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打无准备的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打无准备的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素质,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

我们的老师有时自己吃了很多苦,但是却没有效果。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怎样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一起开展教学活动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从上课开始,其实教师备课、学生预习都是在做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的准备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备好课是上好课地关键,预习好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地理教学中,搞好课前预习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是十分明显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首先,有助于学生了解教材的内容,使他们在思想上对教材有所重视。其次,有助于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新教材中一些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既能起到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又能精简课堂教学的内容,便于突出重点。再次,有助于学生提出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

教学中要强调预习,使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了。教师针对学生难点,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了。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要求学生先预习。预习的内容如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怎么一回事儿?各自的中心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周期是多少?分别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并要求用类似的东西自己先进行演示。

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有关问题的答案了,又由于自己已经演示过,所以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就非常容易。

学生预习,虽然主要是为上课做准备,但是它的好处决不在于此,预习是自己摸索、动脑、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而预习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通常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在学生预习之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2.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必要时可先扫除学生预习上的一些障碍。扫除了障碍后,绝大部分学生在做预习作业时就不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

3.刚开始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不宜在课外进行,而应在课内进行。指导预习要教学生预习的方法。

4.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同时又能保证预习的效果,预习作业可以采取口头准备与书面准备相结合的办法。

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预习过的内容,基本上能做到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分析,教师仅做些组织工作及对难点、重点进一步深化的工作,而教学的效果远比以前要好得多。

指导学生预习是一项细致的教学工作,教师也需要认真备课。对学生在预习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充分估计,预习前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的预习习惯,要在长期实践中才能形成,教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地提出要求,督促检查,鼓励学生认真预习,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长期坚持下去,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抓住地理课前预习,教学中才有了主动权,学生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基础好的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地理较为主动;原来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于是,大部分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地理教学课应当是一门科学实践课这个观点出发,设置预习这个环节,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图书馆《人民教育》2012增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