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蜂蜇人可致死 小心别惹了“马蜂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蜂,这个原本看上去不起眼的昆虫,如今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烦恼。夏秋两季,适合马蜂筑巢繁殖,马蜂活动频繁,四处“扎根落户”,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不仅在农村,随着近些年城市绿化越来越多,树木茂盛,马蜂自然不愁吃喝,除了在树上,马蜂也悄悄的把家安在了居民小区里,随即出现的马蜂扰民、蜇人、伤人事件层出不穷。
马蜂蜇人致死事件频发
马蜂可不是好惹的,其中也不缺乏一些人头蜂、虎头蜂等剧毒蜂种。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在城市、乡村、野外均可见到。马蜂体瘦长,有较光滑坚硬的外壳,上颚发达,触角呈丝状,腹部呈纺锤状,末端有螫针,蜇人时能排出毒液,用以自卫。由于马蜂报复性强,毒液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可以致人、畜死亡。
马蜂袭击人的惨剧频繁上演,仅在互联网可查的2005年以来马蜂蜇人致死记录就不下百例,一次致多人死伤的也有50余例。
2005年9月20日12时,贵州望谟县弄寒小学被马蜂袭击,27名小学生和10余名家长被蜇中,3名小学生死亡,十几名小学生重度昏迷;
2008年9月27日晚,湖北宜昌市燃放焰火,当地农民和市民在长江南岸观摩时被剧毒马蜂所蜇,致21人蜇伤,重伤7人,4人生命垂危,另现场发生踩踏事故致6人受轻伤;
2008年10月18日,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73岁的老农谢桂华和怀抱3岁外孙女的72岁妯娌吴树德归家途中,遭遇了夺命马蜂的袭击,一家3口遭蜂蜇身亡;
2009年10月6日上午,贵州正安县和溪镇马安村小梦飞和6岁的姐姐小雪被马蜂围堵,母亲用身体掩护孩子,结果姐姐小雪和母亲受伤过重死亡,小梦飞重伤。
2011年9月1日,湖南浏阳市社港镇龙华村46岁的付某在驱赶野蜂群时被蜇伤后,没有及时就医,蜂毒造成多处内脏器官出现衰竭,救治无效而身亡。
2011年9月18日,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刘集镇刘棚村一对年仅三四岁的姐弟在大人的带领下打板栗,没想到惊动了树丛中的一窝马蜂,遭马蜂袭击,在当地一所卫生院治疗后转至武汉市儿童医院,但弟弟却不治身亡,姐姐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2011年9月18日,湖北浠水县夏女土的婆婆带着1岁多的孙女到邻居家去玩,遭到马蜂袭击,孩子的奶奶拼命护住孙女,浑身多处被蜇伤,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11年9月24日,一位阿婆带着她的孙女在广东茂名市人民广场玩耍时,两人先后被草丛中的马蜂给蛰了。晚上7时左右,两人症状越来越重。家人将小孩和老人送往茂名市人民医院抢救。小孩医治无效身亡。老人家也出现身体器官功能衰竭,生命危殆。
2011年10月8日,湖南益阳安化的杨学林在橘林里干活时,被马蜂蛰伤。在湘雅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了半个月的治疗之后,杨学林仍未度过危险期。
2011年10月9日,江西临川区腾桥镇饶家村6岁小男孩欣欣(化名)在上学途中捅马蜂窝,不幸被马蜂蜇伤致死。
记者粗略统计几十例马蜂袭击人致死的案例,发现以下共同点:一是大多发生在秋季,以八、九、十月居多。二是大多发生在白天。三是大多受人为有意或无意侵犯而发生,譬如距离蜂巢过近、惊动了蜂巢、或者有击打蜂只等动作。
马蜂的生物特征及危害
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发达,咀嚼式口器,触角膝状,大大的复眼,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靠一个细柄与腹部相连,有发育完整的翅,雌蜂有一根可怕的螫针,螫针与毒腺相通,蜇人后将毒液射入皮肤内,但螫针并不留在皮内。马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组成各自的群体并建造共栖的巢穴。多数马蜂在树上屋檐下用蜂蜡或干草等材料建造结构复杂的巢穴。这种巢穴非常结实,能够经得住风吹雨淋。
马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一切活动以蜂巢为核心,分工明确,即有受精的后蜂、无生殖能力的工蜂和专门的雄蜂。
虽然马蜂伤人事件时常发生,但在预防病虫害方面还有积极的作用:马蜂食性复杂,除了吸食花蜜外,成虫还具捕食性,主要捕食鳞翅目的幼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河南、山西、云南等省采取人工辅助越冬以及人工辅助建巢和迁巢的方法,利用马蜂防治棉花害虫,甚有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在秋后捕捉雌蜂放入笼内,将笼安置在避风场所,任其抱团,到来年春季,将这些雌蜂放入田间,任其在田间周围自然筑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内提供食物、饮水和建筑材料,令其在棚内建巢。在需要时,把巢移至田间,每亩3~5巢,有蜂100余头,即能基本控制鳞翅目害虫的为害。由于马蜂有归巢习性,所以放蜂一次长期有效。其食性广,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
马蜂毒性:马蜂毒性很大,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毒液呈碱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十分危险。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马蜂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畜,当误触其巢时,可引起蜂群追袭蛰刺,有时可直追百米以上。
中毒表现:马蜂蜇人后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蜇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时可引发休克或身亡。
马蜂“进城”有隐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马蜂一般都是在农村、山区,或城市郊区的树林里面,但现在城市里的窗沿下、空调架处等随处可见“定居”的马蜂,为什么这么多马蜂都跑到城市“定居”来了呢?有关专家对此也说法不一。
一些专家指出,马蜂不断进城安家从一个方面说明城市绿化的环境更好了。马蜂是一种对空气质量十分敏感的昆虫,以吃花草树木上的害虫为生,城市的植物不断增加,因而植物的病虫害也在增加。顺应自然的规律,马蜂便从农村开始往城市迁徙,在城市中寻找食物。
