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缘斋主冯大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缘斋主冯大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冯大彪,1938年生于河北蠡县,1958年参加工作。他在学校任教,培育国家栋梁之才;在中国新闻社任高级编辑,成绩卓然。其爱好广泛,谙熟书法、写作、武术。他也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老人曾著文称赞他是位饱有经验的记者,还是极有成就的书法家,文武全才,实不多见。

书法缘

冯大彪出生在蠡县李冈镇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冯春田,字润生,曾自办“蠡县李冈润生小学校”,是大彪书法上真正意义的启蒙老师。

受一位清末遗老的点拨,父亲认定字是大彪“通文运”的门面,便抓紧一切空闲时间,督促大彪练字。父亲找出早年教书时用的大仿木刻版,在毛头纸上用红墨水印了方格,让大彪摹写颜真卿的《多宝塔》。开始,父亲攥着大彪的小手写,后来就鼓励他自己写。每次写完,父亲一边逐字修改,一边讲笔法,讲结构,讲“永字八法”。大彪进步很快,学校写奖状、写毕业证书、刻钢版,总有他参与,春节写春联更是少不了他。有人说,彪子个头小,写对联的名气可不小,能顶上半个秀才。其实,那年他才10岁。

1963年,大彪在北京昌平一所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并兼任书法课教师。一天,同事带来一幅康伯藩先生作的楷书《和柳亚子先生》,书法苍劲俊秀,大有“颜体赵面”风韵。大彪眼前一亮,赶紧请同事介绍,想去拜访康先生。原来,大彪总爱去书画店,那些老书法家的作品让他心旷神怡。有一次,在荣宝斋书画分店里看到墙镜框里嵌着康伯藩草书词《水调歌头・游泳》的扇面,笔走龙蛇,潇洒纵横,看着这幅字,他久久不愿离去。这一次经同事帮忙,第二个星期天上午,他们便成行了。

康先生住在北京西四一个独门独户的小四合院。年过花甲的康先生平易近人,面容慈祥,大彪紧张的心情顿时平静了许多,他讲述了那幅草书扇面带给他的欣喜。康先生笑笑说:“好啊!下次我也给你写一幅!”三天后,大彪接到康先生来信:“书法小道,既有同好,正好一起研求……”捧着信,他百感交集,赶快买了两面白扇面,准备了一些自己的书法作业,去了康先生家。康先生当天为他书写了扇面,并细心地指点了他的习作。大彪凝视扇面,不觉脱口而出:“康先生,我要拜您为师!”说完连鞠三躬。康先生注目良久,微笑着点头。康先生见大彪已有颜体和行书的基础,建议他临写赵孟《仇公碑》和孙过庭《书谱》,要求他每月来家两次,给他逐句讲解《书谱》内容,指导他如何用笔和安排间架结构。“”后,康先生枯木逢春,他仍以书信方式教导弟子。他在给大彪的信中谆谆嘱咐:“要靠勤学苦练,三多功夫不可少――多写(学习)、多看(对照原本)、多商量(用笔结构,分析研究)。”在老师的不断教导下,大彪的书法造诣越来越深。1982年5月,大彪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大彪的书法之路先后有六十余载,从书法中领悟到很多道理。 他说:“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有志学书之人,必沿此阶梯,方为正路。”大彪为人热情率真,忠厚诚笃,在书法上辛勤耕耘,淡泊名利。特别是他的行草醇厚飘逸,散而不乱,放而有矩,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著名鉴赏家、收藏家、荣宝斋顾问米景扬曾赞扬大彪的行草“形神兼具,风采飞扬,注重章法,充满了书卷气。”

北京新建的奥运场馆有3个“国字头”建筑,即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凡到国家体育馆的人,进门可见“国家体育馆”5个闪亮大字,端庄圆润,潇洒雄浑,就是出自大彪之手。如今,国家体育馆已成为众多体育场馆中的标志性建筑,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人。就大彪而言,这幅字无疑是他习书道路上的里程碑之作,也是对他几十年挥毫不辍的回报。

写作缘

大彪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郊区昌平教中学语文。1961年,正赶上北京创建电视大学,4年的学习换来了一个红底烫金的毕业证。1976年粉碎 “”后,大彪调入北京第51中学继续教学。一次,大彪带学生去大兴劳动,晚上稻田里的青蛙叫声此起彼伏,这触动了他写作的灵感。他忆起自17岁起发表文章,陆续写过小说、杂文数十篇,“”停笔十年,现在雨过天晴,文思未泯,何不再重新拿起笔呢?他文思敏捷,一气呵成,写就童话《小青蛙搬家》,不久就发表在《北京文艺》上。自此,大彪重新走上了写作之路,并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很大的沈编辑。

