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骶髂关节病患者50例临床资料,分别通过X线检查和CT扫描检查。结果:X线和CT诊断影像学征象情况无明显差异,X线和CT诊断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影像学征象和临床分期和CT诊断无明显差异,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X线;CT

【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1-01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轴关节性病变,常会累积到骶髂关节,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是我科室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学资料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影像科2009年3月-2011年8月诊治的确诊或疑似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骶髂关节病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22岁-46岁,平均年龄29.8±10.9岁,临床表现:腰部酸痛33例,髋关节痛40例,腿痛16例,骶髂关节活动受限、晨起僵硬42例,病程1年-16年。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骶髂关节病患者50例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别通过X线检查和CT扫描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X线检查:采用东软800MA数字胃肠机拍摄X线片检查,对双侧骶髂关节正位片,对双侧骶髂关节斜位,主要对骶髂关节间隙,关节面和附近的软组织变化情况。

CT扫描检查:采用西门子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仰卧,以骨窗及软组织窗及多曲面重建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X线和CT诊断影像学征象情况:关节面硬化、关节面囊性变、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强直、腰5骶1关节突病变。

1.3.2 观察后X线和CT诊断临床分期情况:骶髂关节病的分期:Ⅰ期:髂骨的侧关节面的骨皮质浓密模糊,有部分的骨皮质消失;在骨皮质和骨松质紧靠的部位很难辨认骨小梁;关节间隙变狭窄;Ⅱ期:可见骶髂关节的临近的区域模糊;Ⅲ期:邻近区域有浓密的模糊,关节面有小的透光区;Ⅳ期:骶髂关节的邻近区域不浓密,关节面已经融合。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X线和CT诊断影像学征象情况比较(如表1)X线和CT诊断影像学征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2.2 X线和CT诊断临床分期情况比较(如表2)X线和CT诊断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的多发性关节性病变,常会累积的关节主要有脊柱、髋关节、骶髂关节、肋椎关节,可能出现滑膜充血、关节囊渗出液、血管的滑膜绒毛状的肉芽组织增生。

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肌腱、韧带的附着点有炎性症状,逐步的发生关节粘连、纤维化及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初期有关节面模糊,骨质有轻度的脱钙,关节间隙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或者异常的增宽,这些病变多发生在骶髂关节的下2/3,软骨下面有弥漫性的毛糙征。随着病变的发展,整个骶髂关节遭到侵犯,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囊性变,关节有部分出现强直状态,晚期关节间隙完全消失,骨性强直完成。通过X线检查可观察骶髂关节,可见征象主要包括:股骨头囊性变、硬化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髋关节间隙变窄、髋臼的骨质增生硬化和囊性变、髋臼骨白线有中断、股骨大粗隆处有病变、股骨头异常增大。其中髋关节间隙的狭窄较均匀、股骨头整体上增大边缘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髋臼囊性变使其具有较为典型的征象。本研究分别通过X线检查和CT扫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患者,结果表明,X线和CT诊断影像学征象情况无明显差异,X线和CT诊断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影像学征象和临床分期和CT诊断无明显差异,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萍,方华盛.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三种影像学表现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6-2548

[2] 马丽,艾脉兴,赵孟君,等..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6):336-338

[3] 石璐,王夕富,王嵩.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MSCT评价[J].上海医学影像,2008,17(3):213-215

[4] 巴哈提·哈立亚,塔布斯,波拉提·哈依若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344-1346

[5] 李亚春,王彦军,刘芳.强直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