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举措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举措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实际特点,从树立就业服务理念、开展社团工作、未就业学生再就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改进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就业服务工作 就业服务理念 学生综合素质 再就业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愈发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明确要求“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这一方面说明就业形势具有长期性、严峻性,另一方面表明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点,更关涉社会的长远发展。就业乃民生之本,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根本上就是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转化铺路搭桥,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为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共青团作为联系党和政府,以及青年之间最好的纽带和桥梁,在协助党政机关解决青年就业创业问题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就业创业类活动常常面临受众范围小,影响力不广,收效甚微的窘境。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如何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发挥各项载体活动及深入大学生群体的各级团组织,真正落实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一、树立全程就业服务理念

为了从全局上统筹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顶层设计”,共青团要树立新的全程就业服务理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供全程性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将以往一些短期创业就业活动的时间跨度往前延伸至新生教育,往后扩展到大学生毕业之后,建立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实行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就业引导和服务,使就业工作的成效发挥到最大。

首先,成立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专业机构。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与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合作,成立服务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专业指导机构,从大一新生开始,针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根据学生相应的专业特点和个性需求,为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提供组织依托和科学保证。

其次,广泛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指导活动。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规划理念。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引导大学生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尤其是通过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尽早在社会分工中找到自身的定位。二是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制订人生规划。并通过相应的专业机构和数据库帮助大学生分析职业环境,注意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大学生个人感兴趣的职业领域、职业特性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为大学生找准个人目标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分析测试,从而确定职业范围,锁定职业目标。三是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启发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设计。将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作为贯穿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的中间环节,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以知识传授、人格影响和引领锻炼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指导每个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最后,将就业指导服务与团日活动结合。团日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组织可以利用引导青年思想的先导性,牢牢把握团日活动的主题方向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共青团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团日活动在就业工作中的服务作用,让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利用团日活动已经有的丰富的经验改进就业指导的思路和方法,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进行全过程就业教育和指导,与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层次,更好地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社会急需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既能适应社会需要,又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大学毕业生是未来人才发展的大势所趋。高校共青团应根据时展的需要和高校发展的现状,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为取向努力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路,从而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提高社团开放程度

要进一步加大学生社团的建设,高校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诸如校企联合等。只有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才能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充分接触社会,从实践中收获知识。高校共青团应积极为学生社团创造与社会联系的平台,开拓社团之间、社团与社会之间交流的渠道,积极拓展社团活动的社会空间,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接触、交流,锻炼自身多方面的能力。通过交流,学生社团能更好地体现学生自我需求、学校需求和社会需求三方面的统一。

(二)拓展社团创新途径

社团与社会联系的另一条路径是通过与企业联合,广泛建立校外活动基地,让社团成员有机会了解和接触社会,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社团与企业的这类合作,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这类校企联合社团所举办的活动,深入企业内部,全面了解企业文化和业务运作模式,在就业时客观明确地作出职业选择。同时这类校企联合社团也是企业在学校建立的未来人才储备基地,企业通过学生社团可以与学生长期接触,有意识地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进一步明确创业社团的发展方向

就业创业类社团作为新兴社团对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各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但就业指导中心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毕业生,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的职业指导还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适时地将这一空缺加以填补,通过对就业创业类社团进行重点扶持,增强这类社团举办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非毕业年级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并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达到促进职业发展的目的。

三、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再就业工作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每年都有部分青年未能顺利就业,如何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管理,使他们尽快转为社会有用之才,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再就业工作,是高校打造全程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再就业工作可以从团建基础下手,成立未就业毕业生团总支,建立有效的团组织机构框架。将未就业毕业生团员按其相应的毕业年份分为各个团支部,由各支部对联系未就业学生,统一加以服务。

其次,可以以团建创新为手段,不断探索创新未就业团员服务工作的新方法。从制度建设、工作规范化等方面人手,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管理。根据每年未就业团组织接纳的未就业团员特点,以及社会就业形势,制订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同时定期开展未就业团员指导培训,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未就业工作的新方法,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找到理想的就业定位。

最后,在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同时还要重视人性化的管理,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关怀工程,始终与每位未就业团员密切联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帮助未就业毕业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就业工作心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就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性转变已成必然。高校共青团在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时,应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建立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思想,树立全局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理念,通过团日活动、学生社团等平台,助推大学生全程性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竞争力强的毕业生。同时进一步创新完善未就业学生群体的工作方法,推动学生再就业,真正做到温暖青年团员心灵,让当代青年更好地成长成才,为就业工作和团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张药波,张瑞芳,温锡敏.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

[3]张莉,雷立钧,郎磊.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

[4]敬菊华,张绍荣.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出路与走向[J].思想政治教育,2006(6):968-970.

[5]樊永兵,许红芝.浅谈高校职业类社团建设[J].科技信息,201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