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与浪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与浪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浪漫,是一种时尚,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谈到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时说过:“语文本来是富于浪漫和创造的,现在也标准化了。”这话值得语文界同行求索。

浪漫,意味着某种层面的幽默,作为教学的幽默,它并非在课堂上插科打诨,哗众取宠,而是通过妙语解颐,隐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深邃的理性思索。幽默和理趣的和谐统一,就构成语文教学“浪漫”的教学艺术特征。

语文本身就是富于浪漫的,编入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读起来让人灵魂得到净化,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在新教材中,有大量表现婉约阴柔之美的篇目,如传统篇目《荷塘月色》中描绘的朦胧、宁静的“荷塘月色”,以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让读者情不自禁的陶醉在作品所形成的审美氛围中;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迷人秋日晚景;还有沈从文的被称为“散文化的小说”《边城》为我们描绘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湘西边城景色……它们或是人化的自然,或是自然的人化,但都在写景中表达或隐含作者的某种感情,都是人的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和谐体现,令人赏心悦目。除了这些表现自然之美的篇目以外,还有《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回忆在项脊轩里发生的家庭琐事来表达对已故的祖母、母亲、妻子的哀哀深情,《归去来兮辞》里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社会生活的美,或是表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或是表现一种恬淡的心境,乍看无甚惊人之处,但读完之后,只觉回味无穷,令人唏嘘不已。还有如《琵琶行》中让人拍案叫绝的弦乐美,不愧为社会生活与自然事物中优美事物的集中体现,令人心驰神往。

教材中表现的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要穿上雨鞋带着雨伞的从躯体到思想都被套子包围的“套中人”——别里科夫;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而弄丢了朋友的钻石项链从而付出了十年青春代价的玛蒂尔德;还有那个对金钱的占有欲达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到临死之前还想抓住十字架的著名吝啬鬼——葛朗台先生……这些作品,都以作者特殊的风格和方式表达了一种幽默和理趣,充满了文学的浪漫。

要在语文教学中找到浪漫,要学会营造“语言场”。物理学告诉我们,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有关的“场”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语言场”就是群体语言实践形成的和谐关系和良好氛围。物理学中的“场”都有能量,且“场”中不同的点存在差异。“语言场”中也有能量,这就是各种语言材料、语言技能的积蓄,是与教材课本中的语言资源相并列的另一个巨大的语言库,其能量不可小觑。我们的学生经由各种渠道,随时随地汲取语言,由这样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班级群体,必然见多识广,有相当的语言储存。一旦遇到机会,这个群体就会释放能量。“语言场”中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正如电场中位置不同的电子其电势不同一样,每个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有区别的,而教师的工作并不是要消除他们的差异,而是要利用差异,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就像江河里由于水位高低不同会形成水的流动一样,教师脱口而出的浪漫,教师在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流动,不久就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在他们的思想里,因此,在“语言场”中,我们应让教学处于活跃的“流动”状态,让学生感染到语文教学的浪漫气息。

浪漫是具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养的表现。富于浪漫的教师,不仅教学艺术高超,教学风格洒脱,教学语言幽默,更可以使教学方法生动,潇洒自如。

一个善于营造和运用“语言场”的教师,也能够正确对待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而又不合“老师心愿”的学生。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有失误,会招来老师的不满,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观摩课上,要求学生一步到位答到“标准答案”,据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课前要精心排练,以免失误,殊不知,课堂的流动性有低才有高,有偏差才有准确,有失误才有成功,生动浪漫的教学境界只有在不断修正失误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笔者曾从教材中抽取一些语言片段,作为语言教学的话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探讨。朱自清先生的《绿》是学生喜爱的名作,虽然已从新教材中消失了,但是笔者在执教中有自己的体会,故而举此例以起仿三之效。其中的名句“那醉人的绿啊,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脍炙人口,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笔者对此句进行了艺术分析,既能“裁你为带”,那么前提必须是可裁之物,如丝绸锦缎一类,因此这里有一个暗中的比喻可以补出来,即“梅雨潭碧绿的水面就像丝绸锦缎”,但作者却把这层比喻省去,十分生动简洁。分析到此,一个学生故意出怪论,“何必丝绸,羊皮也可以裁成带”,一语引得学生哄堂大笑,笔者知道该生智商很高,此语纯属出风头,但简单批评并不解决问题,于是笔者面带微笑地走到该生面前说到:“丝绸裁带可以临风飘举,羊皮举得起来吗?举起来有飘逸感吗?”又一阵哄堂大笑,笔者见时机已到,就抛出事先设计的题目作者面对奇异醉人的潭水,发挥联想,要“裁你为带”,“挹你为眼”,我们也可以接着联想,要“酿你为酒,赠与那诗仙,他必能下笔入神了”。试着仿照文中的句式“我若能……我将赠……他必能……”,再续写一句话。此题一出,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酿酒赠给谁,一个说“给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笔下生花”;一个说给“杨贵妃”,“贵妃醉酒”更显风韵。这两说都遭到反对,理由是朱自清的原句是把“带”给“”,给“盲妹”,都是给最缺少此物的人,而李白和杨贵妃有的是酒,不能再给他们。于是下面的发言者得到了某种启示,一个说给交通警察,饮酒解除一天的疲劳,一个说给边防战士,饮酒可以御寒,理由是原文中的“”“盲妹”都为女性,且文章最后称潭水的绿色是“女儿绿”,均与男性无关,这样交相问难,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本应该是浪漫的语文教学,却变成“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以致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且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但这是适用于每门学科的通用公式,是普通规律,是共性的概括,而语文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出来的浪漫,充实了语文学科的生命力。

浪漫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能够引起欢乐,带来愉悦,使教学产生活力,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富于幽默和理趣的语文教师,往往善于利用语言艺术,含蓄的表达对生命的评价,以欢乐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增添语言的艺术光彩。浪漫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师生心有灵犀,自由自在,超越程式化的教学和标准化考试的藩篱,消除沉重的课业负担带来的教学疲劳,使学生感到语文趣味良多,忍俊不禁,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就具有这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的刺激下就会再次引发出来。语文老师运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这是获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的流动,就是语文的灵魂在流动,古今文化的浪漫在课堂演绎着让人忘俗的精神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