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议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浅议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中处于弱势,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女大学生也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增加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女性受教育和就业的情况,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及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大学生数量呈逐渐递增之势。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女大学生在校比例,1978年为24.11%,2006年达到48.06%,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女大学生在校比例呈现几乎与男大学生持平,在师范类、纺织类高校中女生比例甚至大大超过了男生。然而在这一现象背后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女大学生就业偏难。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思考。这一现象究竟原因何在呢?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就此问题作一探讨,对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大学毕业生整体数量增加带来的竞争因素

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加上往年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一齐涌向社会,势必增加全社会吸纳人才的压力,毕业生就业竞争也分外加剧,女大学生也不可避免。

2.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因素

我国《劳动法》第62条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这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产生了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市场主体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的,而女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势必是要生孩子的,而整个孕育过程要时常中断工作进程,再加上女性在体能及精力上的确不如男性,因此企业考虑自身利益而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大学生。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1.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市场经济愈来愈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效益高、生活条件舒适。女大学生也不例外。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部分女大学生求职缺少主动性,存在等、靠、要心理,以致耽误了就业;部分女大学生甚至认为“学得好不如嫁的好”,把人生未来寄托在婚姻上,更有甚者想要不劳而获、愿意去做富豪的小三,这也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部分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经有一些过失,或在专业、相貌、心理、家庭等方面有缺陷或不足,存在自我贬低的自卑心理,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对于中意的岗位不敢鼓起勇气,大胆应聘,缺乏主见,担心别人嘲笑自己,结果错过时机以致难以找到工作。

2.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在如今这个看重金钱和经济效益的时代,大学生们也不似以往那样甘于寂寞、潜心读书了。特别是女大学生中普遍流传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思想的影响,使得她们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找一个“好丈夫”,因此有些女大学生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将大学里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通过打扮吸引异性注意上,恰恰忽视了自己内在品质的修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四年大学下来,没有学到一点真正有用的知识,素质平平。当她们面临找工作的压力,面对就业单位的层层考核筛选时诚惶诚恐,自卑怯懦,找工作结果自然不理想。

3.能力不足影响就业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比较勤奋,在学习成绩上一般优于男生,但女生普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且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且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这使她们与男生比较起来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然而,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此外,一些用人单位根据往年招聘女大学生的经验,认为女大学生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往往显得犹豫不决、难以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致使其行为对企业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因此在与男生参加同等的就业竞争时处于劣势。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高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总结积累经验,积极应对。

1.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虽然社会的就业环境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的女学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为什么别人能找到工作呢?很显然,这是内因的问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长知识和才干,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上风。因此,女大学生要充分抓住在大学的学习机会,开阔视野,加强自身修养,学好课本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在找工作时自信凸现优势,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引导女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要指导女大学生树立未雨绸缪的观念,确立职业理想,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积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在内容上,要制订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收集职业需求信息、组织市场招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讲授求职技巧、跟踪市场、调查研究等,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在时间上,要改变过去就业指导仅限于学生毕业阶段才进行的做法,而是要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开设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竞赛活动,帮助大学生规划各阶段目标。

3.国家要加强法律监督,保障女大学生就业权益

目前,虽然国家《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中也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法律法规执行力的不足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因此,国家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督落实,设立专门的监督监管机构,并尽快设立女大学生维权机构,帮助女大学生监督企业的行为,更好地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圆圆.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

[2]余素梅.“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

注:河南省卫生厅项目(编号:201203074)。

作者简介:

闫岑(1981—),女,硕士,新乡医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斌(1980—),硕士,河北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于毅(1982—),博士,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