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艺谋&张伟平:利益打败情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艺谋&张伟平:利益打败情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尽管曾经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得“情比金坚”,但张艺谋张伟平的合作还是以前者的不告而别宣告结束。这是一段没有契约但持续了16年的合作关系。这段关系持续得如此长久而热烈,以及结束得如此仓促而寂寥,都让人颇费思量。

张艺谋和张伟平分手了,在合作完第11部影片《金陵十三钗》之后。

很少有导演和制片人能共同完成这么多部影片,二张在2002年推出的影片《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此后拍摄古装商业大片一度成为一线导演证明实力的必选项目。2011年,《金陵十三钗》在国内市场获得超过6亿人民币的票房,成为当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但即便如此,两个人还是分手了。

从今年3月开始,就有人在微博上爆料“二张闹掰的事,确认无误”。此后,便不断传出张艺谋加盟各大影视公司的新闻,但当事人均无明确回应。直到近期,“被抛弃”的张伟平主动联系某网络媒体,表示自己从今年3月开始就联系不上张艺谋,“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我都找不着人。”

二张究竟是为何走到了这一步?分手又会对两人电影事业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当事人缄默不语的时候,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是相对的工作人员也不愿意透露任何相关信息或者作出评价、流露情感,他们怕自己的表述传达出某种“站队”的信息。毫无疑问,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二张都是中国电影业的大佬,“谁也得罪不起”。

玩失踪 算什么

“你对我不满意,给我一个说法啊。”张伟平对张艺谋的回避态度表示不满。

两人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是电影《有话好好说》,张伟平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角色,梳着大背头,身穿花衬衫,从一辆大奔里钻出来,狠狠地朝姜文身上踹。他更重要的角色是影片的投资人,当时刚与巩俐分手的张艺谋正处于感情和事业的低潮期,海外片商对失去了巩俐的张艺谋缺乏市场信心,导致《有话好好说》资金迟迟不能到位,评论界也对张艺谋的首部“进城”电影指指点点。

据相关媒体报道,张伟平和张艺谋相识于1990年春节的一次聚会:张伟平两口子遇到巩俐、张艺谋,太太是巩俐的影迷,相谈甚欢,但张艺谋生性低调,张伟平也搞不清楚导演具体是干什么的,两个男人简单搭话后,张艺谋要提前走,张伟平说,我送你吧。一路上,在张伟平的夏利车里,两人具体聊了什么,没人知道。总之从那时起,两人开始往来密切。张伟平频频请张艺谋到家吃饭,带他遍尝京城美食,而在此之前,张艺谋生活极其简朴。

1996年初的某天,张伟平发现张艺谋愁眉不展,一问才知道原计划投拍《有话好好说》的资方决定撤资,影片面临搁浅。从未涉足电影业的张伟平豪爽地表示,钱由他来出,拍吧!张艺谋提醒他,电影风险高,弄不好就剩一堆废胶片,但张伟平执意投入2600万。

虽然最终因为发行原因,张伟平的首次“触电”以赔本告终,但他却决定转型做电影。1997年,张伟平成立了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张艺谋管艺术创作,他管发行营销。这个名字据说张艺谋琢磨了两天,也被外界戏称为“张伟平专门为张艺谋开的公司”。张艺谋曾说:“新画面实际上应该叫做一片公司,只做我一个人,确实像一个专卖店。我们这个组合是独特的友谊和情感的一个结果,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复制性,不能拿来做产业链上的参照。”

张伟平也说,“我们的合作是情谊大于形式本身,为了情谊而不是利益。在一起合作是缘分使然,而不是像别的制片人那样满世界找导演或者导演拿着本子满世界找钱。我们的合作关系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同,是不可复制的。”

外界对二张关系的称颂在2008年时达到高峰。在张艺谋为奥运会开幕式筹备和演出的三年时间里,制片人张伟平愉快地歇业了。人们这样评论:这并不需要觉悟,而只是出于情谊的“从一而终”。

