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壮族地名中的修辞格与具象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壮族地名中的修辞格与具象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壮族地名的命名,经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使之带上鲜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体现出壮族传统思维中具象思维的特征。

【关键词】壮族;地名;修辞格;具象思维

【作 者】吕嵩崧,百色学院中文系。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H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09-005

The Rhetoric and the Concrete Thinking of the Placenames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

Lv Songsong

Abstract:The placenames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 are often named with the rhetoric reproaches such as metaphor、borrow 、personification、hyperbole,which make them vivid and imaginative. The operation of the rhetoric reproaches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thinking in the traditional thoughts of the Zhuang ethnic group.

Key Words:placename ;rhetoric reproach;concrete thinking

一、壮族地名中的修辞格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理实体所约定的专有名称。修辞格又称辞格、修辞方式,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的策略性方法。[1]P538壮族人民对地理实体的命名,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一)比喻式地名。壮族的比喻式地名,主要是利用日常生产、生活中事物或情境之间的相似点,用具体的、人们熟知的、浅显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人们不熟知的、深奥的事物或情境,让人容易理解和想象。如“岜谋”[phja1mau2],在当地壮语中,phja1指石山,mau2指(鸡)瘟。因远望屯后山形似病鸡而得名。“坡香”[po1hiη1],po1指土堆,土墩,以屯旁土墩形似香炉得名。“弄模破”[luη6mo3po5],luη6指窄长的山沟,mo3指锅。因所在山弄状圆似锅,中间一处塌陷成洞,像锅底穿空,因而得名。“德索”[ko∶k9θo∶k9],当地壮语中ko∶k9θo∶k9指胳膊肘,因该屯所在山弄有条形似胳膊肘的山坡而得名。“弄登”[luη6ta5],ta5即凳子。因该屯建在山弄中一片形似凳子的大石板上而得名。“大陆”[tei6nok7],nok7即骨头。以骨头比喻该屯石头多,土地贫瘠。“龙暖”[luη2no∶n2],no∶n2即睡。因屯后有座形如龙正睡眠的山而得名。

(二)拟人式地名。在人类居住的世界里,山山水水容易引起人们的想象,被赋予人的品质,这样,自然物也就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如“古风”[ko1fa2],靖西壮语中ko1即棵,常用在植物名词前;fa2指高兴,欣喜。该屯旁有棵大树,枝叶常随风摇摆,状似欢腾,因而得名。“大能”[tei6na4],tei6指此地,na4即坐。该处地形似椅,屯如坐在椅上,因而得名。“岜敢”[phja1kam6],kam6指俯下身子。此山北面下部凹入,上部突出,如人俯下身子,故名。

(三)借代式地名。借体与本体的相关关系首先是存在于物理世界之中,经过人们的筛选、过滤后选择借体,用以指代具体的地理实体。壮族借代式地名数量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

1.因感觉得名。

(1)因视觉得名。如“足灯”[ko∶k9am1],ko∶k9指偏僻的地方、角落,am1即阴暗。因此地地处山边,古时林木茂密,光线阴暗而得名。“那弄”[na2lo∶6],lo∶6指明亮。因屯前是宽广的谷地,光照强、明亮而得名。

这些地名中有不少是以地理实体的色彩命名的。使用红色的如“岜零”、“那零”、“岜灵”、“弄零”、“那灵”、“百灵”、“峒灵”、“岜凌”、“大铭”、“凌正”、“林灵”、“孟零”等。在当地壮语中,“岜”[phja1]指石山,“那”[na2]指水田,“弄”[luη6]指窄长的山沟,“百”[pa∶k9]指口状的地形,“峒”[t∶6]指大片较平的土地,“大”[tei6]即“这地方”,“凌”[la2]指落水洞,“林”[thn1]指石头,“孟”[miη1]指溪流。而“零”、“灵”、“铭”、“正”都是当地壮语“红色”[ne∶1]的音译。而“大暖”[tei6no∶n6]中的no∶n6在当地壮语中则指粉红色,因该屯地下泥土呈粉红色而得名。这类地名中,有一部分已通过意译的方式将颜色词改成了汉语词。如“布红”、“山红”、“单红”、“俄红”等。使用白色的如“利皓”、“利靠”、“岜皓”、“土皓”、“排蒿”、“那口”等。在当地壮语中,“利”[lai6]指旱地;“排”[pa∶i2]指土坡;“土”属意译,即“土壤,泥土”。“皓”、“靠”、“蒿”、“口”都是当地壮语“白色”[kha∶u1]的音译。使用黑色的如“布林”、“龙临”、“那美”等。在当地壮语中,“布”[mo5]指泉水,“龙”[la2]指落水洞,“林”和“临”都是当地壮语“黑色”[nam1]的音译。“美”[mei3]则特指像锅底墨烟一样的黑。而“凌黑”等词中的颜色词已采用意译的方式使用。

