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梭坡嘉绒藏族成年礼中的社会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梭坡嘉绒藏族成年礼中的社会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成年礼作为青少年迈向成人的仪式,广泛存在于西南民族地区。本文从梭坡乡嘉绒藏族女子成年礼的来历、举办的程序出发,探究成年礼在儿童社会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梭坡嘉绒藏族 成年礼 儿童社会化

成年礼作为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一个文化生活现象,凝聚了民族独特的文化因素,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青年人的思想道德、价值判断,对民族成员起着教化作用。梭坡的成年礼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民族特色,是青少年从儿童走向成人的基础。

一、梭坡嘉绒藏族女子成年礼的来历

梭坡乡位于丹巴县城东部。东与小金县接界,南部和西南部与格宗乡接壤;西北与城镇相连,北与中路、岳扎、半扇门乡毗邻。梭坡乡三面傍山,一面倚水,自然形成山区河谷,其最初的名称为“穹德”,“穹”是指凤凰,“德”是指多山多水形成的掌状地貌,意指人居环境最佳,万物祥瑞的地方。现名“梭坡”,系藏语音译,意为蒙古族,据传很久以前,有一批蒙古族人到此放牧而得名。梭坡乡紧邻墨尔多神山,是嘉绒藏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梭坡乡弄中村甲都一带曾发现大量的城墙废墟和古建筑遗址,有专家怀疑这是隋唐时期东女国的国都所在地,这与当地人口中的“夏孟杰吉布”(翻译成汉语正好为“东女王”)正好相符。东女国的文化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化,东女王非常重视女子的成长,规定每个女孩在成年之际都要举行相关的仪式,仪式中要将头发编于簪子上,这与《敦煌本吐蕃历文书》记载的吐蕃王朝时期,妇女“结发辫于顶髻”的风俗相似。据历史记载,吐蕃曾占领了附国、嘉良等地。吐蕃行顶髻的风俗也传入了四川藏区,影响了隋唐时代的熹良、东女、党项等部族的妇女梳妆的习俗。梭坡女子成人礼上将女孩头发环绕头部呈髻状的习俗可能正是从吐蕃传入的。

二、梭坡嘉绒藏族的女子成年礼的举行

梭坡嘉绒藏族的女子成年礼的藏名叫做“扎形京”或“萨京”,翻译成汉语为“戴角角”,意为穿成年新装。据当地人介绍,年龄在15岁至25岁之间的女孩都要举行成年礼,成人礼是村寨里每一个女子都必经的重要人生仪式。

在成年礼仪式举行之前,女孩的母亲会让女孩尽量少干农活、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保证女孩能在仪式当天显得白嫩。除此之外,姑娘还会在成人仪式前三天开始梳洗头发,拔去额头的汗毛及不能辫小辫子的短头发。举行仪式的头天晚上睡觉时换上干净的枕头,用绸缎包住秀发,保证头发的洁净。成人礼的服饰也有特别的讲究,传说梭坡子民为凤凰的后代,因此女子的着装也要像凤凰一般艳丽多彩、雍容华贵,女孩们常以玛瑙、珍珠、金银、绿松石等作为饰品。头饰是女孩装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人礼的头饰在藏语中被称为“扎信”,意指女孩脑后绑扎的两根横条,它必须整齐成双,一端套有象骨多眼方珠,意为夫妻门当户对,永结同心,同时又有从此可以寻求自己理想伴侣的寓意。

仪式开始时,姑娘们从平时举行宗教活动的转经房里列队而出,队伍最前面是两名拿着唐卡画的长者,其后是举行成年礼的姑娘和陪伴女,最后是姑娘的舅舅们。陪伴女在仪式当天也需要打扮,唯一不同的是她们不在头上插横条。这些被称为“拉沙莫热”的陪伴女是在近几年内戴了角角跳过锅庄已是成人的姑娘或已结婚生有一个小孩的母亲,她们和姑娘的关系特殊,私下会交流一些较为隐秘的话题,是姑娘步入成年的引路人。舅舅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在成人仪式上他不仅要为女孩带上哈达,还要向女孩撒去鲜花和小麦,为她们带去吉祥。女子在举行成年礼的时候还需要聆听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教诲,学习成人之后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在仪式完成之后,姑娘们会在草坪上跳起锅庄,期间,人们会对女孩的容貌、气质及家庭富有程度等作出评价,作为挑选媳妇的条件。

三、梭坡嘉绒藏族女子成年礼中的社会化

社会身份的获得:在嘉绒藏族的传统文化中,生理上的成熟不能完全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年的标准,只有在举行过成年礼之后,她才能真正获得一个成年人的身份,享受一个成年人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只有举办过成年礼的女子才享有婚嫁的权利,否则就会遭到村里人的鄙视。

社会规则的习得:这种以成年礼作为能否婚嫁的判断标准是嘉绒藏族伦理道德的体现,成年礼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伦理道德观念的强化。另外,嘉绒藏族女子成年礼上对服饰的重视也是对性别角色的强化,通过服饰这一外在的文化形式分清性别角色,突出女性之柔美,强调女性生儿育女、繁衍氏族的重任。同时,仪式中的陪伴女和女孩之间的许多悄悄话也是关于生育文化的内容,村里年纪较长的妇女通常会向刚成年的姑娘传授关于婚姻生活的常识,这是一种生活经验的传递。而仪式中老人的教诲也是村寨生产生活经验及行为规范的传递。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成年礼是在梭坡人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无疑是民间智慧的凝结。成年礼通常都伴随着浓重的宗教色彩,是青少年了解自己村寨的传说、历史、习俗的重要时刻。成年礼的举行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增强了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对保存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的成年,生理因素并非衡量的唯一标准,真正的成年应是对他所处社会文化的习得,正如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说:“事实上,人们所认识到的青春期是个社会问题……所谓的进入成人阶段,其标志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生理发育进入期,而是文化制约的青春期仪式。”成年礼作为梭坡女子必经的重要人生仪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民族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宋孝忠.传统成人仪式的教育意蕴[J].成人教育,2007.

[2]阎光才.成人仪式的象征与教育日常生活[J].教育科学研究,2005.

[3]沙马日体,史军.凉山彝族女孩成年礼仪[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4]朴红月.普米族成年礼及其教育性分析[J].科教文汇,2010.

[5]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