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君的书法担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觉得在文化的传承与担当同时并存这样一种情景中,黄君可以说是一位践行者。他说:“此生无多能,只想做一个纯粹的书法家。”文化的承担面极为繁复,一个人只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尽一己之力。黄君强调,他所期待的书法家要“对得起时代,又尽量能与古代优秀书家沟通对话”。以目前黄君所取得的成就看,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纯粹的书法家了,虽然这可能距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不过,这种距离的存在,益发彰显他理想的实际意义。“纯粹的书法家”,不是纯技能的意义,它所指向的是一种“职业”性格,一种人文关怀和理想。我在这里说的职业性格,相当于韦伯在论述政治家时所说的“责任伦理”。当今时代,人已经严重物化,具有人文理想的艺术家少之又少,黄君却是一个难得的特例。
大约是去年的初夏,我在去拜访黄君的路上忽然有一个疑问:他是研究黄庭坚书法的专家,又是山谷老人的后裔,却为什么不去学黄庭坚呢?我的理解是,黄君在书法形状上可能没有黄庭坚的影响,但是在书法的精神却与黄庭坚颇多相似之处。黄庭坚是大书家,但是他在书法实践中,始终以晋人为最高追求目标。他曾对王羲之这样评断:“(羲之书)如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这不仅是王羲之书法的高度,也是黄庭坚理想的境地。即便在黄庭坚的某些书札里面,这种意思也是彰明的。黄庭坚还有著名的“古人同一笔法”观,又作“同法同意”说,而当我们把这种观点与“纵说横说无不如意”相贯通时,实践的趋向就必然是灵活而多样的。这一点在黄庭坚的内心世界是清晰的,而黄君也同样是清楚的。
章学诚论“浙东学术”时说:“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黄君的书学路向显然是不囿于门户的。事实上,他对书法史文本的关注已相当广泛。早年他编过《秦汉简牍帛书》,参写过《大学书法教材》。而他获得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正是一部关于书法创作的专著。他近年对“二王”草书的专题研究更是备受关注。黄君师法黄庭坚,更多在文化精神的层面,包括他对山谷老人艺术观念的践行、独立人格的追踪、忠厚耿直性格的仿效,以及“恶俗尚雅”思想的继承等。他有诗云:“染翰唯求心境远,为文更护正知全。”又云:“斯文已远林犹密,觞咏无多道欲清。”黄君秉持“翰墨有情关世运,真心无累远尘埃”的文人情怀,所以他的《论书》诗这样写道:“蘸得沧溟水,挥毫向素笺。一波成几折,众口论三玄。开合原无意,横斜岂有缘。书罢相对笑,更不笼鹅钱。”
文化现象有时是一种重复。一种是桑塔耶那所说的重复其错误的例样。例如我们的书学,“聚墨成形,标置成体”,在过去是不被认同的。而由于它的实际存在,孙过庭才加以指责。再反观我们的现实,重复这种错误的例样比较普遍。另一种是共识原则下的重复,黄君正属此类。他长期以临写王羲之的《十七帖》为日课,又念念不忘文人的职责和义务,就此而言,我说他是一个文化的践行者。
人文界讲创作是常象,但我却喜欢说纯粹性实践。例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大概可以说是创作的成果。不过我们的诗词、书法以及绘画,如从特定意义上说,它又完全是一种纯粹性实践,它是真人性的。如说李杜的诗是“光焰万丈长”,在这里就要说,如不是一种纯粹性实践的格局,它就不会有这种永久性的格局。纯粹性实践是纯任自然的现象。它的自然原应是老子的“自然”。所以,我这里所说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当代诗人刘征有赠黄君诗二首,其中有句“不衫不履醉春风”。不必说,刘征以诗性语言恰到好处地概括了黄君的书法以及诗词特征,可谓绝妙好辞。如从黄君诗词的思想层面出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对文化现实以及前景的关切。但是,在这畅快赞语之外,我们也看到了黄君的沉痛处。如他的一阙词:“春犹早,名园老。黄藤难释新烦恼。人人诵,钗头凤,一番风雨,几多聚讼。梦!梦!梦!楼台倒,修还好。山盟却似秋千了。繁花盛,柳烟弄。何人更会,情深意重。痛!痛!痛!”这里不再是“不衫不履”或“醉春风”,而是其文化的痛苦感,或忧患意识。
可能,伤感之后就是遗忘,我们都很容易遗忘东西。例如,我们把米芾自己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幅遗忘了,于是,我们把他变成了“奇理斯玛”权威。欧阳修也曾伤感过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书法状况。很快,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也遗忘了许多东西,这种现象反应在他的许多有关书法的文字中。其实遗忘东西也非全是坏事。关键是遗忘之后又滋生出一种文化的厌倦,它遮蔽了当下还能找得到的那种非附庸风雅的文化,这就形成了一种异化与非异化纠缠不清,让“流派纷呈”出来作疏解的状况。流派纷呈是好看的字眼,是多得实惠的有效工具。也许,你可以剖析出黄君的创作是哪一种流派,不过,就我个人的理解,无论是他的诗词或书法,其中都有文化的承担性格。
我曾见周祥林评黄君使用“修水才子”这种题目,冯其庸《赠黄君诗友》中也有“华年才气敌江河”,以及沈鹏“才如活水源头来”的颂赞。诸位先生的颂赞绝非虚语。某次我在读书时突然想出“多读书,读好书,且读且思,寄百里之命成大器”,于是想到发信息向他求下联,不过数分钟他便发来“少看报,看快报,即看即忘,遣一时之兴做闲人”的下联。可能,除了允称他是才子,我在这里更看重的是他没有让“才子”或“才气”附诸无益。黄君曾出版《王羲之十七帖研究》一书,继而又出版《鉴斋丛帖初编》五种。其中他对“草书歌”的调整与增补,或对《十七帖》的许多新见,我觉得他说的“此生无多能,只想做一个纯粹的书法家”的确有其实际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