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东北产粮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劳动力转移比重偏低。文章主要从农村从业人员比例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以此为基础对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其他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东北产粮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影响因素

东北产粮区从广义上讲是指东北三省的县域农村经济;从狭义上讲是指东北三省的主要产粮带,包括黑龙江省的西南部,吉林省的中西部以及辽宁省的中部,本文采用广义的界定。这一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8.7%,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国的平均数高80%,粮食总产量接近全国的1/8,人均商品粮量居全国首位。①

1982年,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居全国的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1984年,吉林、黑龙江农民的纯收入居全国的第四位和第八位;1989年三省的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的第二位、第六位、第七位;而到了2002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的第九位、第十五位、第十三位,吉林、黑龙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1年东北产粮区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约占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70.81%,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非农业收入和进城打工的收入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东北产粮区的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这也成为制约东北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第九位、第十位、第十一位,低于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区,而这些高收入地区的工资性收入是最高的。②目前,东北产粮区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依旧是农村家庭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提高工资性收入至关重要。

东北产粮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同质性、群体性。如果按照劳克森相对指标将东北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率和全国人均收入与增长率进行对比,即a=东北地区收入水平/全国收入水平,b=东北地区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增长率。本文以近几年全国和东北产粮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为例,分别计算平均增长率,计算结果为a>1,b

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从业状况分析

2008年底,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3.36%,4.55%,9.72%,2009年底,辽宁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情况中经营耕地面积3.5亩/人,吉林为7.63亩/人,黑龙江为11.73亩/人,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6亩/人。东北产粮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力转移比重偏低。③本文主要从农村从业人员比例,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源,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来分析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

从农村从业人员比例来看,绝大多数的乡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该地区属于黑土层,其中一、二等耕地约占80%,不宜耕作的仅占0.64%,非常适宜农业生产。东北产粮区与全国其他产粮区相比,农林牧渔就业人数高出华中产粮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可见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对缓慢。

从农村居民家庭按收入来源的纯收入看,东北产粮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来源中农林牧渔的收入仍占很大比例,居全国的首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按来源来看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一般为在乡镇企业或城市二、三产业的劳动收入。工资性收入情况反映了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非农业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是十分必要的。

从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来看,在东北产粮区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以及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统计中,东北地区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中的转移。

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包括空间的转移和产业间的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东北产粮区农村目前存在以下三类农户:一类是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并存(兼业型农户);一类是农业生产占据其全年的大部分时间(纯农业生产户);一类是全部放弃农业在本地或外地从事二、三产业。在东北地区前两类农户比较多,尤其是兼业型农户,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影响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包括: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劳动力自身的因素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思想观念因素。东北地区许多农村劳动力受传统重农轻商的思想的影响,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还有一些人认为当农民就要把种地作为终身选择,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致富之道。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业生产。

第二,劳动力的素质因素。农村劳动力大多缺乏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他们在心理上惧怕转移。观念的改变,技能的提高,有待于我们做好宣传工作,需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技能培训。

第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乏力,有些地区人们已放弃农业生产,形成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但一般来说,粮食产区的劳动力转移低于非粮食产区。

外部因素。主要指除劳动力自身因素以外的其他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第一,东北地区人均耕地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少,农村劳动力转移较慢。据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人均占有耕地约6亩。东北地区农业人口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耕地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比各地区县辖乡镇的农业人口来看,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也是全国最低的地区,约占66.22%。此外,虽然农村劳动力有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但东北农村出现一种新的现象,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等原因,下岗职工增多,许多非农业人口从事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这种从非农产业向农业产业的转移不容忽视。

第二,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县域范围内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相对较少,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而,应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东北地区乡镇企业单位数以及就业人数方面要相对低于河南、湖北、四川、山东、河北等产粮区。规模以上的企业较少,除辽宁省的海城市、大石桥市超过100个外,其余县(县级市)从20到100不等,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④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约有30个产粮县的粮食产量超过了50亿吨,其中既有全国百强县,也有省级贫困县。这说明粮食增产不是增收的关键,增收还要靠民营经济的带动,一般来说,假如一个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落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比较缓慢,而民营经济带动的其实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东北产粮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辐射效应低,影响了生产要素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移,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缩小。根据东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应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农业的后向产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东北产粮区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不高。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远远低于华东地区的几个省市,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东北产粮区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经营农业。东北产粮区种植玉米、大豆等土地密集型作物,对土地的经营规模要求较高。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就业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所负担的耕地面积呈扩大的趋势,东北产粮区存在剩余劳动力,但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为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因而,农民不愿离开土地,离开就意味着放弃较大的机会成本,所以这里还未形成劳动力流动大军。

第四,制度因素影响。在我国,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缓慢的例子较多,其主要原因就是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流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主要是建立在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基础之上的,产权制度基础不同,便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动。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入,土地承包制度与土地流转制度逐渐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巨大利益差距的影响,这些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现实。而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努力。⑤

【作者单位分别为: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

②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③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④乔木:《振兴东北—中国经济“第四级”的战略与实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⑤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