壮学研究(2)因听觉得名。如“果莫”[kei4mo∶2],kei4指此地,mo∶2指声音洪亮。该屯坐落山顶,人们讲话,山下尚能听到响亮的声音,因而得名。“排英”[pa∶i2ja1],ja1指答应,回音。因所处山坡位于山谷,喊叫时回音四起而得名。“岜谷咕”[phja1ku5ku5],ku5ku5是模拟鸟叫的声音,借鸟叫声而得名。

(3)因触觉得名。如“布透”[mo5thau3]、“念透”[nam4thau3],mo5指泉水,nam4即水,thau3即温暖。这两处都是因所临泉水四时皆暖而得名。“念吉”[nam4kat7],kat7指冰冷。因此地水温较低而得名。“弄吉”[luη5kat7],所处山弄山深林密,气温较低,因而得名。“叫良”[ke∶u5liη2],ke∶u5指山坳,liη2指凉、凉爽。因屯后山上有树林茂密气候凉爽的拗口而得名。“多恩”、“多引”,“多”[tei6]即“此地”,“恩”和“引”都是当地壮语“湿润”[jin4]的音译。都是因土地湿润而得名。

(4)因味觉得名。如“巴还”[pa∶k9wa∶n1],pa∶k9在这里指村口,wa∶n1即“甜”。因村口有一种味甜的藤而得名。

(5)因嗅觉得名。如“念民”[nam4man1]、“弄明”[luη5man1],“民”和“明”都是当地壮语“臭”[man1]的音译。前者是因该屯靠积蓄雨水饮用,日久有臭味而得名。后者则是因山弄里旧时常有一股臭味而得名。

2.因自然物得名。此类地名中,大部分是以地理实体所具有的代表性的自然物而得名的。

有的是以有代表性的景象得名的。如“岜务”[phja1mo∶k9],mo∶k9即“雾”。因地处高山,常见大雾而得名。“弄满”[luη5mn3],mn3即喷涌。因过去林木繁茂,泉水喷涌而得名。

有的是以该地特产得名的。如“吞盘”[thn1ph∶n1],thn1ph∶n1在当地壮语中指磨刀石。此地名有两处,一处是“圩”,因该圩所在山坡上的石头可作磨刀石而得名;一处是村屯,因屯旁冲沟有很多磨刀石而得名。“坡烟”[po1in1],因盛产烟叶而得名。

有的是以该地有代表性的动物而得名。如“弄锡”[luη5thak7],thak7即蚱蜢。所在山弄,以前蚱蜢类昆虫极多,故名。“布欧”[mo5ou2],ou2指蛇。因屯前泉水中多水蛇而得名。“那鸡”[na2kai5],屯址原是水田,田边草木茂密,常有野鸡栖息,因而得名。“弄光”[luη5kwa1],kwa1即鹿。传说所在山弄以前有鹿,故名。

这类地名中,因有代表性的植物而得名的数量非常多。如“弄眉”[luη5mui1],因该屯处于长有叫做mui1的竹子的弄场上方而得名。“逐笔”[ko∶k9pit7],因当地长有与笔相似的木贼草而得名。更多的,则是直接以“古”、“枯”、“果”(都是由壮语ko1“棵”音译而得)等开头,加上植物名做地名。如“古庞”[ko1pa∶2],pa∶2即柚子,因村旁有一棵大柚子树而得名。“古求”[ko1khjau1],khjau1即枫树,因该村附近多长枫树而得名。“枯甘”[ko1ka∶m1],ka∶m1即柑子,因该村多种植柑果树而得名。“枯仕”[ko1θai6],θai6即柿子,因村旁原有几棵柿子树而得名。“果隆”[ko1lo2],lo2即大叶榕树,因村前有一棵大叶榕树而得名。

