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外类型电影交锋的焦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外类型电影交锋的焦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类型电影是一种商业实践的产物,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建立在经验和惯性基础上的,而其成熟的标志就是观众对之刻板印象的形成。随着电影制作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深入,观众、电影评论家以及电影制作者本身都越来越倾向于将某些电影归为一类,而分类的标准依据仅仅是当时人们的习惯,或者人们对某类影片开山之作强烈的认同感。好莱坞电影商业化运作的结果是,到20世纪40年代类型电影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成为现代电影的主导模式。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成功的商业电影模式,不但其内容在全球大行其道,而且这种类型化的模式本身也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如今几乎所有的商业电影都采用了类型化的模式,全世界都在按照好莱坞的思路和标准生产电影,西方电影的标准几乎成为了全球电影的共同标准。

好莱坞电影国内发展

从1978年开始,中影公司就采用买断放映版权的方式引进外国电影,每年用于进口片的经费在100万美元左右,进口数量约3部,平均每部进口片30万美元。事实上,如此低廉的价格决定了只能引进一些低成本、低资质的海外影片。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中影对海外类型电影的引进起到主导作用的力量并不是跨国媒介巨头的蓄意推销,而是基于我们对国外类型电影的好奇和学习态度。也就是说,是类型电影强大的文本力量吸引了当时在意识形态上还相当保守、对西方文化还心存戒心的中国。

但是毫无疑问,这种低级的引进策略完全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1994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跌至低谷,为了拯救中国的电影市场,救活濒临崩溃的院线,国家主管部门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票房分帐制,引进国际影坛的最新大片,基本上向好莱坞大片倾斜。这种做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98年引进的《泰坦尼克号》票房收入达到了3.6亿人民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票房神话。对国外大片的引进不但激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使得中国的院线从中获得了巨大利润,而且更使得好莱坞的电影巨头们欣喜若狂。本来封闭的中国媒体市场很难向国外媒体开放,但是类型电影恰恰能在这二者之间穿针引线,以其强大的文本力量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创造了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1999年11月15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为好莱坞类型电影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之后,中国政府逐年增加电影的进口配额,许多地方也正在兴建新的院线,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建成了相当数量和档次的影院,为好莱坞大片的完美演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当电视、杂志、报纸等其他形式的境外媒体还在对中国大陆市场望洋兴叹的时候,电影巨头们早已经实现了对中国市场的开辟。

中国本土化的类型电影

在好莱坞电影商业模式影响的外部条件下,以及在国内对于媒体行业从“意识形态机构”向“公共服务机构”转变的内部条件下,中国电影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进入了一种类型化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美国好莱坞的类型电影依旧像洪水猛兽一样在中国大众空虚的意识里纵横驰骋,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中国允许按照分帐发行方式进口外国“大片”,美国电影更加直接和迅速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尽管中国国产电影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政府规定各电影院必须保证国产电影占有2/3以上的营业放映时间,但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10部左右的进口影片(其中多数为美国电影)和1/3以下的放映时间,在中国各大城市几乎占有了电影票房的60%以上 。

另一方面,中国的有识之士也在积极探寻中国的世界电影之路,想凭借中国久远的历史和文化作为底蕴,抑制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将中国的电影推向世界,将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将中国的声音推向世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电影商业化道路上,希望通过商业电影的成功来实现经济价值和电影文化价值的双赢。因为选择了商业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地让中国电影走上了类型化的模式。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影人对类型化模式的实践已经走出了简单模仿的阶段,中国类型电影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虽然在市场化的程度和电影工业的成熟程度上和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对于电影最为核心的东西:故事的设计和故事氛围的营造上都具有了显著区别于好莱坞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在于中国的电影人在电影中加入了典型的中国本土元素,并把这些元素在中国的商业电影语境里不断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争夺奥斯卡奖

电影人都想快些到达目的地——“奥斯卡奖”,它是对类型电影的最高奖励,正是这个奖项的存在,唯利是图的商业电影本质才得到了一点点艺术上的平衡,对于这种“艺术”层面的认可,全世界的电影人都梦寐以求,他们都希望电影在赚钱的同时,还能得到奥斯卡奖的认可,只有这样的电影才是人们心中完美的电影。

正是因为如此,“奥斯卡奖”对于中国影人来说,也许就像“诺贝尔奖”对于科技界和文化界的意义,它确实具有着神圣的位置。中国电影人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世界的认可,而奥斯卡就是一种最好的认同标志。2003年和2004年,张艺谋携带商业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连续参与了两次奥斯卡奖的角逐,但却都铩羽而归,虽然后来《英雄》于2004年在北美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但这却并没有冲淡张艺谋在奥斯卡上的失意。这不仅对老谋子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痛,对中国的电影人来说,又何尝不是?

之所以会获得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英雄》所宣扬的是英雄主义史观,英雄主义说到底其实是“个人主义”发展的极致,在意识形态上是非常符合奥斯卡奖的审美标准的,但它还是失败了,其落败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对英雄主义理解和表现的偏差。

中国的类型电影不能单纯地迎合西方电影,而忽视本土元素的吸取和本土特色的打造。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要拿到奥斯卡奖,而是应该将思考深入到我们本土的生活,把摄影机对准最具有中国色彩的人和事,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加入本土的文化元素,在平民化的趣味上实现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类型电影的本土化,才能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赢。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奥斯卡奖”也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