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认识及实践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认识及实践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人面临或预见到某种现实威胁和危险时,会出现焦燥不安、紧张和恐惧。分离性焦虑是婴幼儿离开自己的亲人,就会感到失去了感情的依托,感到不安全,面对着不熟悉的、不理解的事件,失去了使他舒适和满意的主要源泉,打乱了他的依恋,从而产生分离性焦虑。

关键词:幼儿 入园 焦虑 认识 策略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他会造成人心态失衡,还会促发和加重许多疾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婴幼儿分离焦虑引起足够的重视,运用多种缓解策略去调整和改变婴幼儿焦虑情绪。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究了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归纳了几种分离焦虑的缓解策略

一、婴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

幼儿分离焦虑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以及幼儿自身的因素等有关联。

其一,是家长的因素。

1.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溺爱。我们曾经对小班孩子入园前的家庭教养情况做过调查,如孩子在家吃饭,父母、祖辈喂孩子吃饭的约占五成,成人偶尔帮忙喂饭的约占三成,能自己吃饭的孩子仅占两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独立性差。当他们走进幼儿园,面对大量必须自己完成的事情时,必然会产生焦虑。上洗手间不会穿脱裤子,午睡起床不会穿鞋,吃饭不愿动手,或者撒得满地。虽然有老师照顾,但毕竟不像家人照顾得那么及时周到。这样的孩子更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2.亲子依恋关系质量的影响。出生后在父母身边长大,受到父母及时关注、回应,感受父母温柔照顾的孩子,容易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内心安全感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信任,愿意主动去探索学习。这类孩子在入园时,能比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或不断变化照料者,或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则容易形成矛盾型或回避型的依恋关系。这类孩子内心安全感较弱,对周围世界不信任,容易产生较强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不仅会影响孩子,也会影响家长。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常识,不能正确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或是自身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会导致家长分离焦虑的产生。这些家长常常在送孩子入园后,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搂搂,可谓难分难舍,更有甚者,在送孩子入园时,与孩子一起痛哭流涕。家长的这些情绪表现,会进一步影响到孩子,增加孩子分离焦虑的强度。

其二,婴幼儿自身的因素造成。

1.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是目前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孩子不能独立用餐,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等。入园后,不再有家长细致及时的照顾,幼儿难以完成自己的事情,需要等待或寻求老师的帮助。此时,孩子往往会受到情绪上的困扰,激发或增强分离焦虑。

2.生活节律的变化是导致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每个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起床、活动、进餐、午睡等,都各有自己的节律。但一旦走进幼儿园,就要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原有的生活节律就会被打乱。对适应能力比较弱的孩子而言,生活节律的变化也会带来焦虑。

3.个性因素也是造成分离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不愿意亲近教师和同伴,不愿参与各类活动,这样,对父母亲人依恋的需要就更强烈,孩子会情绪不稳定,悲伤哭泣,甚至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出现攻击,其分离焦虑表现得更为强烈。但个性开朗的孩子,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容易与教师建立起新的、稳定的依恋关系,分离焦虑的强度会减弱。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婴幼儿分离焦虑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幼儿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因此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温馨、和谐的外部环境,是改善婴幼儿分离焦虑的先决条件。

每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小班或托班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妈妈呢?她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就不见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究竟去了哪里?”专家解释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对他有反应的人面临分离时,会产生一种不适应行为。

每个幼儿的表现不同,其原因却大致相同,那是因为离开了自己的亲人。研究证实:“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这是孩子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的敏感性反应。”有的孩子会以冲动的方式表现自己,如踢打、喊叫等,也有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自己的防御手段,一般表现为固执、压抑。这就是孩子分离焦虑的一般表现,专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这种分离焦虑来源于依恋障碍,这是每个入园孩子必然经历的情绪反应。

的确,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陌生的环境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这种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就是焦虑,因为上幼儿园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入园焦虑。

因为幼儿具有不稳定、易冲动、情感外露、控制情感的能力差、易受感染的特点。我针对以上种种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及相关的理论学说,总结了一些应对新入园有焦虑感的幼儿的策略。

二、减缓婴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园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亲切、热情地接待幼儿,给幼儿留下良好印象。

