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谈话:同学们说话人人都会,但是把话说得简洁、幽默、诙谐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2.读题,解题。(“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之”呢?)课题“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指名学生问:你姓什么?在文言文中你就是——(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读好课文

1.自由读书3~5遍。(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

(1)请你听清同学读书字音是否和你一样。(指名学生读书,3~5个)

难点预设:“为设果”中“为”应读第四声(此处请学生来解答为什么要在这里读第四声?)

“应声答曰”中“应”读第四声,“答”读第二声。

(2)请你认真读一遍书,注意看准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我写字你来猜游戏。)

(3)请你静下心来,听同学读书,是否节奏停顿和你一样。(指名学生读书,3~5个)注意逐句检查引导,并把节奏标在课本上。

难点预设:“家禽”在这里是不是和现在一样?这里指什么?现在用来指什么?从而明白这里“家”“禽”要分开读。

3.现在看谁能把课文读好?

(1)学生自由读。小组读书。

(2)指名分组赛读(注意每句的节奏、每字的读音、把握好感情)。

三、精读理解,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

1.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有哪些人物?

2.杨家的儿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板书:杨氏子甚聪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小孩才九岁,非常聪明)

3.你说杨家的儿子很聪明,那么他的聪慧表现在哪里?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预设一:(认识聪慧的杨氏子)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小儿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理解这个句子用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看注释”。

(2)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什么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这里并没有说是杨梅?你怎么知道是杨梅呢?(从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理解这个句子用了我们学习古文的另外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

小结:我们在与人交流谈话时,首先得要听明白对方的话,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杨氏子的回答妙在:(指名学生说妙在哪里)①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②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的方式,这样回答既准确又婉转。)

预设二:

“应声答曰”从“应声”看出杨氏子回答速度之快,可以说(不假思索),此处还可以看出杨氏子的聪慧。

4.学了这几句我们认识了一个聪慧的杨氏子,从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三:(认识懂礼貌的杨氏子)

学习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请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这里看出杨氏子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文中杨氏子的语言“未闻”一词的巧妙运用也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四、走进文本,体验聪慧

假如你是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会怎么说?(揭示中心词“聪惠”)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什么?(看注释)

语言的艺术是来自于智慧,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拓展阅读,推荐读物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像这样短小精练的文章还有很多,有时间找来读一读。

2.今天我们初步接触了文言文,也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老师给你们摘抄了一篇《钟氏之子》,课余请同学们自己学一学,好吗?

总之,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就让语言的魅力伴随我们的学习之旅吧!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盐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