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歌鉴赏迁移性训练举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对大量复杂问题进行比较、归纳,从中找出共同规律,或从类似问题中,通过对比找出其不同点,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学习诗歌鉴赏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诗词在情感、意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实行迁移性训练,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较为熟练地进行鉴赏诗歌的目的。
关键词: 诗歌鉴赏教学迁移性训练鉴赏
诗歌鉴赏教学是阅读鉴赏中的重头戏,学生虽然对此较有兴趣,但要使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达到较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较为轻松熟练地鉴赏一般未学过的诗词,难度相对大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训练。
一、迁移性训练的认知依据
迁移即同类迁移,这里指在教学训练中将相同类型的诗词曲或是非同类但在某个方面具有相似点的几首诗词联系起来,共同进行比较鉴赏,以便学生进行联想对比。从诗人在诗歌中或抒情或述志,或写景或状物等方面的手法技巧中,归纳出一些通用规律,达到加深印象,巩固基础,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便于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可举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雪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前一首中的“争”、“击”、“翔”、“竞”等词,与后一首中“舞”、“驰”、“试”等词,都具有力度千钧、铿锵有力的特点。两诗虽写于不同时期,却都具有气势磅礴、豪气干云的情感特征,都以壮景写壮情、抒壮志,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怀、大气魄。
二、迁移性训练的角度
1.情感态度方面。例如同是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诗,屈原和陆游因时代、经历的不同,前者多用香草美人喻美好理想和忠贞不渝的高洁品质,后者多通过酒、剑、梦、风雨、烟柳等写山河凋零,壮士困厄,壮志难酬的怨愤之情。迁移训练时要善于同中求异,异中趋同,通过比较分析领会同一题材、不同诗词在写法上既灵活多变,又在某些方面有共同规律可循的特点。
2.意象方面。应注意在比较阅读中归纳出不同诗人在同类意象中所蕴含的同类意蕴。如杨柳、长亭、南浦、酒多表现临别难舍和别后相思;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蕴寓思乡之情;梧桐、芭蕉、猿猴、杜鹃多表达愁苦、悲伤之情;菊、梅、松竹多喻高洁坚贞之意;长城、楼兰、柳营、羌笛多用于抒写对征戍边的某种感慨等,如韦应物《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优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和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你还可举出一些用大雁写秋思乡愁的诗句吗?
不同诗人,因其身世境遇不同,因而在同一意象中所寄寓的情感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柳”一般有“留恋难舍”、“依依惜别”之寓意,充满了离别之愁,但有时如在“烟柳画桥”、“河堤杨柳醉春烟”等诗句中,又表现出对春天的美景和生机的赞美之情,充满了喜悦与兴奋。
再如张乔《河湟旧卒》:“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与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两首诗描绘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明确:同是写征战戍边,前者描绘的是征战戍边,年老返乡的旧卒,后者描绘的是为抗击匈奴战死沙场的士卒。)
3.表达技巧方面。运用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比喻、对比、渲染、烘托、象征、用典想象和联想、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自描工笔、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喻今、抑扬结合、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训练。例如: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两首诗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再如: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唯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明确: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前者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后者今昔(或时间)对比。)通过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启发学生从细处入手,进行鉴赏分析。注意到相同的手法,因遣词造句的不同,其功用也可能不同。
4.语言风格方面。不同诗人在语言运用和总体风格上也会有不同,但不同诗人语言风格也可能有相似之处。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平淡、华丽、直率、委婉(含蓄)、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悲慨等。如王维和陶渊明用“清新淡雅”四字可归纳出他们语言风格上的共同点。而苏轼和辛弃疾风格上的相同点是豪放雄浑,柳永和李清照同属婉约清丽一派。通过大量比较迁移训练,学生领略这些不同风格特点,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快就能分清类别,辨明风格,答出关键,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