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四个着力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四个着力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那么,应该抓住哪些着力点优化朗读指导呢?

一、着力掌握朗读技能,读出“功力”

于永正老师说,他没读《朗读学》时根本不知道朗读的“四大技巧”。所谓朗读技巧是对语音、话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正确的停顿,包括标点的停顿、词语的停顿和情感的停顿等。一般而言,标点的停顿也有所差别,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稍长,分号、冒号停顿稍短.其次是逗号、顿号,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最长。但这又不是绝对的,还得根据语境、文中的感情作调整,有时逗号要当作句号读,有时句号、叹号要当作逗号读。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想象的空间,也无法变换语气。有时为感情表达的需要,在有标点的地方可以不停顿。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而这样的停顿往往声断意连。其次,重音是朗读的四大技巧之一,被称为朗读的“王牌”。朗读时把需要强调的词语、句子用重音读出来,以表达情感、启发想象,这也是朗读的基本技能。词语一般是前一个字重读,如喜欢、慈祥、聪明等。如果词语的结构是偏正式,如红花、青草、蓝天、白云,一般后一个字重读。同时,句子中的重读部分往往又和具体的语境有关,如《大禹治水》的第二小节:“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加点部分就需要重读,还可以适当拉长,以突出大禹治理洪水的艰辛。最关键的,哪些词语要读重音还得看在这一句话中,作者要强调的是什么、最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此外,还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处理好强弱、高低、快慢、虚实等关系,这叫读出“节奏”。节奏,被称为朗读的第四大技巧。朗读篇课文和唱首歌一样,节奏是变化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懂点音乐,有点艺术修养,才能读出深厚的朗读“功力”。

二、着力深度解读教材,读出“基调”

有些老师上课时喜欢“煽情”,容易“激动”,动辄拖腔拿调,无病,加上夸张的表情动作,失去了纯正之美、自然之美,让朗读走了形、变了味,使人难以接受。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有个学生的声音有点夸张。于老师立即提醒她:“你再来读,很自然地读,就像平时说话那样!”学生觉得不好意思,再次朗读时收敛了许多,听起来也比较舒服了。叶圣陶先生曾言:“你把一个孩子关在屋子里朗读,你在屋外听。如果听到里边像说话,就对了:如果听到里边是朗诵,就不对了。”《纲要》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定语中的三个词语的排列顺序,我们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不是首要任务,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远比有感情紧要得多。因为感情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只有学生把文章读通了、读顺了、读懂了,领会了文章内涵,朗读才有质量。一般而言,叙述性的课文可以用平缓的语调,富有号召性的文章可以读得噱慨激昂,伤感的文章可以用低沉的语调,积极向上的文字可以用欢快的语调……如《人类的老师》是一篇关于仿生学的课文,介绍了人类是如何从自然界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这类文章只要自然、清晰地介绍,把重点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气的变化,自然流畅地传递出来就行了。

三、着力把握年龄特征,读出“差异”

在小学语文课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重视朗读,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朗读提出阶段性的要求。第一阶段应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阶段能够读通句子,流利、连贯地朗读课文,即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渐达到流利。第三阶段的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必须把握好:低年级的“有感情”就是“读出合适的语气”,就是“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在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中,教师要尽量少分析、少解释,要让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朗读。在辅佐手段上,可以运用“图文并茂”、想象表演读的方法,也可以由图到文,想象朗读。允许低年级学生从儿童独到的理解和体会出发进行朗读。其次,中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掌握的词汇量也在增多。默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有感情朗读仍然很重要。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正确处理朗读与默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一些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语句,更需要重点读、反复读,以此作为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突破口。其次,在高年级朗读教学中,还须着重从“语用”的角度指导。这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再单纯从文章内容和作者感情的角度提出要求,而是从文章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规律的角度做具体的指导,不能简单要求学生读出哪种感情,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感悟到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学生朗读中的矫情做作,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语言运用规律。

四、着力于丰富朗读形式,读出“味道”

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课,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一位教师执教时,始终把它当作故事让学生读,将整个教学过程置于“读故事、讲故事”的自然状态,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了故事的深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教学说明文,可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童话,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演故事;教学散文,可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教学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另外,还可以开展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在朗读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