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21-01

【摘要】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溃疡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 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 g /次,4 次/d;口服普伐他汀,20 mg/次,每天睡前口服1次;实验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减缓时间,乃至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症状缓解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整体有效率均要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普伐他汀;临床疗效;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其中一种疾病,局限于结肠、呈现为慢性弥漫性黏膜炎症的特殊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严重者出现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1,2]。类似于中医中所讲到的“肠澼”、“泄泻”和“腹痛”。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也较为常见,属于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增加趋势,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焦点问题。临床上通常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主要常用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包括柳氮磺吡啶、奥沙拉嗪以及美沙拉嗪等。本组研究通过普伐他汀与柳氮磺吡啶治疗的比较,发现普伐他汀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疗效更加显著。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2 年1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计76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平均年龄38.3 ± 4.6岁,其中,60岁以下患者48例,60岁或者60岁以上患者2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组法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 g /次,4 次/d;口服普伐他汀,20 mg/次,每天睡前口服1次;实验组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减缓时间,乃至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症状缓解情况等指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各个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3 疗效指标 治愈:缓腹痛、排便正常,无出血,病状消失,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症状表现和体征基本消失,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结肠镜检结果显示黏膜仍然存在程度较轻的炎症;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 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的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整体有效率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为基因因素、机体不适当的免疫反应、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多种多样,腹泻、血便、腹痛、肠外表现等是主要的临床症状。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常情况下病程较长、病症迁延不愈,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而柳氮磺胺吡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产生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头痛及网状细胞增多等。

临床上通常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本文研究普伐他汀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研究表明,临床上应用普伐他汀治疗,可以减轻结肠炎症对肠黏膜的损伤,经过研究结果对比,普伐他汀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有效率高于柳氮磺吡啶,完全治愈率为6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6%。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临床上使用普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普伐他汀除可以使胆固醇水平降低,对血脂进行调节,抗血管粥样硬化外,还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由于氧化导致的损伤是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明确因素,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采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例如肝细胞损害、脉管炎、心肌慢性损害等,且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其主要治疗机制可能与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对超氧化阴离子的产生进行抑制,使自由基数量减少,进行免疫调节,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等因素有关[5,6]。

参考文献

[1]蒋志洪,罗和生,史宏. 溃结栓直肠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9): 50-51.

[2]欧阳钦,温忠慧,万学红.危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J]. 中华消化杂志,2001,21: 201-204.

[3]江学良,权启镇,王志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 332-334.

[4]张守栓. 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2009,17(34): 91-93.

[5]Baumgart DC,Carding S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ause and immunobiology [J]. Lancet,2007,369(9573): 1627-1640.

[6]Uchino M,Matsuoka H,Bando T.Surgery for ulcerative colitis in 1000 patients[J]. Int J Colorectal Dis,2010,14(10): 10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