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教学中个体创造性活动的成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教学中个体创造性活动的成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推动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来源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争论的焦点,也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笔者就推动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成因问题,结合音乐教学活动本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创造性活动;归因

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国际经济已转向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人民创造力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都把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同样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迫切要求。

新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为社会输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但是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于学生个体的创造性理解认识不够,没有找到其理论的来源,使得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笔者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就个体创造的成因、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等,来阐述如何培养、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力。

一、个体创造理论来源的几种观点

推动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来源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争论的焦点,也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以便以后的教学和实践。有专家认为创造的动力源于个体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而言:好奇、追求活动的愉悦体验、坚持与投入等人格特征自发地推动个体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外部而言: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创造性既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意味着环境是创造形势下的重要条件。①

(一) 人格特质观

他们认为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来源于高创造性个体所具备的独特的人格品质。Mackinnon和Barron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②,对各个领域中的高创造性个体进行人格评定,发现这些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灵活、追求个人价值、有永气、独立和自信等品质,并随着创造性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其中有两个相对稳定的特征,一是自发、愉悦、好奇与灵活;二是自我决定、高活力、自信和坚持,表现出了创造性个体人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具有想象力、灵活、追求价值等特质的人往往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去面对各种压力的挑战,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又表现得十分的冷静、成熟,有主见。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地改正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具有高创造性特质的学生,使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一堂音乐课上,老师要发现那些表现能力强、有自信、敢于上台表演、有活力的同学,提高他们的人格品质,增加他们对不确定因素的容忍和冒险愿望,激发个体的坚韧性,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二)自我实现观

自我实现观是以马斯洛(Marslow)、罗杰斯(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提出的观点。他们重视个体潜能的发展,相信一般人都具有极大的创造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注重的就是自我的成长、自我的表达、幽默、爱情等,只有自我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个体的创造意识就会更加迫切。个体创造行为产生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是成长的要求,他认为层次越低的需要越多,创造性的行为动力就越弱;层次越高的需要越多,创造性的行为动力就越强,要求越充分,个体创造性的愿望就会越强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如果是机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而没有一点需要上的创新精神,提高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作为学生,如果一味地听老师的灌输教学内容,没有自己的想法,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没有自己的认识和质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则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们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认真情况等,而没有考虑他们内在心里成长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温暖、祥和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使个体从中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相互的关爱,接受自己,实现自我,促进学生内心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的潜力作铺垫。

(三)强化观

以铁钦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主体从特殊观点着眼的人类经验,即依赖于经验着的人的经验。对于创造的动力来源于外部的强化,强化物通过对基本需要的满足产生驱力③。行为主义注重的是活动之后个体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创造性活动本身带来的个体上的需要。他们追求的是强化的结果,从结果中得到的奖励或者躲避了什么样的惩罚等。我国现行教育上讨论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是为了考试而教育,还是为了教育而考试,从一些方面体现了我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所在。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指的是一种考试主义或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并对其他教育价值具有强力排斥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是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切为了教而学一切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成了教育活动和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④

(四) 社会环境观

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活动始于个体,个体的内在特质必然是这种行为的动力来源。但是创造不可能在真空中展开,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创造产生刺激与驱动的作用,是重要的促进与阻碍性的内容。个体的创造性特质就有相对稳定性,而激发创造性的环境因素则比较容易发生变化探讨影响创造性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的机制,认为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创造性的行为,提高个体的创造性水平⑤。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要依靠全新的理念和做法,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有机制的、良性的、持续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只有国家的、人民的稳定、和谐才能决定创造性程度的多少,才能对创造性活动的各个阶段发生作用;才能促进个体的学习,影响个体的专业相关技能,提高未来的创造性成绩。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式、教育制度为学生个体的创造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上升的空间。

二、对各种理论的分析与评价

上述几种观点对创造的成因进行了解释,他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虽然这些观点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因此,在我们的学习借鉴过程中,要吸收有益的成分,摒弃消极成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个体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上的依据。人格特质观对高创造性个体的特征进行了揭示于描述,对现实生活中创造性人才的选拔与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对鼓励个体内在特质与能力的研究,创造活动发生在个体的内部,是一种天生的才能,不能通过训练与培养。自我实现轮描述了创造性动力的变化过程,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健康的象征,让社会充满了光明和希望,但是此观点缺乏实证材料的有力证据。强化观强调的是将研究的视点由个体内部带到了个体之外,强调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创造性产生的影响,但是强化观仅仅是一家之言,并没有完全地解释了创造性动力来源的本质。社会环境观则持较为综合的观点,一方面支持人本主义共通的世界观,支持自我实现的需要能促进创造个体的能力发展。当个体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或允许个体化解心理冲突的任务对个体的创造产生内在的技法作用;对于那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个体而言,人物本身的挑战性、重要性或理解需求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因。

