肿热痛10天,伴发热3天。患者产后45天,10天前发现左乳外上象限硬块,伴局部疼痛,乳汁流出不畅,在家热敷,按摩后未见好转,3天前疼痛加重,伴发热,体温最高39.5℃,曾在当地医院门诊,诊断为急性乳腺炎,经静滴青霉素治疗3天后,未见减轻,遂来就诊。查体:体温39.3℃,左乳外上象限红灼热,可及7cm×8cm大小肿块,波动感明显。血白细胞:21.5×109/L,C反应蛋白:42mg/L,B超:左乳外上象限探及5cm×6cm液性暗区。舌质红、苔薄白,脉数。诊断:急性乳腺炎化脓期。治疗:首先行局部脓肿穿刺,患者平卧位,穿刺采用9号针头,波动感最明显处进针,抽出约50ml脓性液体,接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直到液体清亮为止,拔出针头,局部外敷清凉膏,并加压包扎。术后予内服中药阳和汤加减,处方:熟地15g,肉桂粉3g,炙麻黄、甘草各6g,鹿角片、白芥子、炮姜炭、炮山甲、皂角刺各12g,蒲公英30g。2剂。二诊体温已退,疼痛减轻,肿块明显缩小,约3cm×4cm大小,再次穿刺抽吸,抽出约20ml液体。如此反复抽吸3次后液体引流干净,脓肿渐消,予继服中药7剂。共治疗2周后,患者已愈,且未留明显后遗症,既免于手术之苦,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4 参考文献
[1]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9-112.
[2]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
收稿日期 200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