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赶走[烦恼的狗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赶走[烦恼的狗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尊敬的刘医生:

您好!我是一个被心理问题困扰了十多年的女孩子,希望您在听了我的诉说后,为我出出主意。

这一切都是从我上高一后(那时我15岁)开始的。可能因为“自我意识”增强了,我突然发现:每当老师课堂提问到我或要求我到黑板上做题时,自己就会心慌、站不稳、手发抖,根本无心回答、做题。但我想不出改正这种“坏习惯”的办法,也没太在意,只是偶尔有些烦恼。

上大学以后,语文老师为了锻炼大家的口才,要求我们一一上台演讲。虽然别的同学演讲水平高低不一,但起码都神态自若、潇洒大方。只有我面红耳赤,心慌意乱,如果不是讲桌遮住了我抖动的双腿,恐怕就要留下一个大笑话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平并不比别人差,就是心理素质太不过关了。我恨死了自己,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参加工作后,单位里常有开会之类的活动,要求大家发言。每当遇上这种场合,我总是感到非常害怕,脸变得通红,心跳也加快了好多倍,未开口先就发抖了。当初我以为是刚参加工作的缘故,可现在已工作三年了,却一点儿好转也没有。

上个月以来,我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当着别人的面从从容容写字了――实在是紧张得不行:手发抖,心跳也特别快,根本没法写。而且,越怕别人发现,就越紧张;越紧张,手越抖,越是无法写。有时参加会议,就连“签到”我都感到特别害怕。

现在因为这些,我整天“心神不宁”,神经高度紧张,心跳得也很快,已严重地影响了日常工作。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内心的痛苦也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我其实真的很不幸……

晓 琳

晓 琳:

你好!从你描述的种种情况不难推断,你患了“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对社交场合及人际接触有强烈的恐惧,且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存在的危险不相符。发作时多伴有面赤、心跳加快、出汗、手脚发抖等症状和回避行为。患者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且不必要的,但又无法自控,所以感到很痛苦。

此症多起于青春期。正如你所讲的,这阶段有太强的“自我意识”。由于有强烈的成功的欲望,但同时自信心又嫌不足,所以就会过分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可能包括你在内)精神活动过于“内向”,他们内省力很强,所以对于自己身心的活动状态及异常表现非常敏感。你自己在上高一时不就是这样吗?当老师提问或让你到黑板上做题时,你会感到十分紧张。想必你当时一定是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了这种紧张的感觉上,反而使自己对此更加敏感;而这种对紧张的敏锐的感觉反过来更容易吸引注意力,令注意力进一步固化于此,与这种紧张的感觉结成“难兄难弟”。这便是心理治疗家森田正马所讲的“精神交互作用”。

这种情况一旦形成,便会对紧张的感觉产生恐惧心理,即使在你不紧张的时候,你也会隐隐地感到不安。一旦身临其境,这份感受会更加强烈,令人深感痛苦,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采取“回避”的行动,以免使自己经受这种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情况就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即症状加剧),并可能扩大到一些原来并不令你紧张的情形当中(即症状泛化)。总之,你的症状出现在上高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剧和泛化的趋向。

俗话说,“烦恼的狗儿赶不走”。狗追赶人时,你越跑,它越追;但若是拉开架势,“瞪目以待”,它就会与你对峙;而如果根本不理睬它,它便会自感无趣,叫几下就跑开了。

前面说过,你的注意力已与这种紧张的感觉结成了“难兄难弟”。

所以,如果你想把“他们”生硬地分开,让你任意地支配自己的情绪而不要紧张,那是不可能的。相反,越怕这种情绪干扰你,它越会出现。正确的做法是:不与这种情绪抗争,就当它是青春期心理发育中产生的一只畸形的“小狗儿”:不抵制,不排斥,不反抗,不回避,也不强行压制,顺其自然,不理会它的出现与否。这种接受“现实”的好处是:可以帮你渐渐地断开“恶性循环”(即越紧张-越注意-更紧张)中的一个环节,使情绪的“交互作用”不再继续。

除了正视这种不良的感觉外,你还要为所当为。“为所当为”的意思是,应该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社交恐怖症的根源在于,患者以自己主观的想象代替了客观的现实,他们常常因为自己的那种“不良感觉”(比如紧张)而逃避正常的社交活动及别的令他感到恐惧的环境。其实,如果将注意力倾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尝试着将自己置于众人“眼皮底下”,又有什么不好呢?虽然说刚开始不适应,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一种自信。那种“恐怖感”及伴随的种种症状也就会渐渐消失。

恐怖症的心理治疗相当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患者需要使用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临床医生多会用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比如氯丙咪嗪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患者切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心理疾病也如其他的身体疾病一样,有医生的帮助,有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好的。希望有一天,你会高兴地告诉我,你已赶走了心中那只令人烦恼的“狗儿”!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刘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