两年后,沈编辑从《北京文艺》调到中国新闻社,并希望大彪也能调过去。大彪写作实践丰富,新闻社很满意,但人事部门要求大彪出示大学毕业证书。大彪赶快回家找到“电大”毕业证,可是发现照片没有了,思来想去,照片给换到了工会证上。原来,大彪拿到电视大学的毕业证时,觉得它已经没有用途了,便把证书的照片用在了学校教育工会的会员证上。他又赶快找到工会证,再换回来,幸亏有钢印为证,他不禁暗自庆幸。就这样,大彪调入中国新闻社,成了一名以文字为生的新闻工作者。

大彪在中国新闻社做了一件大事。他曾在香港的《华侨日报》开了一个12年之久的“京华感归录”专栏,其专栏主要以描写“老北京”风物、追忆故人往事、细说从前为主题,行文朴实无华,所历所感,娓娓道来,深受读者喜爱。香港《大公报》评其文“备感亲切,似与周氏把臂遨游,细诉往事,令人低徊不已。”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女明星夏霞女士,在读了《夏霞演》之后,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人年纪大起来,总喜欢怀旧,如果能找个对象谈谈往事,温温旧梦,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此外,专栏的文章,被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以及台湾等地的报纸转载,在全球华人中影响极大。1986年由香港南粤出版社将这批专栏文章结集出版,书名《京华感旧录》,由溥杰题签,梁漱溟作序,分五册,附老照片多幅,印刷精美,弥足珍贵。这套书成为香港十大畅销书之一。

之后,大彪在香港《大公报》开设“九州逸趣”、《港人日报》开设“京华内外”、台湾《世界论坛报》开设“神州感旧”等专栏,取材遍及神州大地,内容也增加了忆旧述新,结合现实的见闻和感受,使港、澳、台及海外读者倍感亲切。

1992年是中国新闻社建社40周年,北京华文出版社请大彪再次选编专栏文章,定名为《神州轶闻录》结集出版。冰心作了总序,而其中的“名人篇”由萧乾写序,“文化篇”由季羡林写序,“名胜篇”由侯仁之写序,“民俗篇”由胡青写序,“美食篇”由于若木写序,书名由启功题签。季羡林在序言中评价说:“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细中见精神,微末处见全面,让你读了以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陶冶性灵,增长见识。”

我与大彪相识相交五十余年,他勤奋苦学,百折不挠,我打心眼里钦佩。多年来,他撰写了大量专稿、专访、评论、新闻等约二三百万字,相继出版了《武林英豪》、《武林女杰》、《体坛明星之路》、《文武撷英》、《三缘斋随笔》等多部著作。

武术缘

大彪生在燕赵武术之乡,10岁时,他就和村上的小伙伴向一位参加过义和团的老拳师学过六趟根、五花炮、双剪花等。孩子们你追我赶,进步很快。大彪总是回忆起在麦秋时节,晚上的场院收拾干净后,孩子们借着月光,齐聚场院,踢腿下腰,单练对打,那场面就像在举行一场小小的武术晚会,好不热闹。

大彪真正入此道,还是在“”前。1966年,大彪幸会了河南温县陈家沟第十七代著名拳师陈发科之子陈照奎。陈照奎自幼秉承家传,苦学深钻,功夫虽不能与其父相比,但因其聪颖,有文化,不盲从,能以现代科学中的力学观点去领会拳术,阐发陈式太极拳理成绩卓著。当时太极拳仍在“破四旧”之列,陈照奎只好偷偷地在东便门外的果树林开了一个教授场所。那几年,四五点钟天还不亮,大彪就骑车赶去那里习拳,风雨无阻。大彪拳术进步快,逐渐引起老师的关注,后来老师特别允许他到家里开“小灶”,讲授一些陈式太极拳的招法。

1995年,大彪赴香港出差,受到香港武协主席霍英东之子霍震寰的宴请。霍还请来他的一位在香港开武馆的朋友,攀谈间,得知这位朋友也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二人同出一师,大彪便以师弟称之。霍提出想观赏一下师兄弟的陈氏太极推手。盛情难却,师兄弟只好当场较量。他用“听劲”先摸摸对方底,俗云: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在几番打轮之后,大彪便心中有数,抓住一个时机,稍用力,便将师弟端了起来,往旁边挪两步,顺势一按,对方坐在了沙发上。这刹那的景象使霍震寰惊得目瞪口呆,赞叹:“陈式太极真名不虚传,开眼!”师弟更是心悦诚服,第二天,他特意租了一家酒店,召来众徒给北京来的师伯大礼参拜,并请他传道献艺。这一插曲,一时成为香港武界佳话。

说起书法、拳术与长寿的关系,大彪颇有见地,他说现在练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修身养性,从中获得裨益,还可以进一步用太极拳拳理与书法做比较,从中窥探出书家多长寿之奥秘。

冯大彪的“三缘”,无不有沁人肺腑的故事,而且,各自攀登到我辈无法逾越的高峰,这说明成大事业者,皆必备德文智体综合之修养,方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这对广大青年朋友,当有所启迪。当然,这条艺术之路绝不同于科学的飞跃,而更应像树木,只能在传统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