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留守学生名著阅读情况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留守学生名著阅读情况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很多地方农村留守学生阅读名著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阅读面窄、读书单一,近一半农村留守学生喜欢读漫画卡通书籍,3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故事书,而需赏析品味的经典名著对学生的语言感染力显得太过贫乏。二是学生的读书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多数留守学生无读书计划,无固定的读书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年阅读量不达标。

一、学生名著阅读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一些留守学生因缺乏父母在生活上的关爱、行为上的管教和学习上的辅导,往往容易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普遍存在着读书观念淡薄的问题。在调查座谈中,六年级一名曾经成绩优秀的留守学生很坦诚地对我们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家现在有钱了,干嘛还要那样苦读书呢?再说好多同学都说读不读没关系,反正没人管。”

(二)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够

调查中45%的学生称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的主要原因是在校写作业,回家了还是写作业。农村一些家长的素质较低,既不会教孩子学习,也不会教孩子做人。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名著中有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去挖掘名著的现实教育意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来完善自身。比如从《西游记》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惩恶扬善和爱憎分明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阅读《水浒传》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忠诚和信义;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从中找到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轻言放弃的人生态度等。

二、农村留守学生名著阅读策略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书,要学生做到从读书中悟出一定的道理,让学生理解读书是方式、途径,悟情、悟理才是目的,要使读书落到实处。要让农村的留守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教师应多动脑筋,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学生们,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立足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中学生的求知欲旺盛,他们一旦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就会认真阅读名著,但农村的文化氛围不浓,初中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兴趣不大。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与其生活和心理靠得很近的名著,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1.用作家艰苦的生平激趣。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生是“留守学生”,生活比较艰苦,平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有繁重的家庭劳务等着他们,即使有一点空余的时间,也被电视和网络所吸引,对大部头的名著根本提不起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有意讲述一些农民出身作家的艰苦生平,吸引学生对这些作家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阅读这些作家作品的兴趣。如通过讲述作家季羡林儿时苦难的家境、窘困的生活和家境变故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牛棚杂忆》等作品的兴趣。

2.简介作品中农村生活的片段激趣。在中外名著中,有很多作品是描述农村生活的,看到似曾相识甚至熟悉的生活场景的描写,更容易引起农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简介一些能引起农村初中生共鸣的片段,会激发他们阅读该名著的兴趣。如教师在课堂上生动讲述法布尔如何不顾危险捕捉黄蜂的片段,就能很容易激发起农村初中生阅读法布尔作品《昆虫记》的兴趣,因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都捕捉过黄蜂,被黄蜂蜇过,法布尔的经历就如他们亲历一样,老师生动讲述的场景不正像自己的吗?情感的道路一打通,阅读《昆虫记》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二)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1.设立名著书架。可以发动学生将家中的名著(连环画、小说等)拿到班里,在教室的后角设立“名著书架”(以小组为单位或以班级为整体),让学生在空暇时间进行翻阅,实现资源共享。

2.适时名著交流。根据各班实际,半个月、一个月或两个月举行一次名著交流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讲述名著精彩的片段,也可说一本书的概况。

3.汇演展示名著。利用学校节目演出之时,展示几个名著片场,让名著深入人心。

4.编排名著专刊。一个学期编排一次名著心得专刊,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引导有方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呵护、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农村语文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让名著阅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