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验,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验,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导自由表达,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课堂是属于孩子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孩子们应该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思想解放,行动自由;课堂更是充满互动的地方,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包括提问、回答、论证、反驳等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都应当视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例如:教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我重点采用“说”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逐步统一他们的认识,首先猜猜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何有关?有学生说与分子有关,但随即被别人举例否定了,如1/3、1/7;我又问:那与分母有何关系呢?有学生说分母是2或5的倍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随即有学生反驳:1/30分母是2或5的倍数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这样我让学生在自由说的过程中发现数学,最终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

二、引导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做”是教与学的中心点和链接点,也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必需环节。国内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也注入了更多“做”的元素,即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并在探究中逐步形成学生的理性知识,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教学“时、分、秒”一课,我事先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面模型,这一学习任务很有意义,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动手画、写、剪、钉等,对于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长针和短针的把握,必须建立在自学思考或请教家长的基础上,同时指针活动的钟面模型有利于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学习,学生脑海里对于时、分、秒的认识已不再是单调的时间数字,而是动态的时间画面,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引导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求数学”

笔者所理解的数学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求数学”的快乐,为了成就这份快乐,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调动学生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生命历程。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没有采用“教教材”的做法将面积计算的公式直接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自学,而是采用“用教材”的做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上底为3cm,下底为5cm,高为4cm的梯形,然后问学生:你们能不能采用分割、移动、拼补等方法将梯形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然后再计算面积呢?学生们很快找到了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我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寻找梯形和所转化成的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化了,真正体现了“求数学”的思想。

四、引导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堂不能离开生活,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经历生活用数学,充分挖掘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将纯粹的数字或图形问题转化成具体的生活问题,努力将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例如:教学“运算律”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115-109=?很多孩子没有用简便方法计算,即使用了也错误不少,于是我利用学生的购物经验进行引导:你有一张100元、一张10元和一张5元的钞票,去商店买一双价值109元的溜冰鞋,你会怎样付款呢?营业员会怎样找零呢?你最后剩下多少钱呢?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回答:我会付一张100元和一张10元,营业员找1元,我剩下5+1=6元。我继续引导:为什么要加1元呢?学生脱口回答:多付了自然要加嘛!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无形中理解和掌握了“多减了要加”的规律,此类问题已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