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常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问的策略和方法有:把握“精度”、把握“坡度”、把握“角度”、把握“适度”、把握“开放度”和把握“情感度”,能自如灵活地把握这六度,定然会使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课堂提问 精度 坡度 角度 适度 开放度 情感度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数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精湛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实践证明:滥而泛的多问,教学效益事倍功半,巧问、善问事半功倍。时下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效率不高、形式单一、范围狭窄或偏重知识性提问而忽视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位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课堂提问我常用采用下面一些策略方法

其一,课堂提问务必把好“精度”。数学课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能力,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有的而问,选准“精度”,“问点”要精,即选择在何处提问最有效。实践证明: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提问繁而杂,只会令学生无可适从或脱口而答,毫无效益。精确的“问点”一般可设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及规律的探求处。

其二,课堂提问务必把好“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充分体现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让他们能拾级而上;二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或进步的喜悦。比如,教学“商不变规律”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下面三个算式:(1) 6÷3=2、(2)60÷30=2、(3)600÷300=2,之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优等生组:观察算式,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中等生组:A.从左往右观察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B.由右往左观察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C.与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学困生组:A.从左往右观察算式。第(1)式――第(2)式、第(2)式――第(3)式,被除数有什么变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你有什么发现?B.从左往右观察算式,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你有什么发现?C.结合以上两个发现,你知道了什么?这样的提示问答,删“坡度”为“梯度”,优生组以“放”为主,中等组则半“扶”半“放”,学困组则以“扶”为主。这种阶梯模式的设问能让全班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且同时都能感受到成功或进步的喜悦。

其三,课堂提问务必把好“角度”,对症下药,巧妙诱导学生调整思维“角度”,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问要有新鲜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火花的碰撞,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比如,有一次全班同学在计算鸡、兔同笼问题:数头有28,数足有88只,问鸡、兔各几只?由于鸡和兔足数不同,学生解题思路受阻,其情境恰如:船到山前疑无路,学生急于让老师帮助解围,而我不急于帮他们直接寻找答案,而笑着说:看来,我要请孙大圣来帮一帮我们小朋友解决问题了,孙大圣要老师变法让笼里的兔子都提起两前足,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七嘴八舌地议论。我见机又画龙点睛问:此时鸡、兔共有几足?少几足?为何少?“角度”转换,大家情绪高涨,思维进入快车道,于是水到渠成,迎来了同学们盼望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接着,我又把话题一转,趁热打铁说:你们也让孙大圣给个法力,让所有的鸡变成4足,再做一做上面的题目。话音刚落,同学们兴致勃勃随着教师提问的索引全部思维投入数学知识的自然王国尽兴的交流、打滚、探索、升华……

其四,课堂提问务必把好“适度”。提问难度要适当,过于浅显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没有挑战性,他们往往会心不在焉地应之“是”或“对”,根本没有思考价值。而难度过深的问题,则会让他们望而生畏,不能引发思维,反而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提问的设计要把握难易度,恰到好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课,教师可欲擒故纵,先提出疑问:“任意用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经过亲身动手操作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过程中否定原来的结论,形成了新的结论;三根小棒有时确实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此初步“揭疑释疑”。接着教师又步步设问,让学生思考探究:为什么围不成?什么情况下围得成?围得成与否跟什么有关系呢?这种提问脉络清晰,释疑揭疑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这种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正确的思维训练,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其五,课堂提问务必把好“开放度”。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针对这些,教师可有意识用一些答案不一的开放性题目来问学生,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有利于促进思维从模仿走向创新。比如,在“百分数应用”的复习课上,我设计课堂提问的题目是:六年级2班有学生49名,在读书竞赛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样价5元的书,书店规定:凡一次性起购买50本以上(含50本)可享受九折优惠。请大家利用学过知识,设计一份购书计划,看谁的设计方案最棒!题目新颖,贴近生活,一石激起千重浪,各色各样的方案出来了,小林和小张合作学习小组的方案更是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49×5=245(元),买50本书能享受优惠,费用为50×5×90%=225(元),省钱20元做班会费,书每人一本,剩下一本书送给班主任老师。这种“开放度”提问,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感知:生活里面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有奔头。

其六,课堂提问还要把握“情感度”。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孩子思维的浪花。因此,在教学中务必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思维。要知道他们今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为他们明天走上社会,能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升华为创新能力,着眼这一点,就要让他们从小培养学用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学习“圆的知识”,学生了解了圆的特征之后,我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下井盖,有的是正方形的,也有的是圆形的,你认为挑哪一种形状的井盖比较合适为什么?”问题一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因而就主动地、积极地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我认为圆形井盖比较合适,因为在周长一定的条件下,圆形井盖比正方形井盖省材料。”“我认为正方形井盖比较美观。”“我认为圆形井盖比较安全,因为如用正方形井盖放不正,井盖容易掉下去,留下安全隐患。”学生对开放性的不同见解,让人喜不胜收,他们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达到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数学语言,发展创新思维,又学用结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