在2011年12月《金陵十三钗》于国内首映时,张艺谋与张伟平携手亮相,一切如常。但若按照张伟平的描述,这是俩人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见面。2012年1月《十三钗》入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只有张伟平携主演韩熙庭、佟大为前往美国出席了相关活动,张艺谋则因以“母亲身体不好,需要呆在她身边”为由缺席了金球奖。2012年2月《十三钗》赴柏林电影节展映的时候,则是张艺谋携主演贝尔、倪妮、佟大为等亮相,张伟平没有随行。

2012年3月,曾入选《金陵十三钗》培训名单后未能参演该片的女演员何珺在微博上曝料称张艺谋已在无锡娶妻生子,当有媒体向张伟平求证此事时,张伟平态度暧昧,“这事我不方便谈,你们找一下艺谋,他本人发言为妥。”而在此之前,针对张艺谋的负面评价总是会被张伟平挡箭,他曾气势汹汹地表示,“别有用心的批评、借骂张艺谋炒作自己的,都是人渣!”

没合同 不可靠

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认为,张艺谋与张伟平分手是一种必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商圈中颠扑不破的道理。”

从形式上说,张伟平和张艺谋的合作并不是商业化的。16年来,张伟平和张艺谋没有任何形式的契约,纯靠信任互相支撑,连寡言少语的张艺谋在某次接受央视采访时都感叹:“我的这位投资人,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小8岁的张伟平拿出十足的“保护者”姿态,还对媒体说起一个不乏浪漫色彩的畅想:“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我们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或者看别人拍的电影。”

但即便是两人经常以“哥俩好”的形象出现,互诉交情,大大小小的分手传言也一直存在。

张伟平透露,去年9月份他就收到消息说张艺谋要离开新画面。在《金陵十三钗》的一场点映会上,他从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口中听到过“张艺谋打算拍完《十三钗》和新画面分道扬镳”的消息。“我当时听了觉得很诧异,我说不可能啊!我还当着大家的面儿,饭桌上将近十个哥们,给张艺谋手机留了言,他很快就给我回了电话,张艺谋说:‘干吗呢?’我说:‘刚放完你的片子,大家反映挺好的,民生银行的行长洪崎跟我说了,说你在外面说,合作完《金陵十三钗》,就要跟新画面分道扬镳了?’艺谋在电话那边还跟我说:‘不可能,造这种谣的人多了!’我说:‘是啊,造了好几年了,希望咱俩分开,我都习以为常了。’”

直到张伟平看到很多“知情人”出来爆料的时候,他才觉得这是个事儿了,于是开始找张艺谋,“说咱哥俩出来聊聊吧,这么多年了,咱哥儿俩什么事儿不能见面聊聊啊?”但据张伟平描述,张艺谋的手机永远都是小秘书,找张的助理庞小姐,得到的回应是他在国外。“后来没信儿了,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到现在都这样。所以我想,你们谁知情?我都蒙在鼓里呢,你们知什么情?”

高军认为,二张这种所谓“桃园结义”的义气结盟在当下的商品经济社会不合时宜,时间越长就越薄弱,“如果没有这次《金陵十三钗》的票房失利,还不至于爆发。但这是迟早的事。对影片的的定位,对演员的选择,力保谁,起用谁,谁妥协谁让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因为票房好就一笔带过。”

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关于周杰伦的选择,在拍摄《三枪拍案惊奇》时关于小沈阳的选择都并非没有争议。但因为张伟平、张艺谋两位当事人都不松口,外人不得而知真正的角力过程。

因为张伟平张扬、好战的性格,在业界颇多争议。在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看来,正是因为张伟平的强势,致使《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同一天开画,造成了“中国电影发行史上的一个悲剧”,他判断,因为排片问题,《金陵十三钗》损失了2亿到3亿人民币的票房。

圈内人对张伟平的印象是“经常是人还没见,嗓门先从门外传来了”。因此,“张伟平开骂”一直是公众在张艺谋电影正式公映前必看的前戏。相比起来,张艺谋的性格则显得内敛。这两种性格,刚开始很互补—就像两夫妻,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但时间长了,这种性格的不同便会产生强烈的矛盾。业内人士透露:“这两年,外界对张伟平的炒作套路越来越反感。这点,张艺谋未必没有同感,只是过去因为效果不错,他忍了,现在他的作品口碑逐年下降,他便会开始怪罪张伟平。”高军认为,制片人和导演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出发点不同,因为有了张伟平,张艺谋作品的文化品位打了折扣,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分就分 谁怕谁

