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阐述姜瘟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姜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姜瘟病;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56-01

生姜曾是潮安县山区、半山区农村的重要经济作物,近10年来,在生姜产区姜瘟病普遍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3、2004、2006、2011年姜瘟病田平均病株率分别为10%、21%、23%、32%、39%,个别田块甚至绝收,给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其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是生姜生产中的最大威胁。目前,没有理想的杀菌药剂,唯一的防治方法是提前采用多种农业措施,辅以药剂防治。现对姜瘟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姜瘟病又称为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生姜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2]。姜瘟病在潮安县大多于6月底或7月初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8月初至9月上旬危害最重,9月中旬以后渐轻。病茬地、连作发病早,危害重;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园地,或者地下害虫多,土壤干湿变化剧烈以及母姜有伤口,均有利于发病。

姜瘟病病原为青枯假单孢杆菌,是一种细菌,又称为姜腐烂病、姜青枯病。病原物菌体为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大小0.9~2.0 μm×0.5~0.8μm,极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病原物呈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利用多种糖产生酸,不能液化明胶,能使硝酸盐还原。在10~40 ℃环境条件下均可生长,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30 ℃,pH值适生范围6~8,最适pH值6.6。

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常在根茎或土壤中越冬,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植株的自然孔口或根茎伤口上侵入,也可由叶上侵入后逐渐向下侵害,其传播途径有种姜、土壤、肥料、残株、灌溉水等。姜瘟病的发生和蔓延受多种因素影响,病原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6~31 ℃,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害蔓延越快[3]。尤其是在6—9月的高温多雨季节,大量病菌随流水扩散,造成多次再侵染。连作、低洼、土质黏重、无覆盖物、偏施氮肥发病严重。病害发生的轻重还与雨季的早晚和降雨量有关系。在高温多雨年份,姜瘟病发生严重,在降雨量少的年份发病则较轻。

2 发病原因

姜瘟病的发生主要受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不同品种对姜瘟病的抗性不同,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二是环境因素。高温多湿,时晴时雨,土温变化激烈时易导致该病流行,6—9月,每次大雨后7 d左右即可出现1次发病高峰;三是栽培管理措施。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无覆盖物,连作,偏施氮肥等田块易发病。

3 发病症状

姜瘟病主要发病部位为地下根茎部分。植株受害后,初期叶片表现卷缩,略下垂,有细小黑点着生在生长点上,中期姜株茎基部表现为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叶片枯萎下垂,地下根茎部分开始腐烂,后期根茎内部组织逐渐腐烂,皮囊内充满灰白色恶臭汁液,叶片萎蔫,直至全株死亡[4]。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作为种植园地。严格实行轮作,合理安排茬口,一般以实行2~4年轮作、选3年未种姜的园地最好,前茬以粮食作物或葱蒜为宜。严格留种,避免姜种带菌,大姜收获前选择无病姜田作为留种田,选择健壮无病植株留种,保证作种姜块在入窖储藏时无病斑。在晒姜、困姜过程和进行催芽之前,要严格进行选种。选择姜块肥大、色泽鲜亮、肉质鲜黄、不干缩、不腐烂、质地硬、未受冻、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作种姜。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或发软的病姜和劣质姜。掰姜种时,发现芽周围有红霉、红圈、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严格剔除,避免其他种姜感染病菌。

加强栽培管理:一是选择有机质丰富、疏松透气、排灌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的地块种姜;二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施足腐熟有机肥,增加草木灰等钾肥和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病力;四是合理水分管理,浇水时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并用井水冲灌;五是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防治虫害;六是防止病害扩展。田间如果出现病株,浇水应予注意,防止大水漫灌,防止灌溉水从病株流向健株、从发病田流向无病田。含有姜瘟病残体的肥料也不能施用于姜地。

4.2 化学防治

4.2.1 种姜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姜种6 h,或用新植霉素2 000倍液浸种24 h,也可用草木灰蘸封姜种伤口后下种。

4.2.2 土壤消毒。播种前,用垄鑫180~225 kg/hm2均匀撒到地表,深翻,耙平,泼水,覆膜。20~25 d后揭膜深翻晾地10~15 d方可播种。或结合犁耙地用生石灰75~150 kg/hm2均匀撒入田间,通过翻耙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触,或用北农绿享土壤杀菌剂对水直接对土壤喷雾,均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4.2.3 药剂喷施。根据发病的时期及病害程度,加强药剂防治。发病前期,先将发病植株用剪刀离地面5~6 cm剪断,放置袋中,带出种植园地集中销毁,再用20%叶枯宁 1 300倍液、姜瘟净500倍液或康地蕾得75倍液对发病中心及周围的植株灌根,每隔7 d灌根1次,连用2次。或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并带出地块,用生石灰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发病中期,用农用链霉素 5 000倍液,或5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隔7 d灌根1次,连续3~4次。对已发病较重的地块,避免大水漫灌,以控制病害蔓延[5]。

5 参考文献

[1] 韦斌,骆作奇,陆朝辉.姜瘟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蔬菜,2011(9):27-28.

[2] 熊飞.高温季节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百事通,2011(13):35.

[3] 王芬.生姜姜瘟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0(8):108-109.

[4] 吕艳秋,吴培英.临泉县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92,194.

[5] 郑克明,王海丽,邵娜,等.姜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