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力”打开语文创新学习之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总结和阐述了“四力”打开语文创新学习之门,即努力营造创新学习的环境,尽力培养创新学习的兴趣,着力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大力增强创新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创新 环境 兴趣 能力 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5-01
所谓创新学习,就是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科学地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的知识,勇于批判,敢于标新,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寻求新发现,促进新发展的一种学习方法。如何打开语文创新学习之门?笔者从多年教学改革中摸索、总结出一套方法,即“四力”打开语文创新学习之门。
一、努力营造语文创新学习环境
“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因此,在师生间、学生间构造宽松、自由的全方位时空领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导、扶”下指引学生自觉踏进创新学习情境中,打开学生创新学习情绪之“门”。
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围绕教师这个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周围。教师恰似一台“服务器”,每位学生就是网络内的“工作站”,“服务器”通过“问、导”等方式,完成与各“工作站”的交流,处理各“工作站”的质疑请求。网络内遵循资源共享原则,每个“工作站”既能随时访问“服务器”,又能同各“工作站”间进行信息交流,还能保持自己相对独立性,让“好学・学好”成为贯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一条“主线”。
“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罗杰斯)在教学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创设情境,如音像、图片、语言、游戏、活动、表演等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学习氛围,激活创新思维,交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权利,注重学生人格与个性发展,为学生创新学习语文开辟一畦肥沃乐园。
二、尽力培养语文创新学习兴趣
“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卢梭)因此,创新学习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精神、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兴趣和快乐。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可知: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创新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者只有产生了创新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才会爆发出创新学习的强大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兴趣:有趣――乐趣――志趣。即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刺激而让学生觉得有趣,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形成爱好,并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最后,自觉把乐趣与崇高理想、远大抱负结合,形成志趣。这个曲折而艰苦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是必须且极其重要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在课堂内外,我们要经常有意地给学生讲述历代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从丰富的语言,有趣的情节中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了解科学家、发明家勇于为真理献身的创新精神;积极开展“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兴趣,开启语文创新学习闸门。
三、着力提高语文创新学习能力
“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托・富勒)创新始于问题,学生质疑释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因此,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以疑促读、释疑促能”的有意训练。
“以疑促读”,鼓励学生不唯书本,敢于挑战权威,提倡奇思异想,提出不同见解,哪怕荒唐的、不可思议的都要给予肯定,以扬起学生勇于创新、大胆质疑风帆。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博采众长,合作探究。因为各人思考角度不同,认识方法不同,答案也就不同。通过一系列“唇枪舌战”,学生既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的深度、广度,又促进了思维发展。“释疑促能”,教师“释疑”至关重要,如果教师每问必答,标准答案太多,势必禁锢学生创造性潜能的挖掘;如果教师对“怪问”避而不答,又会熄灭学生创新思维之火。怎么办呢?一是让学生讨论自主解决,对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作恰当点拔:或巧妙设疑导思,或引导换角度理解,或留给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当好导游,带领学生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如此“释疑促能”循环往复,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不断提高。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自由空间和充足时间,发挥自主学习优势,完成“以疑促读、释疑促能”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创新学习能力。
四、大力增强语文创新学习信心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指出,“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因此,有效反馈既是对以前学习知识的总结,又是学习新知的起点,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保证。
例如,《凡卡》一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清晰,但离学生生活太远,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于是,笔者采用“角色反串”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后,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后面内容。学生兴致极高,小组“备课”讨论激烈,“上课”认真有趣,学习目标在欢笑中完成,学生表现令人吃惊而欣慰。这时,笔者给予肯定、赞赏、表彰,学生情绪极度高涨,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并让他们运用到本单元另外课文《孔明借箭》《战风车》《童年乐趣》学习中。由于有成功体验作基础,各组学生信心饱满,查找资料,讨论设计,“备课”、“上课”、“讨论”……展现出学生的非凡才智,迸发出耀眼的创新学习火花,真是令人惊叹。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有效评价,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成果,获得愉悦体验,另方面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与方法有益反思,学会在反思中寻求新发展,增强学生创新学习信心,打开语文创新学习之门。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学习意识,培养创新学习精神,发展创新学习思维,掌握创新学习技巧,努力营造创新学习的环境,尽力培养创新学习的兴趣,着力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大力增强创新学习的信心,打开语文创新学习之门,从而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