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由写作法例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文体现了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功底,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分作文来之不易,是同学们持之以恒训练的结果。本文提供一种自由写作法以供借鉴,具体做法是:每学完一篇文章写一段话,哪怕是一句话,但要有自己的想法,或有文采,或有哲理,或有真情实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或使用比喻、反问、对比、夸张等不同的修辞来写。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关键词:高中自由写作例说
一、文章内容
《滕王阁序》体现了王勃生不逢时的感伤情怀。
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王勃登上滕王高阁眺望“落霞与孤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胜景时发出了“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人生慨叹!
《琵琶行》写出了白居易卧病谪居浔阳的痛苦和悲哀。
历尽人世沧桑、饱经世态炎凉的琵琶女出神入化的弹奏拨动了白居易痛楚的心弦,琵琶女饱含无奈悲叹和绝望哀鸣的诉说触痛了白居易伤痕累累的心,于是白居易发出了一声深沉的浩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一统天下的王者之气。
曹操为实现“拯黎民于乱世,还天下以清平”的理想曾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和颁布《求贤令》,渴望得到贤才而建功立业,赤壁大战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短歌行》中唱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写作手法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元杂剧的代表作,是“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的戏剧典范,细节描写是其特色之一。
《西厢记》中典型的细节描写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如本来是做道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但衣裙素雅,不施粉黛的崔莺莺一出场,华光四射,百媚俱生,立即使道场变成喧嚣热闹闹元宵的场景,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崔莺莺身上,以致小和尚“经也忘了念,脑袋当磬敲”,从侧面写出了崔莺莺的美若天仙,气度不凡。
当崔莺莺暗约张君瑞到后花园幽会,张君瑞晚上翻墙入园时又有一段细节描写。红娘听到动静后惊叫:“有贼!”小姐随口问道:“是谁?”张君瑞惴惴地说:“是小生。”太可笑了吧,有贼怎么还问是谁呢?贼还会回答是我呀。
再如,新婚燕尔的崔张二人被老夫人棒打鸳鸯,张君瑞不得不进京赶考,长亭送别的一幕。“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刚说要走,望见长亭,人立马瘦了一圈,你说是不是又太夸张了呢?
三、作者情感
《蜀相》是杜甫以忠贞典范和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来自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贤相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而六出祁山,但功败垂成,命殒五丈原,正所谓“出师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旅夜抒怀》表明了晚年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飘零之感。
湘江上,浪迹萍踪(颠沛流离)的诗圣杜甫流不尽的是悲伤泪,随波荡漾的一叶孤舟载不动的是家国愁。
四读者感受
《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抗战小说的杰作。
读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如饮浓浓的咖啡,令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作者用清新的语言和明快的色调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华北水乡白洋淀和里淳朴的民风及人民安乐祥和的生活,这岂能容日本铁蹄的践踏与蹂躏,也更能激起了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同仇敌忾,抵御外族的入侵。
“诗圣”杜甫的诗歌是唐诗的一座高峰。
子美,你是我心中的圣人,为了你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你上蜀道,住茅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你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而折腰,你批判社会的黑暗,所以才有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佳句。
在那个经济萧条,社会黑暗的环境中,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你则不管穷达都要救庶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你并没有因大环境的黑暗而败落,而是“宁苦身以利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身入狼邦,心系燕国的壮士荆轲感动了多少志士仁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为刺客的你,死得其所。壮哉,壮哉!
当年燕国山穷水尽之时,你挺身而出,为了反对强秦,你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挺立秦廷之上,身遭八创而倚柱长笑,箕踞以骂。望着你远去的背影,我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因为你刺秦的行动是弱者反抗强者的壮举,是受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典范。
我心里想:假如当初荆轲不接受太子丹的请求,不去当刺客就不会有如此下场,他的生命也会继续下去,而这时我的脑海里又闪现出另一种想法:不对,不对!“士为知己者死”呀,荆轲和太子丹可以称得上是知己,他怎么能为了苟延残喘而不去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呢?他绝不会去做那样的一个小人,正因如此,他才称得上是一位英雄,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正因如此,他的思想放出的灿烂光茫才使多少懦者立志,卑者亢奋,真所谓: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