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应该是并进的,但相比较而言,阅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如果把“听、读”看做是信息的输入,那么“写”和“说”则是信息的综合输出。没有输入,输出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输出,输入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二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是多梦的,他们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翻飞着甜蜜的梦想,蓄积着创造的热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以其深厚的文学内涵,为学生展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天地,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那文质兼美的诗词散文,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然而,文本毕竟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有时间去书店或图书馆接触一些课外读物,这对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件无比欣慰的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课内阅读固然不可或缺,但真正的源泉应来自于课外。而实际上,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不少人盲目地在书海中徜徉而了无头绪,书读了不少,可收效甚微。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好书,教会学生会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可以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语文学的重要任务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初中生尽管已经是少年人,但是爱玩仍然是他们的天性,无意识的学习占有较大比重。要想让他们爱上读书,产生兴趣,开展优质高效的课外阅读,就要营造出读书的氛围,让学生感受读书的魅力,这样他们才会有积极、主动的阅读行为,进而与书本交上朋友。为此,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①以听促读。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计划地挑选一些精彩的中外名著片断,在课堂上或课余讲一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学生产生迫切想看看这本书的愿望。②以看促读。利用班会或自习时间观看相关影碟,如四大古典名著或外国名著电影等。让学生观看过精彩部分内容后,再去阅读原著,比较二者的差异,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③以演促读。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皇帝的新装》,可以让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在活动课上表演。表演的同学自然要精读原作,看完表演的同学也会怀着强烈的欲望争相阅读原著。④以写促读。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这时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选角度,品头论足。学生有了阅读的满足感,阅读的劲头就更足了。⑤以读促读。为了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班级可以开设读书角。读书角的书大部分由学生从家里带来,一部分也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阅。阅读课上,人手一本,互相传阅,半月一换。让健康的阅读占领学生的智慧高地。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选择好书,把握学生阅读的方向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在于把握学生阅读的方向,要定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重视解决学生读什么的问题。一是教师示范。示范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教师要参与到阅读中,做学生的表率;二是不定期地推荐自己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一些有益的书籍,为学生自由选择做出示范。让教师的榜样作用直接引领着学生阅读的方向。二是推介书目。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然爱幻想,爱读童话、科幻类故事,可推荐他们读探险和探秘方面的书籍;初二年级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可推荐他们读中外名著、历史人物传记等;初三阶段,学生的审美情趣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时推荐阅读千古传诵的诗歌散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为了促进有效阅读,要留有阅读任务,如:梳理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图谱、经典情节、艺术特点等,动手做读书卡片,或者做读书笔记,布置写作话题。如读《三国演义》,可以写一写《谈兴亡论成败看英雄》;读《红楼梦》,可以写一写《金陵十二钗的才情与命运》;读《围城》,可以写一写《谈围城中的市井人物百态》等。只要学生能动笔写,不管深刻与否,都能促使其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与鉴赏。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一定要让学生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增长见识,使他们的素质在作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得到全面提高。

三、提高效益,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方法便是阅读的“器”。掌握了阅读方法,常常会使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只注重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四步阅读法”:第一步:与作者的思路对接,阅读前查阅作者与作品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动手查字典疏通字词。第二步:把握好文章的线索,了解主要内容,努力做到对文题、词语、句子、文段、首尾、主旨六个方面提出质疑。第三步:找文眼和关键词句。文眼是揭示文章主要内容或揭示主旨的句子;关键词句能够揭示段落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精华之所在。通过找关键词句,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第四步: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感受人物的心灵美,认识社会生活美和体验自然景象美。四步阅读法,可以让学生静心阅读,梳理信息,深刻理解,充分感悟。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茅盾说过:“读书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

此外,有必要教会学生“三想”。即读前推想,读中联想,读后续想。读前推想,即读前看标题思考文体,推想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如果是记叙文,推想人物性格,文章情节发展等;如果是说明文,推想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如果是议论文,推想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通过推想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中联想,即一篇文章,读到关键词句和精彩的描写时,稍作停留,与课外阅读中某些篇章对比阅读,类文赏析,进而把文字转化为想象的画面。读后续想,即读完后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继续展开联想。可以给文章安排一个新的结局,也可以另编一个新故事。读书“三想”,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正面引导,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魏书生也说:“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的事,做多了,就形成了习惯。”可见,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是多么重要。读书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阶段,必须注重“引导”:一是根据新课标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为学生制定一套《学生课外读书计划》,并依据每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分解到每周定量阅读。二是严格检查评比制度,落实计划的实施。三是每星期写一次读书笔记。四是要学生养成选一本书就要读完一本的好习惯。五是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或中午,或晚上。一旦确定了就要严格执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进而使他们的人生更有智慧,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