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质疑能力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质疑能力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舞钢市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 平顶山 462500)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创新是时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学生的创新能力常与他们的质疑能力紧密地联系着,没有质疑能力,就不会去思考,也不会有创新。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质疑能力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质疑;创新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而应该是学生的权力;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要让学生没有问题的走进教室,带着满脑子问题的走出教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从质疑开,在长期的应试教学中,教师总是主宰着课堂,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的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创新又何来呢?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改变当前学生不愿意问或不会问的现状,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解决这一现状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学生的疑问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因此,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例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就能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呼吸作用、原理的活动中去,否则,一节理论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很枯燥、乏味,很难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有了质疑的欲望,并不等于具备质疑能力。在具体的生物教学中,老师要适时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其次,教育学生不要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要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积极探索,勇于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方式思考问题,从而独辟蹊径,提出自己标新立异的见解,做到敢言前人所未言、敢发前人所未发;最后,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这样的质疑求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因为进行创新教学而忽视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因为双基教学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重视双基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创设民主进取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大胆提出异议,形成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要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教师正襟危坐、手执教鞭、表情严厉刻板、高高在上的私塾式教学,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

三、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激素”

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磨炼学生的创新意志。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中的不同见解,支持学生中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即便是错误的回答,甚至当时看似荒唐的回答,也绝不能全盘否定和排斥,应尽力捕捉每位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要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获得经验,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

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而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新异好奇、渴求参与、求知等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各种媒体,调动各种因素,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激趣、设疑激趣、活动激趣以及导引创新、语言创新、实验创新、板书创新、训练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全面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对于“绪论”、“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学说”等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可采取“定向质疑――引导探索――反馈运用”的探索式教学法;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一些结构性、过程性的教学内容,可采取“观察探究――分析思考――归纳总结”的引导发现教学法。将多种教学方法与幻灯、投影、电影、录像、多媒体平台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灵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主动获取知识的喜悦,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训练和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的积累只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创新能力不是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来的,而是必须通过学生的“练”和“做”养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应做到:

1、注意精选习题进行训练。习题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所选习题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或正面或反面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必不可缺少的一环。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种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寓创新意识于生物教学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的教学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来,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要更新观念、大胆改革,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敢于创新,并勇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用教师 “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使生物课真正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使生物课教学改革早日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