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数字技术在动作影片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数字技术在动作影片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英国学者斯蒂芬・希斯(Stephen Heath)曾经说:“在电影的早期时代,也许是电影技术而非电影本身吸引着观众。”作为一门技术化的艺术,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最新的科技成果,电影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总是保持着密切的关联。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小屏幕到宽屏幕,电影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帮助。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开始频繁地被运用到电影生产之中,引起了电影在制作手法、审美取向、传播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也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今天,随着人类社会开始进人了数字化生存时代,发生在电影领域的这场数字革命必将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和思考。文章中笔者以电影《极地特快》为例,浅析数字技术动作影片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技术;动作影片;影响;作用

一、影片《极地特快》中的数字技术

《极地特快》这部影片由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出品,其特点是采用以表演捕捉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数字技术制作三维立体动作故事片(3D IMax)。影片主演罗伯特・赞米基斯(Robert Zemeckis)以及汤姆・汉克斯(TomHanks),影片描写了一个对圣诞老人的传说半信半疑的小男孩奇幻般的在圣诞节前夕乘坐了一辆开往北极的火车。在一路的旅程中发生了各种奇遇,并在传说中圣诞老人的故乡经历了诸多难以忘却的轶事,最后故事的男主角意识到生活是需要有美好的希望的,只要怀有理想信念,美好的愿望便不会成为泡影。

《极地特快》在3D Imax影院放映后,凭借其高清晰度的巨大屏幕、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立体声影音效果以及影片本身精彩华丽的动作情景、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使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独特效果,赢得了观众高度评价。笔者认为该部影片的成功与其采用的数字技术密不可分,该片中数字技术除了应用于制作高还原度的影片色彩和清晰精致画面效果外,其3D立体图像设计准确,展示效果强烈,影片中由人物动作、场景切换的真实感展现了数字技术在动作影片中良好效果。

经过相关文献研究,笔者获得了《极地特快》相关的影片信息和技术资料,该片采用的核心数字技术为“表演捕捉技术(Performance Capture Technology)”,由日本Sony图像制作公司采用数字拍摄技术合成。“表演捕捉技术”与当前影视技术中普遍使用的“动作捕捉”技术相类似但亦有明显区别。“动作捕捉”技术是将现场表演的演员的动作与电脑摄影设备相结合并转换为数字影像,随后将完成转换的数字影像经过计算机后期制作处理形成数字虚拟人物样本,最后形成完整的3D动作影像。但在影片《极地特快》中,以往普遍应用的动作捕捉”技术已不能达到其创造需要的技术效果,因此影片技术人员才用了可达到表演要求视觉复杂程度和表现深度的“表演捕捉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能使计算机精确的计算真人的表演并能够反映在数字化表现的动作上和表情上,其精细程度可探测到演员表演中神态微妙的变化甚至睫毛的微小变化。“表演捕捉技术”另一点优势在于,他能弥补传统的动作捕捉技术在应用范围、视角上的局限,“表演捕捉技术”将应用范围扩展至同时使用3D方式收集多名演员的表演动作和面部表情,其拍摄视角上依靠完善的数字拍摄系统可以为3D影片的制作提供360度无死角的拍摄信息,以此扩展了演员表演中数字化获取的素材,有利于导演通过多样的、灵活的叙事方式展现影片情节。此外,表演捕捉技术”还将为2D电影向3D电影的转变提供了基础的信息和计算数据。

在完成制作数字版《极地特快》二维版后,影片工作人员对二维版《极地特快》图像及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设计一套基于3D电影原理的计算机处理程序,通过程序对每一副2D画面进行重新计算,进而生成左眼右眼分别观看的两幅影像数字版电影。

《极地特快》生成了左右眼两个数字版本后就完成了影片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变,接下来IMAX公司用其DMR专利技术把两个数字版本用数字方式转换成70mm15片孔的IMAX影片格式。DMR技术(Digital Re-mastering technology)即数字再作技术,是IMAX公司推出的一项数字图像处理新技术。该技术能把35mm影片格式的图像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放大成70mm15片孔的影片,使其画面质量能够达到在IMAX影院里放映的水平。众所周知,像数字照片一样,35mm格式的数字影片每幅影像都是由细微的像素构成的,由于这些像素足够的小,转换成35mm影片在银幕上放映时人眼分不出它们的存在。然而,如果把它放在IMAX银幕上,每一个像素相当于比在35mm银幕上放大了20-40倍,人眼就能明显看出这些像素的存在,就像没有调好频道或接受信号不好的电视图像一样。造成清晰度差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放大倍率太大使银幕图像的像素变大。在原图像的基础上,细化原有的像素,在原像素之间填充新的像素和信息是IMAXDMR技术要实现的基本任务。通过DMR技术对原始每一幅图像用对比、中和、彩色校正等方式创造性地细化、填充新的像素,使放大后画面的清晰度明显提高,而且保持左右眼两版本和每个版本前后画面结构、亮度、对比度、色调等一系列技术指标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然后再将处理完成的数字图像输出成65mm15片孔的底片。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细化和填充,而是一种数字方式的再创作、再制作、再生成的技术。

最后,呈献给观众的3D Imax影片的震撼效果本质上是多种数字技术的结合应用而成。电影《极地特快》作为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动作影片中作用的代表产品,是一次数字技术与电影拍摄相得益彰的成功实践,为未来的动作影片的制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二、数字技术在动作影片中的作用分析

(一)改变了动作影片的制作工艺

数字技术在影片拍摄中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制作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电影制作效率效果及灵活性。通过计算机对拍摄程序的控制,传统影视拍摄中许多依靠肉眼无法查看的视角可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像机实现,继而能为动作篇的拍摄提供更多的拍摄视角,为观众提供更为有冲击力的观看视角。

(二)拓展了动作表现空间

动作电影中对动作拍摄时空感的呈现尤为重要。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动作影片拍摄中建立多维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美国文学艺术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写到:“艺术空间,是对视觉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创造性双重表现”。在以往的动作片拍摄中,摄像机是作为影片获取动作信息的唯一方式,需要真实的布置动作场景,如实的记录下动作演员真实的动作表演和周围的舞台环境。数字技术在动作影片中的应用可以使动作片的拍摄源于真实而超越真实,能够使动作演员日常的动作演变为超乎想象的视觉动态效果,进而达到表演要求视觉复杂程度和表现深度,为动作演员的表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催生了“虚拟美学”

“虚拟美学”相对于“纪实美学”而提出的,“纪实美学”的代表人物巴赞强调“影像本体论”即摄影影像应保持与客观现实的同一性。“虚拟美学”代表人物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数字技术在动作电影中的作用还表现为不仅可以记录动作,还可以创造动作。在动作影片拍摄中,可依靠数字技术复原现实场景,而部分虚拟场景则可在现实场景基础上加以制作实现。因此,影视专家将依靠数字技术形成的电影美学称之为“虚拟美学”。

参考文献

[1] John Hill,Pamela Church Gibson,Arnerecan.Cinerrea and Hollywood:Critical Approaches,Loncon: versity Press,2000.

[2] 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4] 盘剑.影视艺术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J].当代电影, 2003(03).

[6] 彭吉象.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J].现代传播,2009 (02).

[7] 夏继军.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5.

[8] 万彬彬.新媒体时代的电影美学[J].电影文学,2008(17).

作者简介:耿艳慧(1989.03- ),女,吉林敦化人,长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张永宁,男,长春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