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加强能力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加强能力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习是职业学校机制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实习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掌握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想动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由教室来到陌生的车间,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和各种零件的加工方法会感到很新鲜,并有急于动手操作的心理要求,即“想动”心理。此阶段应着重采取启发式教学,具体做法是: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然后发给学生机床说明书,让他们根据说明书熟悉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空车练习。此时学生兴趣很高,可采取提问、讨论、总结的方法,加深印象。这样把学生的“想动”引导为“求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操作机器设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怕动阶段:鼓励学生丢掉思想包袱

由空车练习转入实际加工,面对高速旋转的机床,真刀实枪操作起来,学生的心理不免紧张,即“怕动”心理。此时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鼓励,使其丢掉思想包袱。为此,教师除给学生讲清道理外,还需要多次给他们进行讲解示范。现场示范操作是一种直观性很强的教学形式,它能使学生理解快、领会深、效果好。现场示范要由实习教师当场施教,边示范边讲解,逐项演示标准动作,但速度要适当,步骤有条不紊,使学生具体、形象、直接地感受所学内容,从而加深理解、接受和记忆。教师示范之后,发给学生原材料,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采用无尺寸精度要求的工件进行反复练习。在训练中,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经过反复练习,必要的动作得以强化,多余的动作逐渐消失,操作水平会不断提高。另外,还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在实习训练中,教师可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互相学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姿势、动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共同磋商的良好学风。对学生存在的不恰当的操作方法、动作,要随时给予纠正和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接着,让学生转入有精度要求的零件加工,使每一个学生逐渐掌握常规的加工工艺,自然地转入到“敢动”阶段。

三、敢动阶段: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此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动比较稳定,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场教学的有利条件,对每个学生实际的基本功操作逐项当面作出评价。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与学生的交流作用,对每个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的正确操作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原因,制定出有效的改正措施,启发和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在正确的导向中完成基本功训练。另外教师要尽量把相关知识多安排在这一阶段讲授。比如在讲传动系统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机床是如何变速的?进给运动是如何从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然后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有系统地观察机床机构及各个部件的运动形式和特点。这样可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控制知觉完成观察任务,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此阶段,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大胆放手,加工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四、乱动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操作技能的提高,学生对采用同一工艺、加工同类零件感到乏味,产生了盲目乐观心理,认为实习不过如此,于是进入了“乱动”阶段。例如,有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随意把机床速度提得过高或盲目加大力量和切削深度,即从紧张谨慎转化为松懈麻痹状态。此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方面应给予正确的评价,同时讲清质量、成本、效率间的关系;对于消极的一面,应及时给予批评与指导。此外,还可安排综合训练(设计、绘图、调整机床、选择刀具和加工参数、测量等)、增设工艺讨论课等。实践证明,只要组织得当,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机床的操作技能、感性知识得以综合升华,而且可以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提出自己的创见,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有效。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正确掌握学生实习时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可增强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