三、提出妨碍个体创造力的因素

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受着很的因素的制约,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加以开发才能发挥人类最大的潜能,如何了解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个体,首先要了解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并设法排除。

(一)被动型人格

缺乏创造力的个体是被动、不积极的个体。被动的个体只会被动的接受,来寻求别人的帮助,把希望都寄托于别人。他们只是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件和情况做出反应,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带入新的环境,更不要提创造新的环境。只是想着“天上会掉馅饼”,如果遇到挫折知识会想到机会不好或者上天的安排不公等等“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他们不承认快乐、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努力和积极争取得来的。而像心理学思想人格特质观所描绘的,大部分有创造力的人都具有冒险精神,真诚、开朗、自主,乐意去争取机会,只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人创造性的思维的大门才会是敞开着的。

(二)归因思想的倾向

归因是指人们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eider首先把归因问题理论化并提出了“恒常原则”,认为行为总是有多种原因决定的,而人们常常通过若干不同条件寻找一个特别的结果和一个特别的原因之间的关系⑥。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中,非常关心行为因果关系,伽个体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何种原因,对以后的工作用这指导意义。如学生把学习音乐的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能使自己感到满意和自豪,被认为音乐素质高;如果把成功归因于曲子、题目简单等则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庆幸和感激之情。要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和能力差等方面。因此,叫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的归因因素,合理地运用其心理的变化,调整学生的心态,从而不影响个体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三)为人处事的态度

出世的态度也影响着个体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有的学生事事依靠别人的意见来判断事物,没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尊和自我的价值完全依赖别人来决定,总是模仿人,跟在老师和同学的身后走,更别说要其进行创造。而另一种类型的学生,对于什么事情都反对,他因反对而反对,明显地扮演了一个破坏者的角色,给教师在教学上面带来不少的麻烦。这种学生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太极端,也是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之一。

(四)性格的特征的类型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方面的重要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理智、情感、道德和意志等方面的品质。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首先在性格表现上兴趣的狭窄会妨碍创造,兴趣的广泛不仅需要学生的知识面广博,还要对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爱好。广泛健康的兴趣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创造性的活动提供养料;其次感觉和情绪的影响也是阻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在愤怒、沮丧、害怕、卑屈的情绪下,这些心理状况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无从谈道学生的创造力;再次,需求、依赖、习惯等也是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学生如果再不变的环境里,熟悉的惯性活动,没有更高的学习需求,很少会有人去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活动。第四,自己缺乏自信心,没有必胜的信念也是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四、结合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对有创造能力个体的成因分析和讨论,笔者继续尝试着谈一下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进而为我国音乐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智力因素也是原因之一。除了智力有障碍的学生外,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教师要不断合理的提供新知识,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而不是死背死记,让学生寻求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善于将知识连成体系。就拿视唱练耳教学来讲,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听音的训练时,不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记,学生从中学不到什么,如果教师从多角度把培养音感的方法分析给学生,效果要比前一种好。这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建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丰富。

(二)通过对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掌握,提高学生创造力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首要的条件就是要使学生积累最基本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个的英文字母组成了一个个的单词,一个个的单词有组成了一句话;一个概念有一系列原始定义来诠释,音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也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基本理论)、视唱练耳(基本技能)和经验(如感觉、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在音乐上的任何造诣。音乐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基础知识和理论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并且要不断地对基础知识进行变化和延伸。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多向思维的头脑。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仅要学习体验别人的作品,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能够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演绎、表达它们,这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活动的、主动发挥的机会。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是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逐渐养成多方面和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教师在解答完学生一个问题后,还要去问学生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从而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广阔的思维能力。

(四)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音乐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意方式和方法,创造情感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人是有感情的,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创造情感的环境,让学生们在情中去感受,在境中去体会,在情感的体验中满满的感悟知识、领会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探索与理解。优良的课堂环境也是学生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在相互尊重、平等的环境下学习,都会提高学生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教学严谨,作风优良,起到一个模范带头的的作用。以上这些都是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供培养创造能力的机会。

五、小结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了音乐教学中个体创造性活动的成因分析及探讨,试着谈到了学生个体创造性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因该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处理好不同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变化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度的重视培育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注释:

①张剑,郭德俊.《个体创造的动力来源探讨》 心

理与行为研究 2004,2(1)

②Barron F.Artists in the making.New York: Seminar,1972

③Runco M A, Richards R, eds. Eminent Creativity,

Everyday Creativity, and Health. Greenwich,Ct:Ablex.1997

④刘朝晖,扈中平.《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

立性》 课程、教材、教法2005,10,第25卷第十期

⑤同一

⑥Weiner B著,林钟敏译.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福州:福

建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