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继光只为一件事而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继光只为一件事而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是一个埋头做“一”,把“一”做足的人。而他的人生却一生二,二生三,硕果累累。他比许多人都更明白“一”的巨大能量和无限可能。

北京繁华的西长安街边,古色古香的三味书屋里,三面墙上悬挂着五十幅黑白摄影作品,这是名为“心在天壤问”个人摄影展的第一部分。其作者沈继光,是中国铁路文工团退休的高级美术设计师。

细细品读每一幅作品和图注,你会看到作者积几十年人生阅历,扎实做人、专注于绘画摄影领域,不断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力与修养贴近生命,呈现朴素生命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足见其深厚、坚实、高远的品性。

清明的气息

【他因这一件事而甘于几十年居陋室,不足六十平米的家没有任何装修,惟一的“装饰”就是书、作品,从地面到房顶,从门口到过道、房间。】

沈继光原语: “将整个人浸润在那个环境和气氛中,缓慢的、长久的、全身心、坚持不断地投入其中,你就会成为你所追求的人。”

第一次进到沈继光的家,我惊了一下,麻布包包裹的作品从地面到屋顶,从门口延伸到屋里。沈继光的妻子杨淑贤推开屋顶的隔板,指着里面藏满的绘画、摄影作品和素材说: “我们家面积不大,可读的东西很多,屋顶也是,一般人看不见,厨房内柜也放了一些”。

我被请进书房落座,这是一个9平米的房间。 “我们两问屋子,这间做成学习的地方,另一问大人孩子一起住。宁肯不太方便,也要弄出一个他可以干活儿的‘作坊’”。杨淑贤说即使这样,孩子小的时候同学来了也很羡慕这个屋子,他自己也觉得很自豪。

我眼前的房间除去窗户和门,所有的墙面都被书、画作、油画工具占据得满满当当。屋子当中放一张圆桌,旧暗褐色的花布铺在桌上,未放一物,勾起人伏案工作的欲望,也令狭窄的屋子有了喘息的空当。当日是雨天,但这间书房丝毫没有阴沉之感,而是一片清明。面前是沈老师中气十足地侃侃而谈,窗外是蝈蝈咕咕的叫声作伴。我感到安定踏实。

朝夕相处,这房间吸纳了主人的气息,具有了主人的气质――安定、清明、踏实。那么,这气息是如何养成的?

沈继光一直强调胡适的一句话,“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他下班以后干什么或者有了温饱以后他还想干什么”。

从沈继光刚开始拍摄胡同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画画已经三十多年了。

有人问沈继光画卖多少钱,他说他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他把有限的精力、全部的志向、情感、思想能够倾注到作品中,这才是他最想的。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处于迷茫的状态,东想西想,作品就不纯粹了。

“温饱,包括了对社会的尽职尽责,更包括了对父母妻儿的家庭责任。可温饱之后呢?干了我喜欢做的事,真心喜欢,而且完完全全按照我的性情去做,很踏实”。

沈继光为自己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又在一天天日积月累中,将其变成身体气质的一部分。

在既宽松又有限的自我定位中,他拍了上万张的照片放大出来,弄成了几个系列的历史图像档案,写成了几百万字的图注,还有无数的底片,还有油画画稿,以及围绕这个东西要研究阅读的书籍,把整个房子堆满了。他的整个心挂念着古城胡同的气息、各式各样敦厚的护墙石,挂念着古村落老物件和老农具的失落。他脑子里面都是这种形象包括拍摄过程当中的故事、遇到的人、体验到的人性辉光。

天天在这个环境里,他成为了一个画画的人、摄影的人、写作的人,完成了人与物的彼此成长。

坚定的选择

【他因这一件事而放弃许多,美食、华服、广厦、厚禄都与他无缘,但他的富有让人瞠目。】

沈继光原语:“我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知道要全力以赴做自己能够做的事,而其他一切都要放弃。”

“他说他这辈子就是为一件事而来的。那时候我在沙河上班,孩子很小。有一个机会让他做一个相当于副部长级领导的秘书,这样老婆工作调动、孩子入托都解决了。但他就是甘守清贫,拒绝走仕途。他说他独立思考的头脑不应扰,沉浸艺术的乐趣不应被中断。正是生活与心灵的困苦,才会让人具有真实奋发的力量。他从1984年开始拍摄北京老建筑,从胡同庭院到寺庙教堂,从青楼、故居到大学遗址……为了光线,他早出:又为了光线,他晚归。一个火烧都舍不得买,饿着肚子,骑着自行车满四九城地跑着拍照。”与沈继光风雨相伴的妻子更明了其中的甘苦滋味。

