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超声等。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酸、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糖尿病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佛山市南庄镇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3.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佛山市南庄镇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注意。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7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013-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以及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病因。在我国肝病中其患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有关NAFLD的临床治疗尚缺乏特异性方法。因此积极探讨和预防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降低NAFLD发病及阻止其病程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和探讨阐明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中经B超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非脂肪肝人群为对照组,病例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1.2 调查内容及检查项目

1.2.1 体格检查 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

1.2.2 生化检查指标 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尿酸。

1.2.3 超声检查 包括肝、胆、脾、肾等腹部检查。

1.3诊断标准

①BMI:采用2006年4月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诊断标准[1]。②血脂异常:参照2007年中华心血管学会建议的标准[2]。③高血压: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④糖代谢异常:参照陆再英,钟南山主编的《内科学》第7版标准[3]。⑤高尿酸血症:参照贝政平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的标准[4]。⑥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的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诊疗指南[5]。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 软件对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

经医学检查,在总共2585名体检人群中,患非酒精性脂肪肝609例,患病率为23.6%,男性患病549例,女性患病60例,患病率分别为26.1%和12.4%,性别间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60岁组患病率最高,见图1 。

从表2显示,性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而BMI、高甘油三脂是危险因素。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组肝脏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等类型,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被认为是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中心环节。二次打击学说在发病机制中有重要地位[6]。

目前NAFLD主要的诊断手段包括肝活检、影像学检查、肝功能检查,其中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本文采用超声的诊断方法,尽管有一定准确性,但超声检查不能提供组织学的证据,如炎症和纤维化,但超声检查的手段用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得到认可的[7]。

从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看,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BMI、血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比对照组高,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BMI、高甘油三酯血症是脂肪肝危险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比对照组低,提示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都存在多重代谢成分的异常聚集,因此统称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内脏脂肪堆积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肝脏是内脏脂肪堆积最容易出现的部位,过多的游离脂肪酸的堆积将引起脂肪肝的发生。Ounossi的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在单纯脂肪肝向肝炎、肝硬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药物,早期诊断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是最为基本的措施[9,10],并注意各种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控制BMI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春明,孔灵芝.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78.

[4] 贝政平. 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

[5]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 164-166.

[6] 贾林,李瑜元. 消化科临床备忘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27.

[7] 陈淑娴,虞佳,郭生豫,等. 衡阳市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2):190-193.

[8] Ounossi ZM ,Grarnlich T,Matteoni CA,et a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Chn Gastroenterol,2004,2(3):362-365.

[9] 赵紫烟,董静波.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脂肪肝诊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6(10):88-90.

[10] 高占娟,胡晓娜,保志军. 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J]. 医学综述,2011,17(16):69-72.

(收稿日期: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