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找课堂教学的最佳突破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课堂教学的最佳突破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所谓对文本的熟悉,不仅是文本本身,还必须熟悉与之有关的背景,作者全人。鲁迅说:离开了作者全人,离开了当时背景,那是近乎说梦的。至于对背景和全人的了解;又必然受教师思想水平的限制。知识面越是博大,思想越是精深,理解也就越是深刻,上的课也就更能得心应手。笔者在准备上《世间最美的坟墓》前,曾读了茨威格的大量作品,如《昨日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等;重读托尔斯泰的有关作品,还了解了当时去苏俄访问的纪德、罗曼•罗兰等人的真实记录与感受,了解了茨威格对苏俄的真实态度;加上个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才渐渐形成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读懂了文章的第一句话“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的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的丰富内涵。

至于上课的突破口,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进行设计。其原则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其前提除了对本文的理解外,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现状。这是一门教学科学,更是一门上课的艺术。

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同行,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工夫,舍此没有捷径。

下面三位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有价值的探索。

解开《项链》看看

周永孝

教《项链》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梳理了全文的情节,把握了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小说后一部分构思的妙处,我以退为进,抛出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如果删去小说的后一部分,即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部分,对原文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思考兴趣,并启发了他们许多新鲜的见解:

生1:如果删去了后一部分,小说的情节反而显得不完整,因为小说前面已经有多处伏笔暗示项链是假的。

生2:小说后一部分,可以说在情理之中,它让读者惊讶之余回视前文,留意伏笔,这就加深了阅读的印象,如果删去,自然会失去这种效果。

生3:要说加深读者印象,小说后一部分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奇峰突起,再起高潮,也加深了读者的阅读印象。

生4:小说最后部分再起高潮,就戛然而止,后来玛蒂尔德夫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一切都是悬念,似乎有很多种可能,这样行文既显得含蓄,又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像的空间。

生5:如果删去了后一部分,就不能实现作者对玛蒂尔德的双重惩罚:因为虚荣,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与艰辛,而到最后,得知自己的付出不值得,这对她的精神又是猛烈一击。

学生讨论至此,我以为火候已到,正准备就此小结,不料,有个学生高高举手,强烈要求发言:

小说的后一部分确实高明,妙到极致;但前一部分,即关于玛蒂尔德的失意和幻想的部分,我倒觉得有点赘余。

立即,他的发言,在课堂上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围攻者有之,赞成者有之:

生6:小说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玛蒂尔德生活的失意和梦想,出生的贫贱和相貌的美丽与其梦想之间巨大的反差,凸现主人公强烈的虚荣心。如果删去这一部分,就不能很好地表现这一性格。

生7:如果删去第一部分,缺少对主人公性格的交待,后边情节的安排就缺少凭据。

生8:如果删去第一部分,作者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性格的反讽程度就不够。

生9:我觉得作者并不一定是批判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性格,如果单看后面的故事情节,我们更容易认同作者在文中的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生10:后面的故事情节,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难道说我们都爱慕虚荣吗?可见文章第一部分的性格描写和后面的情节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主张删去第一部分。

生11:我也主张删去第一部分,这样文中的玛蒂尔德还要可爱一点,她毅然决然地赔项链更表现她的自尊、坚强和爽直。

生12:我同意删去第一部分,这样作者的目的就不是对人物性格的批判,而是对事件意义的感悟,更有普遍性。

生13:我也同意删去,因为即便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如果删去第一部分,小说行文就更含蓄。

生14:如果后面的情节能表现人物这样的性格,那么前面的静态描写就是多余嗦的,这可是短篇小说写作之大忌;如果后面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这样的性格,那么为消去矛盾,也该删去前一部分。

……

我们的学生太了不起了!只要教师能保证精神主体的平等,能保证思维空间的充裕并相机引导,我们的学生是能独抒己见,质疑权威,挑战名家的。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

四川双流棠湖中学 610200

课堂感言――

周老师真特别,他竟允许我们拆开莫泊桑精美的项链,把玩那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摘自学生周记)

要说老师也够大胆的,竟然允许我们怀疑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而且看着我们在课堂上“火拼”,他既不制止,也不裁判――或许这问题暂时本没有答案,那我们太幸运了。(摘自学生周记)

【说课语】

讨论文本的深刻含义,几乎是每堂课必然要使用的常规手段。但如何引发讨论却有高下之分!周老师教《项链》设计了一个“以退为进”的问题:“如果删去最后部分,将会对原文有什么影响?”这其实是抓住了莫泊桑小说最主要的特点。学生的回答确实进入了核心问题,“意料之外”“奇峰突起”“再起高潮”“戛然而止”等语都是精确的概括。以后出现的有不同意见,使课堂再起波澜。如此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地前进,使同学们在互动中互相刺激,互相启发。

此外,我个人感到不足之处是,教师虽然不必有定论,不必做裁判,但用三言两语发表自己的见解,亮出自己观点,作一个必要的小结,还是需要的。

(黄玉峰)