3.因居民得名。大多是始居者的名字,或当地有影响有特点的人物。如“弄亮”[luη6liη1]因叫张开亮的人先到此土坡定居而得名。“弄匠陈”[luη6tsa6sn2],据传曾有姓陈的工匠住过,因而得名。“吓孟山”[phja1ja4mo6],据传很久以前此山为叫“娅孟”的妇人占有,故叫“娅孟山”,“吓”是“娅”的异译。“公天益山”[phja1ko5the∶n5ji2],山脚下有小山弄,原住名叫“公天益”的老人。“公为山”[phja1ko5wei2],据传有叫“公为”的人先到该山开荒,山以人名。“古文”[ko5wn2],传说该屯是叫卢哥文的人先来定居。“弄父刀”[luη2po6pja4],因名叫父刀的人先来定居而得名。

4.因地理实体的用途得名的。因用于养马、牧马而得名的如“马雅”[ma4ja2],ja2即遮盖,因该地原为马棚而得名。“马乐”[ma4lӘ∶k8],lӘ∶k8指草长得茂密。此处原是马场,多草料,因而得名。“马排”[ma4pa∶i2],因位于原用于牧马的山坡下而得名。“布马”[mo5ma4]则因泉水常用以饮马而得名。叫做“弄马”[luη2ma4]的更是比比皆是。

因养牛、牧牛而得名的。如“叫怀”[ke∶u5wa∶i2],wa∶i2即水牛,“叫”即隘口。因屯后为牧牛出入的山坳而得名。“堪怀”[kwa∶n5wa∶i2],kwa∶n5有“圈起来,拦起来”之意。因该村地处牧场东山脚,如拦牛栅门,因而得名。“甘怀”与“堪怀”读音相同,所在山弄在弄口以石头垒成门,置栅栏,以放牧水牛,因而得名。“堂怀”[ta∶3wa∶i2],ta∶3即挡。因从前在此建有挡水牛的拦棚而得名。“弄莫”[luη2mo2],mo2即“黄牛”。因所处山弄常年绿草如茵,宜于牧牛而得名。“二郎”[ηei6la∶6]更是直接以牛栏命名。la∶6即牛栏,相传该屯最初由房姓、农姓两少年开辟时,先搭建牛栏二个,因而得名。叫做“弄怀”[luη2 wa∶i2]的地名更是数量极多。

5.因居住者所属行业得名。如“富乐”[po4lo2],po4指土堆、土墩,lo2即箩。因此地以前编织箩筐的人多而得名。“盆屯”[po4pan3],pan3指搅拌。因最初定居的人专做煮制蔗糖时搅拌糖浆的工作而得名。“弄板”[luη2pe∶n3],pe∶n3即木板。此地从前长有很多大树,当地人将之锯成木板出售,因而得名。“那沙”[na2θa1],θa1即纸。相传过去是制作土纸的地方。“上皿”、“中皿”、“下皿?”,“皿”[me∶1]指陶瓷,因此地以前制作陶器,共有三屯,分处上、中、下段而得名。“敏街?”[ha∶5min6],min6指面条,这一带曾多种小麦,并制成面条,因而得名。“逐替”[ko∶k9thai5],ko∶k9指偏僻的地方、角落,thai5即剃头。传说是由一个剃头匠开辟建屯,因而得名。“焕笃”[wo∶n4to∶k9],wo∶n4to∶k9在当地壮语中有“榨油”之意。该屯盛产油茶,常制造、使用榨油用的木锤,因而得名。“上造”[sa∶4tsa∶u5],sa∶4指工厂,tsa∶u5即炒菜锅,因曾有人在此设厂炼铁铸锅而得名。

