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据的随机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据的随机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数据可以取不同的值,并且取不同值的概率可以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数据随机性的由来. 数据的随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关键词】 数据;随机性

老师们都知道,推断性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要通过数据来推测产生这些数据的背景,称这个背景为总体. 假定总体是未知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 而在调查或者试验之前,我们不可能知道数据的具体取值. 也就是说,数据可以取不同的值,并且取不同值的概率可以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数据随机性的由来.

数据的随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举一个《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例子(例40):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白球,一方面,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有放回重复摸多次(摸完后将球放回袋中,摇晃均匀后再摸),从摸到的球的数据中就能发现一些规律,比如,红球多还是白球多,红球和白球的比例等. 再举一个案例(例22),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 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比如,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可以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困惑:概率也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那么为什么又提出数据的随机性呢?实际上,统计与概率都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 “不论怎么说,机遇(或说偶然性)无所不“我并不反对前一种教法本身,而且说如果这么数,蕴涵的随机思想并不强,学生也不感兴趣,都知道了概率为什么还要做试验. 而后来的几种教法,学生体会到每一次摸的结果事先都不知道,但是摸多了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些判断. 这样一来,学生既体会了随机,又感受到了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我想这种类似于“猜谜”的活动学生也会很有兴趣. ”

实际上这种“猜谜”绝不是“瞎猜”,《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利用案例阐述了在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的不同要求. 对于上面提到的摸球游戏,第二学段通过摸球,学生发现每次摸出的颜色不确定,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进一步通过统计摸出红球和白球的数量,可以估计袋中是白球多还是红球多.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规律性. 第三学段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估计袋中白球数量和红球数量的比,进一步体会规律性. 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思考:给出了袋中两种颜色球的总数,如何估计白球和红球和各自的数量.另外,在第三学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提出了“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案例71.案例71刻画的是变量之间的随机关系,即年份与GDP是有关系的,但这种关系是不确定的. 因为描点呈现线性增长趋势,所以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直线来表示这种趋势. 数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大致画出这条直线. 比如,有的学生会根据直线两侧的点要基本相同来描出此直线,并由此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感受一些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对于直线方程如何求得,则不做要求.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3.

[2]陈希孺.机会的数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史宁中,张丹,赵迪.“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