入园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很紧张,甚至害怕,会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松,这时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地摸摸幼儿的头、脸或者抱抱他、亲亲他,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紧张感会消除许多的。然后教师试着与其交谈,问问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属什么的?还可根据其属相说些让幼儿开心的话,如:“哦,原来是只可爱的小兔子呀!老师最喜欢小兔子了,你可要做个听话的乖乖兔呀!”在这样的交谈中,渗透着对幼儿的期望、要求。孩子看到老师这么可亲、慈爱,害怕的心情又减少几分,心里会放松许多。

(二)“生活化”环境的创设。

所谓“生活化”的环境就是指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上的一个互补,这就好比一个家庭,母亲尽量使家庭舒适、和睦,丰富多彩和情趣盎然。教室的主要魅力在于干净和整洁,每样东西布置得恰到好处,没有灰尘,光线充足,令人愉快。

1.精心设计活动室的环境,物品摆放整齐。孩子一走进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活动室度过。怎样设计一个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喜欢的活动室,是老师们面临的问题。老师们在设计活动室环境时,既要考虑三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喜好,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活动室环境;又要考虑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从孩子的现状出发,所有的材料方便孩子自己取放和操作,从而让孩子获得愉悦感和对环境的掌控感,减少无助感带来的焦虑。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喜欢的、实用的教具,适合儿童的身材、体力,同时方便儿童使用。所有的教具都要小心地依次放置,永远保持美丽、光泽与完美。例如:橡皮泥的家:同色系的橡皮泥罐、盘子和工具,幼儿在取用时可以一份一份的拿,玩好后还能归拢在一起物归原处。各种豆类、米粒、玻璃珠和塑料瓶、玻璃瓶,孩子们就喜欢将东西放进瓶子里,再从瓶子里倒出来。他们享受的是放的这个过程,听的是这种倒进倒出的声音。又如:我们将家中各类盒子(鞋盒、玩具包装盒、食品盒等)收集来园,孩子们可以用来垒高,又可以用来搭火车,盒子的轻便和生活化,也成为了他们最爱的玩具之一。同时,我们将与幼儿共同布置的教室环境的版面位置放低,基本与幼儿的视线齐平。比如,在玻璃窗上做成的手印花,在装饰板上完成的汽车组合,在镜子上进行的粘贴花等。一切从孩子们的身高和视线考虑,使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了解了各种事物的特性,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创设轻松、自由的空间。婴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吃、住、行等对他们来说都出现了困难。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便器与家里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婴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的情绪情感油然而生。

因此我们在午餐、午睡等生活环境中做了一些调整。首先,制作午餐的营养员将小小班的饭菜安排成厚粥烂饭、菜饭、煨饭等形式,减轻了孩子们一入园不仅没人喂饭,还要吃大量的饭菜。其次,依照家庭式的一些做法,对于幼儿的进餐以添饭的形式为主。就是说,先盛给幼儿少量,然后再在其吃的程度上添加。这样一来,孩子们吃饭就没有了压力,也就不会产生家和幼儿园不一样的想法。

3.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幼儿初入幼儿园,对新的环境感到胆怯,对一日生活的节奏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这时应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活动室、盥洗室、厨房、舞蹈室和陶艺室、多媒体教室,感统训练室及大型活动器械等。让幼儿知道这些地方、这些东西都是作什么用的,小朋友每天要在这里做些什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熟悉周围环境,使孩子们惶恐的心情趋于平静,对幼儿园的生活逐渐产生了兴趣,情绪得到稳定。

即使教师的准备、接待工作做得再周密、再好,也免不了有少数幼儿哭哭闹闹的现象。尽快止住幼儿的哭闹,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4.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转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唱歌、讲故事、画画、体育游戏等,分散孩子对焦虑情绪的关注,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每年小班入园时,我们都会发现,有很多孩子在进餐、午睡时比较容易出现哭泣等情绪波动,但在教师组织活动时,注意力被吸引,情绪状态良好。

5.及时与家长沟通。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年轻的父母也没有孩子上幼儿园的经验。所以在孩子入园初期,父母也非常焦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一方面是向家长及时汇报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放心;另一方面要了解家长的想法,消除家长可能产生的误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是可取的,新入园托班把变哭的海洋为爱的港湾,使三岁的幼儿轻松地踏上人生第一站,他们顺利平稳地渡过了人生的小小转折点,这其中教师适当地缓解焦虑策略和家园合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与家长的共识是基础和前提,而良好的互动是达到美好结果的必要手段。有了成人的共同努力,幼儿园很快成为这些托班幼儿的快乐天堂,第二个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