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上的新发展与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上的新发展与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步入缓慢复苏和呈现出波动反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依旧面临较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就业压力加大,传统发达国家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以新贸易保护主义为标志的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本文分析了我国面对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现状,论证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特点,并提出在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贸易保护 贸易壁垒 贸易策略

我国外贸发展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现状

面对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开始陆续出台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间经济贸易秩序再次陷入混乱和价值观扭曲的消极循环中,世界范围内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开始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海关信息网数据整理,如图1,我国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在经历2001-2008年的较高增长速度之后,在此后的一年内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滑,2009年之后,进出口贸易总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年增长率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边际下降趋势,贸易顺差额度收窄,国际贸易出口额增长幅度趋于水平,贸易新增长点的建立难度增加。

我国是近年来遭受贸易保护主义侵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已经连续十七年成为发达经济体实施贸易壁垒措施的主要对象国。贸易摩擦在具有传统贸易壁垒特征的同时,在形式和种类上也不断翻新,在“倾销和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基础上,也发展出了汇率保护等新手段、新方法。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直接影响表现为出口下降以及失业增加,大量中小外贸企业破产倒闭,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的价格优势也因为环境和生态保护成本而逐渐丢失,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以及销售等环节费用上升都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外贸企业在面临国内外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营运资金紧张以及汇率波动频繁的现实条件以外,还面对欧美国家基于环境保护借口而出台的各种的关税壁垒,较为典型的即是“碳关税壁垒”。我国制造业出口一旦接受碳关税征收,出口总额保守估计会下降20%,发展中国家平均出口下降8%。面对碳关税威胁,我国也开始了对于类似“碳中和”措施的探索,以高额碳排放量单位向低额碳排放单位购买排放量的措施来抵消欧美对于碳排放量的最高标准限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会加入这种互的碳排放量转让协议框架内。

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特点

(一)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上的隐蔽性和软化特征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在实行形式上具有更加隐蔽的特征,实行手段趋于软化,原因在于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新国际经济秩序框架下,一国实行的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很快就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对双方产生共同的不利影响。这些隐蔽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较为典型的有美国对本土汽车制造业的巨额投资、法国成立专项基金来避免本土企业的国际并购以及欧盟国家对于奶制品出口的专项补贴等,这类措施都在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削弱了贸易对象国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发达经济体还发展出透明度更低、隐蔽性更好以及更难被监测和排查的非关税贸易措施,包括高级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卫生、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政府采购以及汇率控制等。

(二)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在范围上的扩大

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日益紧密和高度一体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的扩大新特征。我国在面临欧美经济体贸易保护限制的同时,也开始需要应对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以印度为例,其在2009年以来针对我国发起了多起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造成中印贸易的额度下滑,而类似情况如印尼的近十万名劳工遭受马来西亚计划遣返等“骨牌效应”也形成了国家间贸易竞争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将对国际贸易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国际分工利益将在世界范围内削减乃至消失。

(三) 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在手段方法上的多样化特点

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在手段方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在关税壁垒、进出口限制、倾销调查等手段基础上,发展出货币贬值和政府补贴等形式,具有干预性质的指令式贸易保护开始出现,国家层面上的行政立法干预国际贸易频频发生,较为典型的包括美国在2009年时通过的《综合拨款法案》,其中规定的“《综合拨款法案》规定的任何拨款事宜对于执行美国进口中国禽肉类产品不具有适用性”等条款以政府限制令形式拖延我国禽肉类产品的对美出口解禁日期,限制我国向美国出口家禽肉蛋类产品,此举对我国禽肉贸易出口造成了巨大损失,中美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趋势可见一斑,严重加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我国在处于贸易出口国地位和国际竞争弱势地位的条件下,遭受巨大贸易利益侵害。

(四)金融投资领域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并得到快速利用

以贸易贷款为例,发达国家政府要求本国商业银行优先针对国内的贸易项目进行金融支持,缩减本国以外市场的金融贷款规模,并将此项原则作为经济救济的考核条件。这种强制性命令使得银行不得不终止海外贷款而集中于国内市场的资金支持,这就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较大影响,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国际贸易受害国同时启动本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来反制金融贸易壁垒,国际间贸易战争愈发频繁。在政府行政命令和中央银行的贷款投放限制以外,贸易保护主义还有政府参与性形式,即政府控股企业或国有化企业出于政治因素考虑而减少海外投资及企业并购行为,政府主导型企业具有更明显的贸易保护特征。

