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生为本,多种阅读策略在课堂上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生为本,多种阅读策略在课堂上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以一堂区级公开课(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6 Reading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个单元是9A的最后一个单元,Detective stories是本单元的话题,话题涉及一个谋杀案的报纸新闻报道。本单元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都是围绕中心话题而设计的。Reading Part A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篇关于谋杀案的新闻报道,报道中有谋杀案案发的时间、地点,案情的发展及结局,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Reading Part B1是一个词汇练习,Reading Part B2要求根据案件报道内容做出判断, Reading Part C1是一段围绕谋杀案的3人之间的讨论, Reading Part C2要求对一篇案件记录进行改错。本课是本单元的阅读第一课时,本课时为阅读技能训练。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能认知与侦探故事有关的词汇。

2.培养阅读技巧,通过阅读侦探故事,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线索及结局。

3.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三、教学思路和方法

本课为阅读课,我采用了KWL的阅读教学策略,它是Ogle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本节课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已经掌握的与谋杀案件有关的知识内容。学生知道什么?这就涉及“What I know?”接着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就涉及“What I want to know?”最后给学生一些阅读任务,对所习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检测,这就涉及“What I learned?”

本文是本单元的重要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几年英语学习基础之后的一个提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阅读文章的难度,我设计了几个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涉及案件的一些人物、文章的脉络等,并结合思维导图,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认知、阅读、问答、填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文章最后设计了一个人物采访环节,旨在通过完成各项指向课堂教学目标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顺利开展下一步的教学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的几个教学环节

(一)Revision.

根据中文,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1.What’s your job? I’m a (侦探).

2.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the (凶手).

3.I can’t find my wallet. It has gone (不见了).

4.We have four (嫌疑人), but it’s hard to find out who killed the man.

5.Who knows the man of (中等的) height?

6.The story (发生)on a winter morning.

(设计说明:设计这个练习,一是让学生复习前一节课Comic strip中学习的内容,检测学生对前一节课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每一个句子都与案件有关,从而直接导入与本节课阅读任务相关的主题——谋杀案。)

(二)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与案件有关的一些生词,帮助学生攻克生词关。

1.思维导图一:Main characters in the detective story.

(1)受害者victim A person who is murdered by someone else.

(2)侦探detectiveDetective Lusolve crimes.

(3)杀人犯murdererA person who murders someone else.

(4)攻击者attackerattack someone with a knife.

(一个案件引发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人物,以思维导图呈现,让学生在阅读时对文中人物能够有完整、全面的了解。)

2.思维导图二:

(通过思维导图把警察破案的过程给学生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单词,又能让学生在这样的逻辑思维导图下加深对过程要素的理解,也能引导学生在后续阅读中积极思考。)

3. 思维导图三:运用思维导图,理顺文章脉络。

练习一:Read the story fas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o was murdered?

2.How many suspects do the police have now?

3.Who have offered a reward of ¥50,000 for any information? Etc.

(设计说明: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结合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通过快速看文章,根据问题的信息点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大致掌握关于侦探案件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练:Read the text once again and answer some more questions.

Para 1: 1.Where did the murder happen?

2.Where was the body found? Etc.

Para 2: 1.When did the murder happen?

2.Are the police sure that the victim was killed at the place where he was found? Etc.

Para 3: 1.Who are the police asking to contact them?

2.What are the polic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Etc.

Para 4: 1.Did the man try to fight off his attacker(s)?

2. Was there only one attacker? Etc.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练习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读每一段落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案件的信息。在阅读前,先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带着困惑和探究的心理阅读。这些问题主要针对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比较明显的细节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而降低了阅读难度,为进一步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

(三)给学生表格,让学生完成与victim和suspect相关的信息。

(设计说明:学生在做这个部分的题目时,已经很急切地想知道到底谁是凶手。我改变了前面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做一次警察,对受害者和嫌疑犯作表格记录,填写相关信息,增加学生所掌握的信息量,让学生更加详尽地了解这个案件,培养学生细节阅读思考能力。)

(四)Pair work: An interview.

My friend, Tracy shows great interest in the murder. She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rime. So she will interview Detective Lu to learn about the case.

(T: Tracy; D: Detective Lu)

T: Hello! Detective Lu! Glad to meet you!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D: Of course.

T: Have you arrested the murderer?

D: No, we haven’t.

...

(设计说明: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由一名学生扮演Detective Lu,另外一名学生扮演小记者Tracy,进行采访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为了表演好,学生们主动地阅读课文,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们通过前面的听和看,已经获得很多关于该侦探故事的信息,完成这一任务并非难事。这一环节不但检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KWL阅读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结合思维导图和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以思维导图为框架,使学生在阅读中围绕思维导图不断扩充自己的信息量,不断提高搜索关键信息、了解大意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挖掘教材,通过开展不同的阅读任务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任务和活动中感受新知,使学生在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任务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由浅入深。本节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阅读任务的操练中掌握文章的内容,为下节课展开阅读第二课时以及本单元其他语言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管是使用KWL的阅读教学策略,还是采用任务型阅读方式和思维导图框架,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