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绘本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应用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绘本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应用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龄前的幼儿正处于喜欢读图的阶段。枯燥的文字信息很难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绘本作品对幼儿的吸引力极大,幼儿很喜欢绘本作品,里面的每张图片都可以让幼儿认真观察、思考好长时间。幼儿在观看时,不时进行着讨论,说明幼儿有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教师应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科学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提高幼儿语言活动的教学效果,为幼儿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呢?笔者认为应从绘本的内容和幼儿的提问着手,发挥绘本的价值,使幼儿语言活动更精彩、更有趣。笔者结合活动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了解绘本中的语言情境,寻找语言要素,提高幼儿的识图能力

近年来,幼儿园绘本阅读成为一种语言活动模式。幼儿教师应尽量选择那些贴近生活实际的绘本,把要学习的语言文字蕴含在绘本中,通过图片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保持阅读兴趣,从而保持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属于单相独立的隐性思维,加之幼儿人数相对较多,教师要想提高语言活动的效果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必须选好绘本材料,科学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设置高质量的问题,用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保持阅读欲望。

比如,在进行绘本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时,笔者先将幼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用多媒体播放mp3故事,让幼儿对这个故事有初步了解。幼儿通过对绘本材料的逐页阅读,对故事有了浅层次的认识,但对故事的细节和来龙去脉掌握得不是很扎实。因此,在幼儿阅读过程中,笔者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将故事的前后情境串起来,从而使故事情节更完整,有效帮助幼儿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利用触摸屏展示问题:小猪遇到狐狸后害怕吗?他是如何应对的呢?小猪想到哪些好法子呢?一共想了多少个法子呀?第一个好法子是什么呢?小狐狸按照小猪的话做了吗?狐狸为什么会听小猪的话呢?再往后,狐狸又帮小猪做了哪些事情?当狐狸把小猪洗得干干净净的时候,狐狸吃到小猪了吗?为什么没有吃到小猪呢?小猪又想出什么好办法了呀?此时,狐狸又为小猪做了什么事呢?……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有效帮助幼儿理顺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故事的层次,全面掌握故事所要表达的内容,收到很好的阅读效果。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出示系列问题,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能够激发幼儿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识图能力。

二、品味绘本中的精髓,有效组织幼儿语言活动,提高幼儿语言感悟能力

幼儿语言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幼儿对图片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图片所要表达内容的感悟能力,能够全面了解图片信息,掌握一定的读图技巧,抓住绘本内容的精髓部分,不丢掉重要细节。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幼儿深刻领会绘本所要表达的故事主旨,做到既要抓住中心,又要把握全局,把绘本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实实在在提高幼儿的感悟能力。

比如,在进行“两棵树”的绘本活动时,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绘本的录音,同时播放绘本图片,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集中幼儿听、看、思考的注意力,使幼儿对故事有大体了解。然后教师根据绘本内容细化学习目标,选择故事中的知识点,让幼儿分组讨论,有问有答,活跃气氛,提高幼儿的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有的小组提出两棵树长得一模一样吗?幼儿通过对绘本图片的理解,用眼观察比较,发现是不一样的,一棵高一棵矮。教师发现这个信息后,利用触摸屏出示两棵大树的图片,它们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生长着,一棵高高的,另一棵矮矮的,幼儿通过观察,确实发现一高一矮,从而能够提炼信息,并用语言进行描述。幼儿在观察、思考、描述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绘本的感悟能力。

随后,教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提示:高和矮是一对反义词,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反义词吗?从而发散了幼儿的思维。此时教师利用触摸屏出示大小不同的苹果,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杯子,长短不一的木棍……幼儿对教师出示的物品很熟悉,积极回答问题,并且说得很准确,说明幼儿真正理解了反义词的含义,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在绘本阅读时,每个细节均这样分析,让幼儿很好地抓住了绘本的精髓,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绘本阅读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置的技巧,切中幼儿实际,提高问题设置的实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教育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对幼儿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常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要注重提问的方法和引导性,问题的提出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并要切中幼儿的实际,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问题意识,并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比如,在进行绘本活动“小刺猬的项链”时,为了能够让幼儿全面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合理想象,对活动中的问题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小刺猬的项链是用什么物品穿起来的?是怎样穿起来的?红豆和绿豆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还可以加其他的物品吗?你想出什么好的穿项链的方法了吗?这个项链里蕴含着怎样的故事,你能讲给大家听吗?有没有兴趣和信心自己回家也做一条这样的项链,或者是更有特点的项链呢?这些问题的设置,大大激发了幼儿的阅读渴望,幼儿很想了解这条项链中的故事,迫不及待地想读完这本绘本书。幼儿有了阅读的兴趣,产生了阅读渴望,教师的问题设置就成功了,教学的功效也就实现了。

提问在绘本阅读活动过程中,确实加强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断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进而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但由于幼儿人数较多,给活动的组织带来了难题,教师必须提高对幼儿提问的质量,提高问题设置的效率。当问题提出时,必须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在幼儿思考时,教师利用触摸屏进行图片信息提示,引导幼儿的正向思维,让幼儿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对幼儿的语言进行评价时,即便幼儿的说法不着边际,教师也不能一下子否定,而是积极引导,给幼儿以鼓励和赞赏,保持幼儿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幼儿有信心继续阅读绘本。

四、结束语

在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有技巧性地组织阅读、提出问题,甚至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发挥绘本的直观作用,提高幼儿的识图能力和感悟能力,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冰燕.绘本阅读中的有效提问[J].科学大众,2013(9):89.

(李桂玲,大专,小教高级,河北省乐亭县直属机关第三幼儿园,063600)