6.因事件得名。如“打笔”[tei6pit7],相传有秀才路过此地遗失了一支笔,转回此地寻到,因而得名。“甲斗”[ka∶p9tau4],ka∶p9指“合起来”,tau4即手杖。传说二百年前开村始祖迁来时,两个小儿子抬一条狗来,各持手杖助力,到后丢弃手杖,因而得名。“偶上”、“偶中”、“偶下”,所处谷地统称“偶”[au6],au6即恶心。从前有人在此采蕈吃而中毒恶心。共有三屯,分别根据其所处位置为谷地上方、中间和下方而得名。“马浪”[ma4la∶4],la∶4有事情办不成或中途停止之意。相传从前州官骑马去另一个村,到此放弃而返回,因而得名。

还有个别以某种特征代本体而得名的。如“部屯”[ma∶n3pou6],靖西人习惯把十里称为为一pou6,该村距县城约十里,正好一“部”,故名。

(四)夸张式的地名。通过对事物的合理夸大或缩小,使地理景观的特点更加鲜明,使人们更能欣赏自然形象的意趣。如“法崩山”[phja1fa4t∶t8],fa4即天,t∶t8指崩塌。该山的一边曾崩塌下来,当地人夸张地说是“天塌下来”,故名。

二、壮族地名修辞格所体现的壮族传统思维中具象思维的特征

著名的中国地图学和地名学的奠基人曾世英先生曾这样写道:“它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它和语言中的其他专名(例如人名)有相同的特点,又有不同的特点。地名构成有一定的语法规律,地名用字的分布和民族、方言的分布密切相关,地名的书写和称说可能存在不同的变体,对历史地名的考释必须从字的形音义入手,对当代地名的标准化处理,也必须联系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地名学的研究和语言学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2]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地名词同样受着语言规律的制约,因此同样深刻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

传统思维是指在民族的文化行为之中,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决定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倾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它是一个民族因其特定的素质和生存环境所决定的思维倾向。[3]P80戴昭铭也指出:“语言中的文化心理指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群体或个人从事语言价值判断和语言选择的心理机制。心理机制一般是隐蔽的,而选择的结果则是外显的。”[4]P75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对一定民族所使用的修辞手段的特点进行描写和分析,来考察该民族的文化心理;一种语言惯用的修辞手段无疑会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地名中的修辞格也是如此。

上述壮族地名中惯用的四种修辞格,体现出壮族人民传统思维中具象思维的特征。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所说的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用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5]82可见,借代的目的是突出本体的特征,使表达更显豁,更生动形象;而相关性往往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体验得到的感性认识。壮族借代式地名数量之大,分布之广,显示出壮族人民重直观、感性的思维特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指出:“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拟容取心,断辞必敢。”又说:“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他指出:比喻的心理基础是一种“切类”(类比)的联想。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也指出比喻的心理基础是“类似联想”。他说:“比喻式是根据类似的联想和对事物关系的新认识,选取另外的事物来描绘事物的内在特征。”

拟人则是物的人化,而拟人的过程,就是把客观事物(包括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想象为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品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东西。它通过形貌或本质神韵方面的相似点,起到增加表达生动性的作用。显然,拟人也是通过类比联想来完成的。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处,名叫夸张辞。”[5]130夸张需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具体对象作非现实性的想象和表述,从而更突出事物的特征。张弓则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指出:“夸张式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利用词语的条件,对事物作必要的扩大形象的描述(描写事物超过事实)。”可见,夸张是以真实为基础,用艺术的说法给人超乎寻常的感受。

我们知道,美不是关于事物性质的抽象的概念,而是生动、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脱离形象和形式的抽象的美是不存在的。在思维过程中,壮族人民总是引入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并且始终伴随着主体强烈的情感活动,不作抽象的演绎和论证,它向人们提供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动可感、富有色彩和诗意的活生生的画面。他们将由经验观察所得的事物外在性状或其他方面的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以富有特征的自然物、人物、行业、事件、用途名之,其中有不少干脆直接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人的具体生理感觉给地理实体命名,形成数量众多的借代式地名。他们在对地理实体具有感性体验的基础上,驰骋想象的翅膀,将这种体验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其他体验联系起来,甚至将其赋予人的种种特征,使这些感受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系列比喻式、比拟式、夸张式的地名。

