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这是纸篓里捡来的‘国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是一生中所写的最后一首关于战争的诗,它纪实言理,气势豪壮,是一曲抒发今胜于昔的人间正道之歌,是“一首雄浑沉着的新史诗”(郭沫若语)。它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作为政治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作为诗人独特的文采。关于这首诗的发表过程,说来还蛮有趣的呢。
1949年4月23日,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政权的终结。当时住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现在香山公园内)的得知这一喜讯,兴奋异常,诗兴盎然。他当即泼墨挥毫,在宣纸信笺上一气呵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关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摄影家徐肖冰回忆说,接到进驻“总统府”的电话,一宿未睡的兴奋得仍无睡意,在院子里踱着步,嘴里喃喃吟诵着他即兴创作的《人民占领南京》。这时秘书兴冲冲地走来,递给他一张号外,说南京解放的捷报出来了。“主席接过报纸,坐到椅子上,从头到尾认真阅读起来,报纸上‘南京解放’的大字标题赫然显目。我正好在场,为了不惊动主席,悄声连续地拍了三四张主席审视、阅读‘南京解放’的报道,留下了这历史的瞬间。”徐肖冰所说的就是4月24日他为拍的一幅很有名的照片。照片上的身著笔挺的中山装,脚穿一双布鞋,双腿并直,坐在双清别墅六角凉亭的木椅上,左手拿着一份印有特大字号“南京解放”的《人民日报》号外。这就是创作这首七律的历史背景。
写完后,觉得不太满意,就随手把诗稿扔进身边的纸篓里。秘书田家英是个有心人,他小心翼翼地把这快要攥成团儿的诗稿重新摊平,如珍宝一样地保存起来了,还高兴地对夫人董边说:“这是纸篓里捡来的‘国宝’。”
1957年1月,《诗刊》创刊,主编臧克家代表编辑部写信给,希望能在创刊号上发表他的诗词。把经过他亲自审订的《旧体诗词十八首》寄给了《诗刊》。随后又在《诗刊》、《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若干诗词,均无这首《七律・人民占领南京》。看来并没有留底稿,似乎忘了它的存在。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欲为的诗词结集。在编辑《诗词》这本集子时,田家英拿出14年前从纸篓里捡来的诗稿交给核实。自己都不记得写过这首诗了,他读后如旧友重逢一般,哈哈大笑道:“哦,我还写过这么一首诗?写得还可以,收进去吧。”这在他12月5日给田家英的信中也有说明,信中说:“‘钟山风雨’一诗似可加入诗词集,请你在会上谈一下,酌定。”另据中央档案馆的张景堂证实,档案馆保存的诗词手稿多有重件,惟独这首七律只有田家英保存的这一件。看来的确“忘了还有这一首”。
这本《诗词》的“出版说明”上说:“本书收入诗词三十七首。以前发表过的二十七首,这次出版时经作者作了校订,另外十首是没有发表过的。”这没有发表过的10首诗词中的第一首就是《七律・人民占领南京》。随即《人民日报》(1964年1月4日)、《红旗》(1964年第1期)、《人民文学》(1964年第1期)竞相转载,总题为《诗词十首》。
这样,这首早就面世、本该早就和读者见面的史诗由于田家英的有心收藏和悉心保存才得以走向广大读者,成为广为流传的毛诗名篇之一。
(责编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