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史为鉴,开启学生“爱史”的心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史为鉴,开启学生“爱史”的心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历史教学一直存在的问题,以史为鉴开启学生“爱史”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历史;以史为鉴;爱史

随着近几年江苏省高考政策的调整,语文、数学、英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再加上就业形势的压力,历史作为“副科”“小科”的地位也越发深入人心了。在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进而提升历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这也成为历史教学工作组迫不及待地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以史为鉴,开启学生“爱史”的心灵呢?

一、“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知道学习历史的意义

一方面,学习历史可以让人明智,提高我们的“智商”。唐太宗曾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学习历史,可以明志,更多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学习历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学习历史,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大约知晓今天的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避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学习历史,可以借鉴其经验,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学习历史,让我们学会了推敲,真实的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考验的,虚假的是经不住推敲和时间考验的。另一方面,学习历史可以解决幸福度问题,提高我们的“情商”。现在的我们处于高科技时代,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高科技不一定带来幸福感。比方说,电饭煲甚至是再高级的电饭煲都煮不出“妈妈的味道”。

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历史发展的大概历程,但是如何学好历史呢,普遍的认识——背、记,所以在考试之前学生会花大量时间去背,可是考试之后学生又会忘记。为什么学生对学习历史会产生这样的认知,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历史,那些历史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评价等记住了又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自然不会对历史产生兴趣。而我们经常讲的“以史为鉴”,对于学生又过于空洞和模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重点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相联系,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历史对他们产生的真实而又切实的影响。比如,讲授“王安石变法”时,一般都会把重点放在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以及评价上面,但是我又增加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在学生讨论之后,得出其失败的原因有:(1)变法事先缺乏宣传,导致在变法的过程中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在变法的反对阵营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而其中的精英部分,在经过足够的宣传说服后应该是可以被吸收进变法阵营中的。(2)政策执行不力。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实行,与理想相去甚远。如果贫困民户自愿请贷官钱,尚有可说,但实际上是地方官强迫农民五家互保后再逐家派定数目,称为散青苗,地方官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盖怕贫下户无力偿还,这还谈什么惠民呢?(3)刚愎自用。王安石性刚,与神宗议论国事,有所抗辩,声色俱厉,神宗每为之改容听纳。创行变法之初,司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安石覆书抗议,深不以为然,二人本是极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从此画地绝交。例如,苏轼本来是拥护法的最好人选,但苏轼的很多正确的意见也未能被王安石采纳。在分析之后,启发学生思考改革的关键是什么——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互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得给人可信度。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立刻领悟到“以史为鉴”的具体含义,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中会提到各种朝代的钱币或者字画、发明或者关于哲学类的思考。虽然这些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可以通过课文知识的讲解,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增加学生对古钱币、字画基本的认识能力。学生是独立的有自己思考能力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在教学中能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人生有关哲学的思考,能够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恒心,同时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也能有所帮助,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启发

为什么学生缺乏历史历史责任感,这跟历史教学工作者忽略了在这方面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关系。杜威说过:“儿童生来就有一个自然愿望,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当这种倾向没有被利用时,当这种倾向被别的动机取而代之时,一种积累起来的反对社会精神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比如通过学习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等史实,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作为终极追求目标,包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体验与感悟。它要求学生不仅关怀自我实现,而且关怀社会、甚至人类文明的前途。正是一辈辈千百万人的这种责任感推动着社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都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以史为鉴,开启学生“爱史”的心灵。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