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斯卡唯一失聪影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斯卡唯一失聪影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她是有史以来奥斯卡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也是四位凭借银幕处女作获得小金人的女演员之一,而最难得的是,她是赢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唯一的听障人士。玛丽。玛特林(Marlee Matlin)。这位堪称好莱坞版“张海迪”的女明星,近日终于在新书《我终将呐喊》中吐露出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酸甜苦辣。

细心的人总会从热播的诸多美剧中发现惊喜,倒不仅仅是因为迷人的剧情,还因为那些龙套和小角色中经常“卧虎藏龙”。还记得《哑女神探》中靠手语就能破案的女检察官或是《绝望主妇》中那个聋哑人家长吗?还有《CSI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篇里那个失去孩子痛不欲生的母亲?这个台词不多却非常“脸儿熟”的女演员就是玛丽玛特林,凭借影片《失宠于上帝的孩子》获得1986年第58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她获奖时年仅20岁。虽然身为听障人士,但玛特林从未中断过自己的演艺事业,即便永远不能在主流电影电视作品中做主角。从获得小金人以来,她坚持保持着每年至少参演一部电影的工作效率。而进入新千年以来,玛特林更是将事业中心转向电视剧,在1994,2D00,2004年三度获得艾美奖提名,还在2008年《与星共舞》真人秀中获得佳绩。这个曾经“失宠于上帝的孩子”,终于用自己的实力迎来了“放声呐喊”的一天。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翻开《我终将呐喊》,再回头看看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导演选择了当时毫无表演经验的玛特林是多么的明智――影片中的莎拉和现实中的玛特林是那么的相似,而又那么的不同: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也可以在人间找到温情。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Children of a Iesser god),实际上只是天生残疾孩子的委婉说法。影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深深渴望着的温暖,等待着有人发现他们灿烂的内心,解读他们的敏感与寂寞的孩子。聋哑教师詹姆斯被派往一所偏僻的聋哑学校任教,当他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扉时,却发现只有一个名叫莎拉的女孩不为所动。尽管她美貌绝伦,却始终如同坚冰一块。在深入了解到莎拉被侮辱和损害的不堪回忆之后,詹姆斯竟然爱上了这个骄傲的哑女,并最终帮助她摆脱了自闭,还收获了爱情。正是莎拉这个角色,让玛特林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让她在现实生活中和詹姆斯的扮演者、四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帝威廉・赫特(William Hurt)坠入了爱河,尽管他比她大15岁――这是后话。

在玛特林18个月的时候,一场疾病夺取了她的大部分听力――右耳全部失聪,左耳的听力只剩下20%。但幸运的是,玛特林有一对明智的父母和一个温暖的家庭。“对我父母来说,值得注意的是我,不是我的失聪。无论世界怎样,他们给予我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爱和尊重。我的父母鼓励我探索一切,他们准许我自己散步、自己逛商店,自己去认识新朋友。他们总是说:“是的,玛特林,你的确与众不同,但不是因为失聪,失聪只是成长的一部分,这就是全部的答案。”玛特林回忆说。

为了不让女儿的生活受到过多影响,玛特林的父母及时训练她学习了手语,使玛特林到了5岁时就能很好地适应手语交流。而玛特林也从来没有上过专门为聋哑人开设的学校,而是参加正常学校的听障人士项目,这些都为她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上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郊区长大的我跟其他人没有多大的分别,似乎每天都是阳光十足的日子,上街时我就像城镇上最有名的女孩,我常把自己想象成当时最红的少女明星玛夏・布兰蒂(Marcia Brady),甩着和她一样美丽的长发在街上溜旱冰。因为有助听器固定在我的耳朵里,我可以自如地和所有邻居打招呼。”玛特林回忆说。至今她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正常小孩取笑她耳朵里的助听器时,她会告诉他们那只是一大团口香糖;当同伴们取笑她含糊的发声,她的两个哥哥就会跳出来说:“我们的妹妹说话一点也不可笑,她只是有神秘的口音,因为我们的父母是外国的特工!”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玛特林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自己听力和语言能力缺失的事实。为了帮助女儿克服这个心结,玛特林的父母在家门外放了一个黄色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注意!失聪小孩会由此通过。”玛特林最初以为,那是用来提醒大家她是“残疾人”用的,但实际上父母意在告诉她,残障的是你的耳朵,而不是你的心。“这个标牌既可以解读为:失聪女孩住在这里,你的车最好慢下来;也可以解读为:你好,我是玛特林,要停下来么?我想做你的朋友!如何理解完全在于你的心境如何。”玛特林说,“那个标记成为我人生中的对自己的第一个定义!”

