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宁汉话命名的心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宁汉话命名的心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刘林,女,青海民族大学,201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人们从一个个具体的客观事物中运用逻辑思维形式,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类别及其本质特征及其本质联系,并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固定下来。西宁方言凝聚着其语言共同体的生产生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等,使这一共同体的社会意识通过语言得以保存和传承。

关键词:西宁汉话;命名心理

第一章 青海汉族来源

汉武帝大败匈奴之后,为巩固边疆实行屯田移民实边,移民中不仅有大量的中原贫苦农民,也包括获罪遭贬流放者甚至还有望族世家。随着移民政策的深入,推行“屯田”,设置郡县,与当地的羌人各部及小月氏人共同开发这片神秘辽阔的土地。汉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作为汉文化的中心,亦渐渐在河湟地区传播开来。

从隋初至“安史之乱”的一百多年中,河湟地区基本处于中原政权的统治之下,从两汉时起,各个朝代向河湟地区移民屯田经营一直未曾间断,且汉族人口占多数,与中原地区交往密切,汉文化的发展或迅速或迟缓,但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

元灭亡后,明朝传檄其在河湟地区的统治权,开始经营河湟地区。封受土司、茶马互市,还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增兵防守,增修堡寨。至此,实际上河湟地区已形成了一次汉民族移民的高潮。这些人既有从军留戍定居河湟沿岸,亦有明初拨户移民和获罪贬谪来此。

第二章 青海汉话中事物的命名理据

构词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思考寻找到人们对某一事物和现象命名的理由和依据。西宁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在构词心理上与汉语通用语既一脉相承又含有地域性的特点。

(一)着眼于事物的外部特征

大胡子雕:胡秃鹫,颊下有一簇直硬的黑色须簇,故名。

马牙大豆:蚕豆的一种优良品种,形似马牙,产于青海湟源。

头发菜:学名发菜,干燥体呈黑褐色的乱头发状,故名。

黑头:家鸽的一种,头尾乌黑。

白脖尜儿:学名寒鸦,全身黑色,胸腹白色并具白色脖圈。

大红袍:花椒的一种,果皮鲜红,产于循化、民和等地。

长高虫儿:大杜鹃,鸣声如“长高”民间认为其鸣声能使庄稼长高,故名。

被加被:直翅目蝗虫科昆虫,飞翔时膜翅震动,发出类似“被――被”之声。

(二)着眼于所处的时间、处所

早霜、晚霜:早春和晚春出现的霜。

牛笨虫:寄生于羸弱牛皮下的寄生虫,成熟后破皮而出。

炕柜:置于火炕一侧的木质橱柜。

腔花:戴在胸脯的花。

(三)着眼于事物的动作描绘

呼头:一些猫科动物在遇到威胁时发出“呼呼”的警告声,民间将此动作称为“呼头”。

气死猫儿:一种挂在墙壁上或或悬于屋梁上的灯具,陶制茶壶状,因有盖有嘴,猫无法舔食清油,故叫气死猫儿。

拉猴儿:指牵引一二只猴子在城镇中玩猴戏者。

(四)着眼于事物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冰鱼儿:青海湖封冻后渔民凿冰捕捞湟鱼后吊到檐下,浇以热水,鱼身即迅速冻成一个冰壳,为馈赠亲友佳品。

叫驴:雄性驴因叫声洪亮,故名叫驴。

马骡、驴骡:马与骡杂交的后代。

(五)着眼于事物的来源和用途

戗面风:逆风。

打灯蛾儿:蛾类昆虫,在夜间有强烈的趋光性,常扑灯火。

兔鹰:猎隼,经训练后是良好的狩猎工具,见于青海湖、西宁、玉树等地。

车马、耕马、走马、跑马:为用于拉车、耕地、善奔跑的马

黑霜:晚秋出现的霜,亦叫早霜,可使作物受霜冻而变黑,故名黑霜。

头刀韭菜:春季第一次收割的韭菜,依次收割者为二刀、三刀。

第三章 西宁方言命名的心理研究

一、线性形象思维占主体

在西宁方言词语中指称人文的、自然的事物之时,从命名理据上看往往是从它们的外部生理形象或事物的动作构成入手,可以反映出当地人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如农村人叫壮指头,遗憾叫求多,口语中上网叫抓老鼠,抽烟叫栽电杆,喝啤酒叫搅沫沫,如枕头称为“外布里面草”、电脑称为“敲键盘”等等。

二、粗犷豪爽的情感表达

青海民风淳朴,“逢席必酒逢酒必醉”,在酒席或喜宴上酒是最重要的,菜品倒在其次,讲究“酒不留客”、“酒海不干”,一定要把对方喝醉、喝倒,喝到人事不知,吐得浑身上下像个“泥母猪”才算把客人招待好,否则就是吝啬小气无诚意。酒文化是窥视地域文化、心理的一个窗口,其它地区虽然也爱酒、好酒,但饮酒之时却远不如青海这样酣畅淋漓,酒桌上,青海人的豪爽由此可见一斑。

三、诙谐朴素的审美情趣

祖祖辈辈生存于河湟大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植根于农田、牧场的诙谐,如苍鹭因常静守在水边伺机捕鱼,民间亦叫“老等”;旧时一种挂在墙壁或屋梁上的灯具,因有盖有嘴,猫儿无法舔食清油,也叫“气死猫儿”;考试时成绩最差的学生称“背榜大爷”,倒数第二者称“扶榜大爷”,这一“背”一“扶”使人闻之轻松愉悦。

此外,青海民间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如青海花儿、风搅雪、社火等,表演时时常掺加民族语,但语言环境大都充满幽默、讽刺、戏谑,使听者捧腹。

四、遵循传统道德观

社会经济文化的在不断更新发展中,一些标记文化习俗或心理的词却相对固定,并沿用至今,从中也可看出对礼节、伦理等传统道德观的承袭。如:

狼般:对于说话粗野,没有礼貌者的形容称谓;白眼郎(狼):不听规劝而翻白眼者。

党家的:指同族同宗的亲属,“党”指亲族、家乡。

王家人:则指嫁给王姓家庭的女儿,出嫁的女儿往往以其所嫁家族的姓氏后加“家人”称之,一些观点认为这是对母族女儿的尊重,笔者却认为这是表达一种“女儿不是党家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传统认知。

家下的:指自己家人或族亲,亦可看出对宗法的看重。

隔山弟兄:指的是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说明与“党家弟兄”相比,关系已是隔了“一座山”,喻意形象具体,同时,养子、养女也简单的称为“抱下的”。

结语

词是人们心灵的创造,词的创造融合了自然、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作为一种“化石”,从语言我们可以寻找到很多历史印记,其中就包括这一地区的心理印记。笔者在西宁生活、学习,深深的为当地的多元文化所感染,青海的语言资源虽丰富,但研究还不足。社会在快速发展,区域一体化加强,正如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中的一些极具特色的表达也日趋消亡,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陈良煜、李咏梅.青海方言与河湟文化[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3] 王晓红.方言中的文化反映[D]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