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面对职业核心能力观的日益普及,针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存问题,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并设计了一套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来改进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46-03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的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仅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成为其职场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面对新的要求,培养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来探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建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存问题

1.忽视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来看,重视专业技能(某一专业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方面)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平衡事务的能力,缺乏受挫能力,缺乏变通能力,影响了人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创新教育,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强化,环境适应性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变通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各高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过低。以我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学时仅占课程结构的5%。这种课程结构的设置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问题的了解和把握,不能很快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与就职的企业单位需求形成差距;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老套,更新慢,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大多数教师是学院派老师,缺乏一线的企业实践经历,也缺乏企业实训的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导致所授知识与企业现实严重脱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手段主要用PPT来进行教学,一般是老师在台上讲,而学生在下面各行其事。如今,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如何吸引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已成为一个难题,教师就必须要思考新的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下降的一个途径。

4.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生不爱学习专业课程,主要表现在旷课,上课不听讲,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学生不会特别关心课程的进度和授课效果,更多的同学关心考试前老师是否会划范围,考试后老师是否会抓人。个别老师关心的也是学生的成绩如何,成绩的考核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而不是关注本门课程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直接导致了教学的无效性。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构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整个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便于本专业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工商管理专业是个很宽泛的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的岗位很多,例如可以从事营销类、财务类、运营类、人力资源类、物流类、行政管理及其他,也可以在任何行业就职,因为管理是无所不在的,要清楚基本的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还要明确核心能力的作用,如何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贯穿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改革思路如下。

1.对初入职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刚刚步入社会求职的学生,可以从职业核心能力及岗位作业能力两方面来做分析。经调研可知,企业更看重的不是专业技能所体现的岗位作业能力,而是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品德,诸如诚信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核心能力层面的要求;至于岗位作业能力方面因其工作性质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初入职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涉及到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其能力要胜任基本岗位要求。例如,营销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及公关能力;财务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运营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成本分析能力及流程控制能力;人力资源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人才培训、人才招聘及职业规划能力;物流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管理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办公室事务管理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及信息与档案管理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首先要清楚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这依托对该专业所从事工作领域的把握和分析。为了传播核心能力思想,需要向学生介绍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和测评体系,鼓励学生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测评考试,获取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证书,提升就业实力;在教师中宣传和普及核心能力的概念,明确核心能力的构建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和关键作用,鼓励教师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师资的培训,参加测评师的考试,取得核心能力授课资格,开设核心能力的通识和选修课程,同时将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基于核心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开展教学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校际交流与学习,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改革。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的开发

为了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充分把握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和培养途径,要开发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既具备了职业核心能力,又具备了本专业所需要的从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开发着眼于两大课程体系、三方面能力来进行。即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体系两大体系,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三大能力。

1.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课程体系将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与设计:一要分析课程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在调查和分析相关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基础上,明确从业者应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和能力;最后根据上述要求,设置理论课程体系教学和实践实训体系,其中理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要着眼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应体现以从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性特点,要着眼岗位技能的培训。

2.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理论课程体系着眼于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能力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等科学的方法。主要开设思想品德修养、哲学、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为必修课,其他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美术等课程,设立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岗位核心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的训练是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员的最基本的规格要求,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围绕着不同岗位开设不同的课程。财务方向,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税法等;营销方向,有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渠道、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服务营销等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融入每门专业课中,每门课程都要按照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体验核心能力的作用。

3.实践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包含如下三部分内容。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以体验式的情境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处事之道。主要包括户外拓展训练、心灵之旅等项目。专业实习训练: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实习训练设计了专业实习、创业训练、ERP沙盘模拟、毕业实习等环节,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实践基础。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训、与人交往能力实训这两部分的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实训是希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人交往能力实训是希望提高学生的情商,这两项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训活动中体验职业社会能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方法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希望本文所建立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爱花,张兵.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概念体系改革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1,(4):149-150.

[2]韩凤晶.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01):156-157.

[3]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0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课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11YJA880095);“十二五”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基于能力培养的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GHYB110045);大连工业大学教改项目: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晓红(1970-),女,黑龙江人,副教授,主要研究:运营管理、创新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