正因为有这样乐观和善干教育的父母,玛特林虽然身有残疾,却始终充满了自信。7岁时,她就自告奋勇在社区的残障人士戏剧社排演的经典童话剧《绿野仙踪》里扮演女主角多罗茜。正是这个小角色,让她被国际聋哑人艺术中心发现,选入《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创作班底,一举成名。

阳光背后的阴霾

然而,年少成名的光环给玛特林带来的并不全是幸福,而世俗对残障人士的种种成见在好莱坞也并不罕见。在以前采访中总是阳光灿烂的玛特林,在新书《我终将呐喊》中,释放出了笼罩在心头多年的阴霾。

凭借《失宠于上帝的孩子》获奖后,玛特林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顺利进入了好莱坞演艺圈。与此同时,她也陷入了与威廉-赫特的热恋之中,很快与他在纽约同居。但在那个年代,对于残障人士的成见依然甚嚣尘上,即使在好莱坞也是一样。似乎玛特林成为了听障人士“成功”的代表,她的出名只不过是偶然。让玛特林记忆犹新的“歧视”不胜枚举。例如一次当她为全美广播公司录电视节目时,一个工作人员来探班,过了一会儿就对监制说:“那个玛丽很厉害,整个节目她是不是打算一直装聋作哑?”还有一次,当她在乘飞机时,空姐递给她晚餐的菜单,却忽然发现玛特林在做手语,“于是她从我的手中夺去菜单,隔了一会儿又给我另一份菜单,居然是盲文的……”玛特林无奈地说。

玛特林的遭遇还不仅仅是这些,拍摄完《失宠于上帝的孩子》后,她曾经因为滥用可卡因等药物成为出入戒毒所的常客,而这也自然成为被小报记者抓住不放的负面新闻。虽然后来玛特林成功戒除了毒瘾,却一直未对这一问题作出过回应,使得那段往事给她一贯热衷慈善、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完美形象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在谈及新书的名字《我终将呐喊》时她说:“书名的来源要回到我出入戒毒所的那会儿,当时有记者问我要一个答案,我欲哭无泪,只得说:‘早晚有一天我会喊出来的!’现在,我终于可以面对一切了。”

在《我终将呐喊》一书中,玛特林详细解读了自己当年沉迷的原因,结果令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原来她居然有过和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中的玛莎如此类似的遭遇。在进入学校前,玛莎曾因口不能言而饱受坏男孩的侮辱谩骂,甚至性骚扰,从此走向封闭。而据玛特林介绍,从自己11岁起,她就经常受到家里为她雇佣的一名女保姆的骚扰,而上了高中之后,同校的一名已婚男老师,也曾诱骗她,对她进行了犯。“我不知道是不是口不能言让我变得弱势,但当时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对父母说,只得设法掩盖内心的不安,慢慢便染上了。”而更令她郁闷的是,她的银幕爱人赫特在现实生活中居然也是一名瘾君子,而且经常对她施以家庭暴力:“赫特是一个很棒的演员,和他合作前我就是他的粉丝,对他无比崇拜。其实和他在一起时,我已经想戒毒了,但谁知道他也好这一口。我当时太年轻了,他比我大15岁,因此生活中矛盾重重,以至于他常对我暴力相向,我的身上总是青的,但他却从未道过歉。我当时只身一人在纽约,不知道可以拨打911或者该如何处理。怎么说呢,我对他又爱又怕,完全陷入了他和交织的世界。”玛特林在新书后接受CNN采访时如是说。

好在在上世纪90年代拍摄刑侦片时,玛特林碰巧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善良老实的警官凯文-戈兰达斯基(Kevin Grandalski),才彻底摆脱了和赫特的阴影。现在玛特林已经是拥有4名健康孩子的幸福妈妈,正是大女儿的鼓励,让她在去年参加了。“与星共舞”栏目:“我很惊讶我比自己想象中勇敢,因为我在跳舞时根本听不到音乐。‘与星共舞’之后,我每周都会收到数百封信件,几乎都是感激我让他们见识了听障人士的坚毅和无所不能。而在当年很多人会说,奥斯卡奖是别人因同情而颁给我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应该昙花一现,但我今天还在――这个事实就是对于我会停止工作的种种预言的最好还击。好在现在时代不同了,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态度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