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涉老新闻应摆脱传统新闻的“兴奋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涉老新闻应摆脱传统新闻的“兴奋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依然拥有市场。引发读者惊惧、猎奇、窥视的新闻“兴奋点”,时常在让读者或高兴、或愤怒之后,失去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而这一情况,在涉老新闻报道中似乎更加严重。

我们来看一篇文章中引用的一则新闻: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年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2012年7月25日《经济参考报》)

显然,这则新闻最能引发读者注意的就是:中国成为世界上失能老人最多的国家。这则新闻中一系列枯燥数字让人感觉毫无温情。我们无法看到失能老人遭遇过的事情、承受着的痛苦。唯一的“兴奋点”就是引发读者某种未知的恐惧。

而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除了最近“重阳节”期间,敬老爱老、有关老年人生活的新闻信息和实用信息较多外,平时老年人和社会大众所能看到的老年人新闻往往是:“空巢老人死后多日被发现”、“十几位儿女无人赡养自己九旬老父”、“为争财产,老人与儿女对簿公堂”、“孤独老人独自拾荒流浪”等。而像“八旬老人植树数十载”、“七旬老翁智擒盗贼”等新闻则很少。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显示,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尊严是重要的敬老原则,但是新闻的选择和报道方式,似乎距这个目标还有很远。

1969年至1979年,我国人口开始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老龄人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2年7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1982年10月,“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自此,我国各项老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9年国务院成立了由22个部委组成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开办起以广大离退休人员为对象的老年报刊。而都市类报刊也相应增加了副刊、老年新闻板块等内容。但根据专家观察发现,这些板块除了健康指南、史海钩沉、生活百科之外,内容过于单一,宣传老年人老有所为的先进事迹、七彩人生的少之又少。

现有的老年新闻并不完全符合老年读者的口味。张建民在《走出办老年电视节目的误区》一文中谈道,我们为数不多的电视节目在反映这一特定人群时,往往偏重于反映疾苦,关注病弱,服务节目也多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老有所乐也只是些琴棋书画等娱乐而已。定位上缺乏平民化,缺乏服务意识,缺乏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而一项调查显示,老年新闻的报道数量少、内容单一。对涉老新闻的报道敏感不够,版面编排不均衡。报道对象的弱势社会地位被强化。

笔者观察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老年新闻以及老年人关注的新闻中,对老年群体人性的关怀严重不足,记者往往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而将社会原则、道义以及美德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模糊或者忽视老人作为社会人的存在,总是给读者老人是社会累赘、麻烦、无助群体、社会资源消耗者这样的印象,而没有把这些老人的现状,与整个社会的中青年人联系起来,造成了人们习惯性地忽视和淡忘这个群体,甚至老年人自身也愈发从新闻媒体中找不到自我、自尊、自信,而变得自卑和自我迷失。

如果换一个思路,记者在寻找新闻、把握新闻和写作新闻时,把涉及老年人的问题想成“是我未来生活的写照,是我父母可能的遭遇,是我们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许猎奇、窥视之类的涉老新闻就会越来越少。

另外,生活在社区中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更加关心关乎自身日常衣食住行的新闻。除了积极宣传科学的医疗保健知识外,还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在这个方面,报纸要做严格的把关,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方面,也可以关注中年人,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很大,同时他们也有了解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的愿望,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同时牵动着老年人的心,这种血缘关系就是报纸的“红线”,报道一些中年人容易引发的疾病,以及中年人养生保健、养老规划、未来养老趋势等方面的新闻十分必要。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是衡量社会文明及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孤立的社会人关注整个社会的重要渠道,必须把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看做我们身边的父母甚至我们自己的事情。在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中应坚持《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摆脱传统新闻的“兴奋点”。当新闻报道还原了人情味和人文关怀时,现在涉老新闻中出现的不当“兴奋”和边缘化现状,才有可能改变。

(作者为齐鲁晚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