由于特立独行的个性,沈继光主动地渐渐地退出了舞台设计,甚至于在经济大潮来的时候,很多人纷纷的下海,他没有下海。对此,他一直很坦然。

沈继光说不是下海不好,而是真的放不下自己所做的事情。主动选择的那件事情,又何尝不是另一片大海?而何必一定去下那个千万人都下的商海呢?只有把一件事情做到一定深度,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才不会半途而废。

社会生活变迁,但对他来说,已经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重心,现实社会的崇尚和大潮难以卷走它。

如今,沈继光65岁了,他说“我已经非常高兴了,很幸运了,如果还能够活几年,我还得把画画的事情、摄影的事情、文字的事情弄得稍微再好一点点。”

当时四十多岁的时候,沈继光就认为自己只能做一件事,并要倾尽心血来做那一件事。我细细翻看过满屋满架的书稿便知。《读书札记》、《抚摸时光――幸与不幸的十年长信》、《走不上的地平线――我与油画》、《借草集》……堆积如山,足见其努力。

“通过这二十多年读书、画画、摄影、写字,改变了我的生命质量,使自己厚实,像一个人了。最终不在于画了多少画、拍了多少照片,而在于长在身上的经验、对生命的关注体贴。我感觉很踏实,活在世上能关心别人也关心自己。希望我的几本书、一些画、一些摄影作品,人们能从中感觉到我是在用心用生命去做这件事,而不是用笔、颜料”。

“有的年轻人问沈老师怎么做了这么多事情。我说滴水石穿呗!什么事架不住这三四十年里天天不倦地做”,杨阿姨的话朴素却恰到好处地做出了诠释。

言不尽的快乐

【他因这一件事而清贫几十年,他的乐趣与愉悦却并未因此而减少,他说自己和38岁时不一样,深深地感到自己厚了,有一种深的、坚实的感觉。】

沈继光原语: “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有事情可做,为一大事而来,等到老了以后就可以说吾事毕矣,这样就很满足很高兴。”

初见沈继光,是个老年学子、布衣画家的面相,其声音洪亮如钟,中气十足,眼睛里是熠熠的神采,浑身的气息宁静而不停滞,踏实而不沉重,上扬而不轻浮。厚重与灵动,积淀与创造,共存于身。

沈继光几十年尽全力、用全心搞绘画、摄影,现在眼睛的视力明显在衰退,腰椎也在衰退。因为以前经常几天几夜连续的洗片子、看书和画画。虽然看得不清楚了,但是只要睁开了眼睛,他就能够看到和组织画面,将眼前的庞杂处理成有品

味有表现力的画面。他说人变老了,生理的眼睛日渐看不清楚,心的眼睛,却愈来愈清明。

这缘于他忠于自己的性情,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又涵养性情。

“我没有什么养生之道,只是感觉做事情时太快乐了,非常奇妙,每一件事、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非常有意思。”他虽然拍的是古村落老物件,其实拍的是多少代农人的艰辛:虽然拍的是古城残片,但记录的是生活在京城的百姓、作家留下的痕迹:虽然捡拾的是草叶,但最终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的感情:虽然是写信给病中的朋友,但上百封信记录的是生命的慰藉。

听沈继光讲他所做的事,听其中的故事、思考、感悟,令我如痴如醉。

在沈继光的书房里,他打开一本《借草集》为我讲解。“这是残败的水仙花,两支对屹,中间一支最小最矮,就像父母牵领着孩子。这个是海棠花的梗,花谢了,还剩下梗,捡起来做成这个,活像武术巨星的拳脚功夫。”

沈继光的《借草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这是他用的时间和力量最少的事情,完全是零碎的时间来做。整本集子没有鲜花、没有新叶,都是掉了的东西,残叶、菜梗、脱落的树皮、凋谢的花瓣。它们俯拾皆是,却又更需要细心用心。用这些做素材首先是他对生命的珍爱之举,既珍视那些活着的生命,不忍采摘:也珍视那些逝去的生命,小心捡拾,调动想象力,通过草叶们纷繁多样、神奇奥妙的形貌的组合安排,赋予其节奏、韵律,让它们的生命凝固下来,焕发出艺术的永恒的光彩。

沈继光说,这些年经常做这个事情也训练了心灵。

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矮,很小,他做事的时候实在、认真,不避慢,不避小,他与人交往时谦虚、友善,他说这样生活起来非常快乐。

人物简介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绍兴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中国铁路文工团高级美术设计师。

1987年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家油画展。1987至2005年其个人油画、摄影作品及所著文章先后发表于《建筑画》、《中国西部文学》、《东方》、《书摘》、《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其问受聘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民族大学等高校,举办艺术讲座及教授绘画课程。

2003年10月在北京大学举办《古城残片》沈继光摄影展,同时出席《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旧京残片――沈继光摄影作品集》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海德堡大学、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十二所著名大学的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