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转变初中新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转变初中新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初一新生在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入初中后,学生语文学习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适应问题。小学语文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思维难度不大。而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尤其是初中新课改后,知识点增多,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解决“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感悟性问题)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老师不可能作细致的个别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正确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二、对策及方法

如何解决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是任教初一语文的老师迫切关注的。它要求我们瞻前顾后,找出联系和区别,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方式帮助初一学生平稳过渡到中学的学习环境中,使中小学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本人认为“如何帮助初一新生培养正确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是问题的关键,下面就简单地说说:

1.了解学生,把握特点

小孩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我们要教好就要了解他们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学习、知识、能力和智力等方面的情况。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一开始就讲得很深,要求很高,学生接受不了;曲高和寡;适得其反。

2.把握三个时机,有效导引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有三个重要时机:课余时间、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七年级的第一学期。

第一个时机――课余时间: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语),它告诉我们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学习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应该关注社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事事关心

学生应该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本地、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体验生活

可以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诸如收拾整理房间、学洗衣做饭等。也可让学生走进农村去生活一小段时间,亲身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将会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了生活经历,占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再加上情感体验,作文就一定会写得具体、生动、感人!

亲近文学,走进名著

走进一部名著,徜徉于文学殿堂对写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要读的书目,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以及做读书笔记的要求。当这些课余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也就已经在阅读与写作上有了一定的积累。

第二个时机――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爱上生动的语言、文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一定要认真地设计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了解到语文的性质、语文的美、语文的趣味以及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以利于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三个时机――七年级的第一学期:养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授之以法,是小学升初中学习成绩稳定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了以下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教会学生读语文书

教会学生阅读整本语文书的方法

导读思路:整体――局部――整体

新书一到手,先指导学生读说明、看目录,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要求和重难点,然后导读“单元提示”,了解各单元的学习重点,确定学习的主要方法,再教会读书末附录中的有关短文,归纳整理,使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形成清晰的网络、科学的系统。

教会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的基本方法:

导读思路:预习――整体阅读――研读――迁移。

预习:1、阅读课文标题、作者及由此产生的第一个注释,从而明确题旨、作者简况与写作背景。2、阅读“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记住文体、文学、文章、读写听说知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把握课文的中心和特色,确定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3、初读课文,疏通文字,利用工具书扫请字词障碍,将有关自认为是重难、疑点的句子标示出来。4、阅读文后的“思考和练习”,结合预习要求,明确练习题目中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教会学生有效地做练习。

整体阅读:教会学生读一篇文章应先快速地、粗略地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略――作者的思路、话题、全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获得整篇文章的框架印象。

研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仔细、深入地阅读,去分析思考文章的各个局部、片段、甚至推敲一句一词的意义、关系以及他们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还应教会品读重点语段的步骤:①标句数。②拎句意。③分层次。④理关系。⑤明段意。⑹探写法。⑺思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具体课文,教给学生研读各类文章的思路,并及时指导、点拨。

迁移: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同类特点的文章,举一反三。

教会学生用语文书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会使用课本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疑难问题,这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此外我还给他们每人印发,让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易操作的方法来阅读答题。

学会用语文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作的初期阶段应以模仿为主。如:学《羚羊木雕》时,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行文构思;学《春》时,让学生仿写文章最后的三个排比段。

教会学生听课

在校学习,听课是获得知识,转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四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

①眼到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

②耳到

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点拨讲析,听同学的讨论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听出重点、难点、疑点。

③手到

看明白听清楚还不够,还要认真记笔记。

笔记记在哪?语文课上笔记一般记在书的空白处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或积累本上,自己整理总结笔记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强化记忆的过程。

什么时间记笔记?应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④心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

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在学习中必须:①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从政治课中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从历史课中学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从地理课中学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从数学课中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理化课中学细致的观察功夫,从美术音乐课中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②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从《散文》、《诗刊》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读者》中学人文关怀,从《人民日报》中培养政治敏感,从《探索时代》中学会展开科学幻想。③跳出时空环境学语文。这就是所谓的电视学习、网络学习,它给我们开辟了丰富多采、真正互动的全新的学习形式。

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培养了科学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就可避免无效重复迂回,就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并从中获得收益。逐步使他们由“知之者”变为“好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