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 可能性和必要性 途径和方法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ct value view in Chinese teaching

Ding Chuqi

【Abstract】I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ese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feeling attitude and value view. It can not be considered one kind of exterior, extra task. Of course, the idea education in Chinese education should accord with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dification, exert a subtle influence on it and infiltrate the request of the “feeling attitude and value view” into the daily teaching course.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Feeling attitudeValue viewCultivation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Approach and method

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中,曾有过一种奇怪的现象,不讲字词篇句这些语言因素,而将中学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这种现象在很大范围内曾经达到泛滥成灾的程度,其直接恶果是在一个时期内造成语文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下降。现在这种现象已不复存在,但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似乎出现了另一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为了追求高分,在教学中片面强调字词句的单项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近一段时间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下滑,可能与此也不无联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一条中就明确写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价值观培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首先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按赞可夫的解释,这“一般发展”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更强调教学与教育的统一。由此可见,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客观规律已为人们所认识,语文教学任务包含着正确价值观培养的任务是由教学的教育性所决定的。

其次,语文教学含有正确价值观培养的任务,是由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来决定的。与数理化等理科反映的内容是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不同,语文反映的内容是生活、事物、思想、精神。在我国古代人们普遍议论着一个命题,即“文”与“道”的关系。如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周敦颐强调“文以载道”,元代郝经更认识到“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主张文道统一。尽管古今的“文”“道”涵义不同,但是古往今来都认为“文”与“道”有关,用今天的话说,语文教育都与思想教育有关。我们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包含着感情,它们对学生能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语文课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它的思想教育的多样性。今年江苏省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各自侧重的内容:一二单元人生可以激发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三单元四季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自然的感情;第四单元科学可以使学生懂得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愿望;第五单元亲情可以激感、陶冶性情;第六单元想象能够培养丰富的想象……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或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或以美陶冶学生身心,教师的价值观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2.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1寓价值观的培养于语文训练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反对脱离语言文字的空洞说教,也要反对脱离课文的思想感情去讲解字、词、句、篇。在教学中应当把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语言文字训练的每一环节中,像“好雨知时节”那样,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语言文字刻画的具体形象所感染,产生和谐的感情共鸣。例如《绿色蝈蝈》这篇课文,实际是科学小品,如果我们架空分析,空洞说教,很难谈得上进行什么价值观的培养,但教者在分析课文主体前,先让同学朗读课文的前两段,然后问学生这两段说了什么,我们的作者在做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人们在欢度国庆,而作者在观察昆虫”。就着学生的回答,教者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法布尔,“这位昆虫学家为了实现他‘为虫子写历史’的理想,先靠刻苦自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花费了三十五年的时间来观察昆虫,终于写成了伟大的著作《昆虫记》,连达尔文也钦佩地称赞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起为科学、为事业献身的理想,在学习中效法法布尔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态度。只有这样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2情与理融为一体。在语文课中对价值观培养,既要诉诸感情,又要诉诸理智,要使两者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笔者在教授《童趣》这篇文章前先让同学写一篇同名的小作文,在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件“趣”事:他看见一只狗,把狗按在水盆中,将狗的毛拔光了,狗痛得汪汪直叫,而他看见光秃秃的狗,高兴得哈哈大笑,至今还觉得十分有趣。于是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这是不是一种“趣”。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是乐趣,因为这件事使他很开心,而有的同学持反对意见,觉得这种“趣”和课文中表现的趣是不同的。我首先肯定了这确实是一种“趣”,与课文中表现的趣不同是因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趣”:一种是高尚的情趣,而另一种则是低级趣味。它们的区别在于一种可以给你一种美的享受,能够培养你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他人是无害的;而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乐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没有丝毫的美感。这样学生不仅在感情上有了感触,而且还对事物的本质有理性的认识,使学生既产生健康的“情”,又懂得正确的“理”,情理一体,才能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净化了心灵,提高了审美品味,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2.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无论是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还是情理结合,融为一体,都必须由学生的自我努力来配合,否则,像有的教师教学那样,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再好的思想教育也难以奏效。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找到突破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这课的教学过程中,固然能从实现目标的方法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理想方面的教育,但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进行教育。我在教授这课时就发现由于是刚组建的一个班集体,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气氛不浓厚,甚至对一些较差的学生还有鄙视、嘲笑的现象。于是,我在教授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当中,你最不喜欢哪一个,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同学们一致说最不喜欢的是瑞德,因为他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不仅不帮助他,反而还嘲笑他;不少同学说喜欢的是杰利因为最后是他把主人公的父亲找来的,但有的同学不同意,说杰利在主人公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帮助他,而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掉了。讨论很热烈,我没有评论到底哪派说得对,而是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杰利,你该怎么办?有同学说,我应该留下来鼓励主人公,就像文中的那位父亲一样,帮助小主人公一步步的脱险。其他同学也都同意这种看法。讨论到这里似乎就可以结束了,但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文中主人公遇到的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多见的,但在班级中有不少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着困难,就像刚才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就有同学在嘲笑他,应不应该这样呢?同学齐声说“不该”,有几个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通过这次教育,班级里嘲笑同学的现象少了,互帮互助的现象多了,班级的凝聚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见只要把思想教育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是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其实,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点等等。只要我们能抓住思想教育的特点,灵活运用,是能够把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落到实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