重直观、感性、善联想的思维方式,说明具象思维是壮族传统思维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这种思维特征在壮族人民的语言运用中无处不在。对于概念和抽象观念,壮族人民总是倾向于利用对象的感性特征来进行表述,让人们从感性的把握中去体味抽象的内涵。对于抽象的道理,壮语修辞不尚直接的揭示和论证,而是借助于类比来喻示。如壮族常以“手长”[mo2lei2],喻揽权,带贬义色彩;以“手轻”[mo2mi3],喻勤快,带褒义色彩;以“有吃”[mei2kin1],喻富裕,带褒义色彩;以“嘴轻”[pa∶k9mi3],喻好问、嘴甜,带褒义色彩;用“丢短棍给猴子”来比喻自相打斗。写景状物,壮语修辞不尚抽象,而是倾向于将对象的声形色貌,以及主体的情感体验一并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如,壮族人民喜欢运用“动词/形容词+叠音后缀”来描写形貌。例如hai3sp7sp7表示出声的哭泣,te∶u2the∶t9the∶t9表示蹦蹦跳,nei1a∶u2a∶u2表示纷纷跑开,lai1s2s2表示哗哗流,lei2la∶6la∶6相当于“长长的”,θam3phja∶t9phja∶t9相当于“酸溜溜的”,o3a∶n1a∶n1相当于“乱糟糟的”。这种用法使表达细腻传神、生动形象。在写情叙志上,壮族长于形象表达,而不好抽象的宣泄。如壮族山歌反映朋友久别重逢的高兴时唱道:“pa∶2jau4na∶n2la∶i1mei2t∶2than1,kin1ta∶m3tha1khan1tso3t∶2pja∶k10”(朋友好久不相见,喝到眼胀才分别);又如,在壮族山歌《赞情鞋》中,用“kho5θi1pu3mei2ma∶t10te∶n6kha1,khjam1tha1na3no∶4na∶2sou5i4”(可惜没有袜垫脚,有损妹脸面手艺)来比喻缺少心上人做伴。所有这些,无不是通过富有美感色彩的具象性思维方式和形象化表述方法表现出来的。由此观之,壮语所特有的诗意美、色彩美、朦胧美、动态美、声律美、节奏美等,壮语修辞中的生动含蓄精神,与壮民族充满美感色彩的具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这种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是重视主体的直觉体悟和豁然贯通的思维方式,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也是一致的。

显然,传统思维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起着深层的制约作用,决定着该民族文化的特质及其走向。语言作为一个民族具有根本意义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认知的工具,反映着一个民族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样式,因而是一个凝聚着民族心理、思维特点的文化存在。修辞的运用必须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交际的社会文化情景相契合,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与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传统思维取得深层的通约,受到传统思维的制约,反映传统思维的要求。[3]P80壮族人民凭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摄取人类自身和自然万物的特征为地理实体命名,使人见其词而晓其义,如临其境,如观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栩栩如生,这与具象思维显然是互为表里的。这种寓抽象于具体,寓推理于类比,领悟多于理论,感性多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独特的诗的气质。清代美学大师王夫之说:“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在具象思维中,感性世界永远是新鲜的,富有诗意的。没有具象思维的“沟通”和“照亮”,生命、世界、存在将永远是暗淡的、没有色彩和诗意的。壮族之所以拥有发达的诗歌文化,成为歌的海洋,与这样的思维方式,与这种诗的气质同样是密不可分的。从壮族地名中,我们无疑已窥见了这一点。

注:

1.本文所引地名及考释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地名志》(靖西县人民政府编,1985年)和《靖西壮语研究》(郑贻青著,1996)。

2.本文用例主要来自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中的靖西话。

3.靖西话共有6个舒声调、4个促声调共10个声调。调值分别如下:舒声调1―53,2―21,3―2323,4―213,5―45;促声调6―324,7―44,8―21,9―45,10―14。文中壮语读音只标调类,不标调值。

4.部分用例出自《广西民族语言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0)和《靖西壮语研究》(郑贻青著,19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