(五)基于环保概念的“绿色壁垒”成为近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流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绿色壁垒以生产和贸易的低碳、环保为特征,企业社会责任被贴上贸易保护标签,企业出口产品的绿色环保达标率直接关系到出口成本与贸易对象国的认可度。目前,世界上超过十个国家以立法形式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超过一千家企业将低碳作为供应链必要条件,碳标签取代绿色健康标志成为越来越多国际买家的贸易通行证,因此也造成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之名而设立低碳贸易壁垒。在国际范围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对于“碳标签”的推行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是否对出口产品加贴碳标签依然是自主,但是发达国家已经将低碳标签进行大规模推广,低碳化具有广泛推广特征,强制执行势必会造成国际贸易的剧烈动荡。

我国关于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策略

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时调整贸易结构及数量。在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低位徘徊,贸易逆差难扭转的外部局势下,渴望利用WTO规则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来敦促贸易对象国彻底放弃两败俱伤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具备现实发展基础,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现实选择是建立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避免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特别保护调查,及时调整出口产品机构和数量,以政府加强外贸过程管控为主导,发挥贸易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健全贸易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处理贸易跟踪调查案件,严格进行事后原因调查和贸易法律体系咨询工作,通过贸易协会对出口产品数量、价格和市场供需进行科学统计,企业配合统计数据采样工作,通过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号二级市场采取行动,避免和减少贸易损失。

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由“迎进来”向“走出去”转型。我国政府要建立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国门的对外投资合作体系和贸易权益保障环境,提供政策优惠来帮助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实现海外发展,以对外直接投资、设厂兼并、企业收购等形式实现在贸易对象国的本地化生产销售,规避贸易保护主义适用条件,并大力发展我国优势产业,改善贸易对象国过于集中的现状,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减轻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外贸依赖,避免这些国家出台密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要坚定不移的发展独立自主的制造业,支持加工业出口,创新服务业,争取国际贸易地位和规则制定权,实现贸易战略转型。

注重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世界贸易整体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护出口市场份额。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战略的重点是稳定出口,坚定贯彻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自贸区内的贸易伙伴国合作可以有力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目前,我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同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十四个自由贸易区,筹划中的上海自由贸易区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通过这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我国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贸易结构优化,彼此间针对发达经济体恶意贸易壁垒的共同抵抗能力得到提升。下一阶段。我国还将争取同北欧国家、东北亚国家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谈判,努力达成平等、自由、互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此规划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战略。

出口企业筹划产业升级,培育品牌建设的自主创新。国际贸易竞争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实施主要针对产品的低价竞争,因此,出口国企业就要加速产业升级,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谋求差异化和个性化产品,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知名品牌,增强企业核心出口竞争力。出口企业应制定产销结合、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出口思路,注重绿色环保和生态有机、企业社会责任的结合,严格提升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从低价取胜向物美价廉转型,商定我国本土的出口企业碳排放标准,企业间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以一致对外的策略完善贸易保护主义反映机制,使得出口产品得到贸易对象国消费者的认可,减轻政府层面的贸易保护动机,增大贸易壁垒施加和执行的难度。

积极利用WTO规则进行贸易保护的国际协调,以贸易法律为依据解决争端。贸易保护主义对双边贸易国家事实上是两败俱伤的行为,在经济萧条以及复苏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非但不具有摆脱危机的作用,反而会加深贸易争端,大幅削减贸易利益,威胁经济命脉,只有各国加强合作才是走出危机的唯一途径。在WTO框架下,我国要积极参与多边协调工作,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行,以区域集团组织建设为协调中心,维护稳定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以及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流合作,利用G20首脑会晤机制增强多边互信,达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减少贸易摩擦发生率以及推动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对华解决争端机制的目的。

结论

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孤立主义都是不得人心的国家经济发展短视行为,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比较优势分工格局较为明朗的经济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更是得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贸易积极出口国的一致排斥,由于在传统国际贸易格局下的话语权缺失和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原因,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贸易劣势的一面,因此,建立以发展中国家集团为组织形式的国际贸易协商机构势在必行,这在积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联系,具有削弱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和多渠道建立出口流向的作用。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要充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及实行出口战略的结构转型,以更加健全的姿态加入到贸易保护主义纷争的解决中去,保护民族贸易利益。

参考文献:

1.蒋仁爱.贸易、FDI、无形技术外溢与中国技术进步[J]管理世界,2012(9)

2.钱学锋.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在估计[J].管理世界,2010(7)

3.苏小玲.后危机时代新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及原因分析[J].商业时代,2012(15)

4.钱吉.从全球政治经济地位视角审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J].商业时代,2012(15)

5.张永忠.从自由贸易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演进及因应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2012(3)

6.赵文潇.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新趋势[J].金融经济,2013(10)

7.俞岚.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