张伟平曾说,“如果有一天艺谋不拍电影了,新画面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就是为艺谋一个人开的。”

而在人们纷纷猜测新画面公司面临解散的当下,张伟平明确表示:以后想做什么电影做什么电影,想做谁的电影就做谁的电影。

高军认为,以张艺谋的品牌号召力和性格,离开张伟平后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拍摄资金不是问题,对张艺谋来说,想拍一个电影,一定会有足够钱来支持他。”

张伟平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2009年时,他曾表示奥运会过后,张艺谋这个牌子就值4个亿。“现在哪个影星、歌星的影响力能跟张艺谋比?他们后面站的不过是点影迷或者歌迷,张艺谋奥运会后站的是全国的老百姓。”

在这次分手事件中,张艺谋的价值得到了市场更积极的回应。坊间传闻万达邀请张艺谋加盟的条件有两个版本:版本一是万达给张艺谋开现金、股权、票房分成总价不低于10亿元。其中现金2亿元,期限只有2年,只拍2部片子,外加每年2000万的固定运营费用;另一版本是现金2亿元,8年8部戏,平均每部片子摊销成本2500万。此外,每拍一部片子还有导演费,文艺片3500万,商业片4500万。这样算来,每部片子付给张艺谋的成本为6000万到7000万,8部片子共计5.6亿元,再加上票房分成等,总价也有可能接近10亿元。但即使是这样也没谈拢。最新消息是,张艺谋已决定不再签约任何影视公司,而将于上海成立规模为20亿元的“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

而对于张伟平在电影业接下来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晰。高军预测,“张伟平因为之前只合作一个导演,没有其他的选择。像张艺谋这个级别的导演,陈凯歌、冯小刚,都有了稳定的合作对象,他已经没有机会了。而培养新导演,需要很长的周期。以前俩人都是大佬,但现在对张伟平来说,江湖地位不如以前了。”

而在影评人周黎明看来,张伟平身上的确有诸多不足,但也有诸多长处。当初张伟平投资张艺谋时,是张艺谋事业的低谷。现在如果他找到下一个张艺谋,投资他,把他捧出来,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比绑在张艺谋身上还要大。

制片人和导演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找钱,一个人拍片这么简单。在遇到马珂之前,姜文有名气,有作品,也能找到投资人,但就是拍不顺手。冯小刚与王中军的合作几乎和二张的合作时间一样长,但直到现在,在积累了足够的信任之后,冯小刚才能开拍《温故1942》这部电影。

张艺谋和张伟平分手以前是有过好日子的,并非一种资源的错配,或者谁“绑架”谁。与新画面公司合作了《金陵十三钗》等多部影片宣传工作的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婉拒了本刊采访,他唯一一次就此事开腔是在今年5月接受《新京报》采访,针对外界将分手的矛头指向张伟平,陈砺志回应道:“和新画面没有密切关系的人,不了解确切的东西,但接近张伟平身边的人不多。”

“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制片人为了一个导演能做那么多的事情,他替一个导演解决了创作之外的任何问题,而且他总是能做到。”在陈砺志看来,张伟平能在1996年拿出2000多万来支持一个导演的梦想,并且能持之以恒地投入,就是因为感情,“导演没时间顾及家人、生活,张伟平却能对他的穿衣购物、父母女儿都照顾到,这就是因为兄弟感情”。

陈砺志告诉记者,十几年下来,张伟平失去了很多:“他放弃了以前的一些生意,投资电影的风险很高,即使做了所有的准备,都有可能亏损。而且他还引发了一些是非,他原有的生活方式是不会像这样被放大和误解的。可能他得到的只是伤害。”

张伟平则并不示弱。谈到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电影营销的经验我们有吧,投资电影、签的艺人、电影制作和营销,新画面是轻车熟路的,是有口碑的。”

但是运作张艺谋电影的经验能成功复制到别的导演身上吗?至于倪妮、周冬雨、窦骁等艺人的情况,他们的经纪人蒲伦的名片上并没有“新画面”的信息,但她表示,“孩子们没有任何变化,从来签的都是新画面。(分手)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晚辈不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