换个角度思考

程启明

《茶馆》(第二幕)的教学进行到第二节课,我便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台词)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没料到学生的反应是那么糟:“像上一课(《雷雨》)那样,根据人物的台词一句一句地推测想像,太累赘了。”怎么办呢?不如此,我怕学生仅仅用“某某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这种结论式的话回答我。情急之下,我换了一个角度,跟学生这么说:学语文能增长见识,能汲取精神养料。大家先读好课文,然后谈谈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快将学生引入到了思考探究的状态,而教学效果竟是出乎意料的好。下面仅摘录几个交流的片段。

关于常四爷――

生1:他有骨气。“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自食其力,不含糊!”这话说得多豪爽,多硬气!人应该像他那样有尊严地活着。

生2:他的骨气,还表现在不卑不亢上。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来了,就他不怕。他不请安,不打招呼,甚至敢顶撞他们――当他叙说完自己“扶清灭洋”之举后,问他们“您二位怎么样?”这不是问候,而是在讽刺他们――你们做得到吗?当他们恬不知耻地说“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时,他便回击道:“要是洋人给饭吃呢?”这是对他们的蔑视!多有正义感,多有骨气!做人就该如此。

生3:常四爷是个爱国者。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第一幕),才发出“大清国要完”了的呼喊。不但如此,还参加义和团,真心地灭洋扶清。他爱国,更多的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是民国了,能这么说,可见其思想境界之高。我想,每一个中国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爱国,否则就没有主心骨。

生4:常四爷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茶馆明天要开张了,王利发正没辙。他送来了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但并不乘机多要钱。在第一幕里,他看到一个乡妇要卖女儿,便要了两个烂肉面给她们,而茶馆里包括王利发在内的其他人是没有此义举的。可见他心眼好啊。

生5:学习常四爷能洗涤纯洁我们的灵魂。

关于王利发――

生1:他自私冷酷。比如,不给老伙计李三长工钱,不打发央告的难民,不理睬报童,不接纳来求事做的康顺子等等,都说明他对下层人自私冷酷。这是不可取的。经商者,当以仁义为本。

生2:他很精明。这表现在他对茶馆的改良上。“大茶馆全关了”,就他的还开着。可见他能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人不能安于现状,要“穷则思变”。

生3:他的精明还表现为善于应酬。比如巡警催交八十斤大饼而不得便不高兴时,他递上钞票说:“……您买包茶叶喝吧!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看得出他善应变,能委曲求全。唐铁嘴要租房,他本不愿租,但说得非常圆滑,并不得罪他。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来了,他跟着松二爷后面请了安,并且说:“我觉得请安比鞠躬更过瘾!”这话并非真心,却透露出了他的精明,让听者认为王利发敬他三分!可见他确实善于应对。

生4:不能光说他精明。还应说他处世圆滑。圆滑里有精明,但更多的是不真诚。他巧于应对,其中少不了虚假。在那种环境里,王利发们是很无奈,但在现今社会却不可取。

生5:他明哲保身,少有正义感。“莫谈国事”的纸条,正是他的全身远祸思想的写照。这使其举动没有正义感。他对李三、难民、报童、康顺子的态度,就说明了这一点。还有,刘麻子在茶馆里做着肮脏的交易,特务抓人,他从不制止。再有,乡妇来卖女儿(第一幕),常四爷同情她们,他却很不高兴。第一幕写常四爷被逮走,他竟一句话也没有。这些足见他身上没有正气,没有怜悯和同情。这也是不可取的。我们今天读这个剧本,就要弄清他的性格,学习他的长处,这样就能纯洁我们的精神。

关于报童――

生:他是个孩子,却在为生活而到处奔波求告。今天我们坐在这样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应充分利用优越的条件,多学知识,将来谋得一份称意的工作,努力地报效祖国。

……

课后,我这样想:课文教学离不开学情。当学生感到厌烦,不适应某一教学方式时,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调整教学思路,重新选择较佳的教学切入口,或变换一个角度,把教学引进一个新的天地――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其乐学,并因此获得独到的体验,从而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这样就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安徽怀宁县黄墩镇秀山中学 246113

课堂感言――

其实,谈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无法离开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的。两者应属同一个问题。只是依据台词一句一句地分析,显得机械,也让我们感到被动。而前一个问题(虽说也要据台词来解决)我们几乎从来没思考过,只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掌握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就行了。直到本节课我们才知道,作品中的人物,也能提供我们人生的经验,提升我们的精神。难怪语文老师说“学语文能增长见识”。而这一切全因为语文老师能遵从学情实际,适时地变换教学角度。这样,就激发了我们的兴趣,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就让我们享受到了思考的快乐,汲取到了精神的营养。(高二(3)江彬彬)

【说课语】

文学作品中的主角是人,“从人物身上学到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茶馆》一文中却是一着险棋。《茶馆》里的平常人,能学到什么呢?然而恰恰是从这个角度切入,使作品中的人物与我们拉近了距离。

常四爷:有骨气、爱国、善良,乐于助人。

王利发:自私、冷酷、精明、善变,处事圆滑,明哲保身,全身远祸。

报童:生活艰辛,求告无门。

虽然人物的遭遇、性格,各不相同,但同样可以学到东西。

换了一个角度,往往能化沉闷为活跃;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化难为易;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化险为夷;换一个角度,往往是成功的诀窍。

值得提醒的是,教师要及时修正学生语言的不规范与思路不严谨的地方。比如说“学习他(王利发)的长处”,必须有所交代。此外,教师的小结也是不可缺少的。

(黄玉峰)

画里的他是孔乙己吗?

