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造势生财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万事开头难,要想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更是如此,只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终日埋头苦干,寄希望于终有一天被人赏识,实在过于被动,算不上是明智之举。与之相反,多用一点智慧,试试曲线救国,却往往能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收到意外的效果。这就是造势的艺术。利用别的力量为自己鸣锣开道,制造出一种呼之欲出的声势,然后才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闪亮登场。
肖邦掉包李斯特
1931年的一天,一场李斯特的钢琴演奏会正在巴黎举行。几曲奏罢,台上的灯光突然熄灭了,不过音乐声很快便再次响起,观众们依然如痴如醉地陶醉在优美的琴声中。随着这一曲最后一个音符的终止,台上的灯光再次点亮。观众却发现,坐在钢琴前面的竟然不是李斯特,黑暗之中,演奏者居然“调包”了!在观众惊诧的目光中,李斯特走上台来,隆重地向大家介绍来自波兰的青年音乐家肖邦。观众们深深地为肖邦的才能所折服,剧场里掌声雷动。
肖邦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过人的天赋,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说,也与他善于“造势”密不可分,借助李斯特的名声登台亮相,将自己推在众人的面前,算得上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原本囊中羞涩,甚至无力自己举办音乐会的肖邦,终于受到了巴黎音乐界的认可,迎来了事业上的黄金时期。
毕加索找托儿
毕加索成名之前,曾只身到艺术之都巴黎闯荡。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到画店里推销,希望能在店里寄卖。可是所有的老板都说,自己这里只寄卖名人的画作。那时的毕加索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卒,自然没有人对他的画感兴趣,甚至都懒得看一眼。他的作品不但卖不出去,就连进入画店的机会都没有。
眼看身上的钱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只能无功而返。毕加索掂了掂口袋里仅剩的十几个银币,决定孤注一掷。他找来几个大学生,给每人一笔小费,只要求他们做一件事:每天到巴黎不同的画店里转悠,询问老板能否买到毕加索的画。
接下来的日子里,巴黎的画店老板都遇到了同样的怪事,总有年轻人到店里打听在哪儿能够买到毕加索的画。毕加索是谁?他怎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大大小小的老板都渴望见到这个先声夺人的毕加索,四处打听他的来头。直到此时,毕加索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带着自己的画,出现在如饥似渴的画店老板面前,成功卖出了自己的作品,从而一夜成名。
毛姆使美人计
英国作家毛姆年轻时只是一名小官员,闲暇时候喜欢写写小说,不过由于没有什么名气,出的作品自然也不畅销,就连出版商都找不出什么由头来为他宣传。
毛姆只好亲自出马,他来到一家有名的报社,要为自己的小说做做宣传。第二天,人们便看到了这样一则征婚启事:“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的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看到启事的年轻姑娘们顾不上再细看一遍,马上飞快地冲向书店,抢购毛姆刚刚出版的小说,想看看那个让百万富翁垂青的女主角到底是什么样子,以便自己效仿。中年父母们也加入了购书的队伍,希望将自己的女儿培养得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将来也找个百万富翁做女婿。就连小伙子们也争先恐后买毛姆的书,要了解一下百万富翁的择友标准。
一时间,书店门外购买毛姆小说的人们排起了长龙,几天之后,整个英国已经找不到毛姆的书了。人们沉浸在小说的情节之中,顾不上去关注到底谁成为了那个幸运的新娘,只是满心期待作者下本书的问世。
而毛姆呢,再也不是那个穷酸的小官员了。他成功地跻身于“畅销书作家”行列,出版商们争抢着他的版权,许以丰厚的稿酬,他终于得偿所愿,名利双收。
史蒂芬以退为进
维斯卡亚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许多大学生将毕业后去那里工作视为人生目标。史蒂芬便是其中一人,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向维斯卡亚提出申请,和许多人一样,他被拒绝了。不过史蒂芬没有轻易放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并有所作为。为此,他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史蒂芬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愿提供任何无偿的劳动,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公司方面还是没有放过这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将史蒂芬安排到车间里扫铁屑。一年里,史蒂芬勤勤恳恳地当着一名清洁工,暗中却在观察了解公司里发生的每一幕。
恰在那时,维斯卡亚的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公司蒙受重大损失,这一切早已被成天混在车间里的史蒂芬看在眼里。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商议对策,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史蒂芬径直走进了会议室,提出直接见总经理。随后,他提出自己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看法,并拿出了一份改进设计图。这个穿着工装裤的清洁员让总经理和董事们眼前一亮,打听之后,才知道史蒂芬的教育背景和现状。由于他的方案切实有效,董事会当即任命这个编外的清洁工成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史蒂芬的造势策略终于成功了,清洁工的草根身份,让他的才能更显熠熠生辉,使他实现了事业上的连升三级。更重要的是,升职后史蒂芬的收入自然是远非往日所能相比的。
(司志政摘自《乐龄时尚》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