另外,城市的居民住宅区对马蜂来说也是“天堂”。这里一来甜食类生活垃圾多,马蜂可以不愁吃喝;二来住宅的阳台、屋檐遮风挡雨,适宜马蜂居住和繁殖。刚筑巢时,仅数只蜂甚至只有一只蜂,但到了夏秋繁殖期便会急剧增加,其巢穴自然变成水桶般大了。
而另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害虫的滋生与人类自身的行为息息相关。城市的空调和中央供热系统为昆虫发育提供了一年四季适宜的温度,路灯和居室灯光的使用使昆虫形成了昼夜时钟节律。而树木受污染,生物合成受影响,释放出大量氨基酸,为蚜虫的繁殖提供了温床。如果说在农业社会田野是昆虫的天堂,那么在工业社会,许多昆虫也已经拿到了“城市户口”。
马蜂袭人的原因
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陕西省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外出活动谨防马蜂伤人
在日常生活和野外活动时,市民要谨遵以下五个原则:
1.远离,不要主动攻击马蜂,万一遭遇蜂群攻击,要马上就地蹲下,用衣服护住头部(马蜂喜欢攻击人的头部)。饮料等生活甜食垃圾要密封在垃圾袋里。
2.上山或去野外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3.野外活动时不搽香水,不使用含有芳香味的洗发精或除汗剂。
4.尽量穿长袖长裤衣服,戴帽子上山,以保护身体。在游泳池和海滨沙滩,要注意检查湿润的浴巾中有无马蜂。
5.被蜇伤后及时到医院救治,以免蜂毒扩散,造成严重后果。
处置马蜂的方法
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射喷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用高压水枪除蜂、火攻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猛喷,将蜂巢打碎。也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
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马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引诱捕杀马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在马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马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捕杀马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它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马蜂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7.携药毒杀大马蜂笨拙,可用小纱网拍轻轻按住,然后用镊子将它夹住,将毒性较强的农药糖液涂在马蜂的胸部和腹部,再把它们放走。这些马蜂回巢后,其它马蜂就会来舔食其身上的有毒糖液,致使全巢中毒。
8.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马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摘除马蜂窝的注意事项
1.个人防护要到位。不论火烧、喷药剂灭杀还是使用高压水枪喷射,作业人员务必加强个人防护,从头到脚全身防护,头部、手部、脚步、脖子往往是防护中容易忽略的部位,应特别注意。高空作业,攀登梯子时,务必站稳。高空出窗作业,腰部必须系上安全绳,并检查绳子安全性能,检查绳子有无摩擦部位,受摩擦部分必须垫上垫布。协助人员也要加强个人防护,如扶梯人员、拉安全绳的人员、前方指挥人员,只要距离马蜂窝较近,身体部位暴露在室外的,都要加强防护,以防马蜂蜇伤。为确保安全,前方人员应越少越好,2~3人为宜。作业时,作业人员出窗后,应尽可能将窗户关上,只留下一点缝隙以便安全绳穿过。
2.周围群众要疏散。摘除马蜂窝时,群众都爱凑热闹,为防止马蜂伤人,应将周围群众进行疏散,疏散的越远越好。应提醒周围住户,将房间的门窗关严。作业时,尽可能使用灭害灵等药剂进行喷杀,喷杀时间要充足。
3.群众工作要做好。摘除马蜂窝过程中,需要群众提供灭害灵、编织袋等物,需要向外疏散,有时需要从相邻群众家中出窗作业,在向相关群众提出相应要求时,要耐心细致,将理由说清,情况说明,以取得理解和支持,要尽可能请报警人、当事人、物业部门协助做好相关工作,以防群众不理解,发生争执。
4.火烧时防火工作不可忘。采用火攻摘除马蜂窝时,应对周围进行认真观察,看是否有大量可燃物品,同时做好消防车出水的准备,以防用火不慎,引燃树木、荒草。城市街区、居民家庭、人员密集地方的马蜂窝,严禁用火烧方法。
被马蜂蜇伤需及时科学救治
被马蜂蜇伤后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一般在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康复,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延长病痛时间,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蜇伤后要科学积极救治,在被马蜂蜇伤的情况下可遵循如下原则:
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
2.马蜂蜇人后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3.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4.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哪怕就一点临床表现,也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本刊提醒:
1.在野外作业、出游时要谨防被马蜂蜇伤。野外活动发现蜂巢时,要注意绕行,千万不要擅自去捅;
2.与马蜂不期而遇时,若马蜂在身边飞舞,不必理会;
3.当马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千万不能拍打;
4.若误惹了马蜂招致蜂群攻击,要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部位,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
5.面对马蜂的攻击不能扑打反击,否则会更加激怒蜂群,招致更猛烈的攻击;
6.被马蜂蜇伤后的任何损伤,都不要以纸巾、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人为的死亡;
7.不小心惹得马蜂“发火”时,可以趴下不动,千万不要狂跑,以免马蜂群起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