韦海燕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当分析到文中的主人公形象描写时,我要求大家结合一下文中的插图和课本的彩页图进行分析。

几分钟后,我让大家来说一说对孔乙己的印象,同学们基本上是按照课本上的文字描述说的,找的非常准确。于是我又问:“有没有有特别的感受的?”

一只小手举了起来,那是善于钻研的小强,我用欣喜的眼神看着他,“好,我们再请李强同学给我们谈谈他的感受。”

“老师,您让我们结合插图和彩图分析,可我觉得课本的插图和彩图给我的印象和课本的文字描述有差别。”李强的话刚落地,就听到“沙沙”的翻书声。我为同学们的积极感到高兴,并鼓励大家都来说一说。

“课本21页最后一段说‘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既然是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而且又脏又破,衣服上怎么会有补丁呢?而25页的插图和前面的彩图上,孔乙己衣服上的补丁清晰可见。显而易见,插图与课本的文字不相符。”李强的发言一下把大家的焦点引到了课本文字描述和插图上来了。

“对,说的有道理。”同学们开始应和。

“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你认为孔乙己身上该不该有补丁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应该有,补丁越多说明孔乙己越贫穷。”

“应该有,可是给人的感觉不舒服。”

“不应该有,他的衣服怎么可能打那么多的补丁嘛?毕竟以前他也以教书为生。”

“还有,谁给他缝补丁啊?他自己吗?”

“就不该有补丁,插图所画的违背了课本的本义,也违背了鲁迅先生的本义。”李强再次发言。

“好,依据文本描述,插图的确不应该有补丁。”我觉得李强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顺势引导,“依据文本描述,插图怎样画才好?”

“画的时候,用笔重一点,显得破旧。”擅长画画的王军说。

“在画时,可以将其衣服裂一道缝,显得陈旧。”李静也提出了独到见解。

“好,大家再仔细观察插图,并认真阅读课文,看一下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几分钟之后,同学们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还有,文中说孔乙己有‘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大家看他的胡子梳的多整齐啊!”姜明发言道。

王文超同学手捧课本也站了起来,说:“我认为这样画的确没有道理,从插图上我也没有看到孔乙己‘皱纹间时常夹些’的‘伤痕’,倒是觉得他像一位和蔼的老爷爷!”

“是啊!我们也有同感。”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

“同学们的观察都很细致,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样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文章的插图和文字不能搭配对不对?”

“对!”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查一下‘插图’有什么含义?”

话音一落,就听到了“沙沙”的翻字典声。

“找到了,插图,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清新举了举手中的《现代汉语词典》,得意地说。

“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下,插图应有哪些特点呢?”我顺势引导。

“要遵循文本的初衷,讲究准确性。”

“应该实事求是才对。”

“插图应该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或者不理解的内容,一张适宜的插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形象上的引导、把握,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想像和联想能力。”

“大家说的都很好,插图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孔乙己形象,那么,真正的孔乙己形象,我们能不能知道呢?”

“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描述,自己动手把他画出来。”李强迅速提议。

“好,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贫困潦倒的孔乙己。”

不一会儿,大家就展示了自己的杰作,“衣衫的破落,憔悴的面孔,无精打采的容颜……”形象生动的将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形象展示了出来,比起课本上的插图形象生动多了。

虽然我让同学们将文本和插图相结合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文本,却没有想到激起了一层浪。而我真的为这层浪高兴――不仅为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力,更主要的是为学生不迷信书本,敢于向书本挑战的勇气和精神!

山东邹平县邹平一中 256200

课堂感言――

这节课太有意思了,老师让我们结合插图进行分析,不仅教学方法有趣,从中我们还感到,不应该迷信书本,要有挑战和质疑书本的勇气。(李强)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舞台,鼓励我们质疑,鼓励我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如果每位老师都像韦老师一样,我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成才的。(李静)

【说课语】

把插图与课文进行比较,通过图文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们仔细阅读课文善于捕捉细节的习惯,同时使孩子们的鉴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相当成功的。

看起来“补丁”和“胡子”的有无,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确实反映了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致入微。

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插图”的“含义”,指出不能离开文本自说自话,这些做法都是相当成功的。

这使得“孔乙己”的形象,更清晰地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把文字与图画、文学与美术结合起来同样是一个创新。

要注意的是:引导应适可而止。让学生去画插图,似乎太难。而且毕竟不是美术课,不可喧宾夺主。其实,课上到这里可以顺势进一步深挖文章主题了,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正是为了批判国民性的“冷漠”,激发孩子对弱者的同情。在这里要防止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